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章 士卒备众军同练 下扬州议立信局(第1页)

在确定明日便要开始招募兵卒后,张元德和徐文璧两人顿时干劲十足,连眼睛都开始亮了,刚过半刻的功夫,他俩就立马派身边家丁率先回府安排募兵事宜去了。

此时朱载垕在扫了眼周围士气高昂的选锋一司兵将后,他略一沉吟便对张恒说道:“我突然想起一事,你想啊,选锋一司今年剿倭甚为得力,明年浙直之地若再有严重倭乱,你们几人定会被南京守备厅派去剿倭,目前你的卫所职衔是副千户,其他人包括张元德和徐文璧在内卫所职衔都是百户,等到明年剿倭开始后,你们的卫所职衔定会更上一层,届时选锋一司目前七个百户的领军之将再以百户相称就不合适了。”

听到朱载垕此言,张恒也说道:“此事我之前着实没有细想,但现在看来,确实有必要调整一番众将麾下的行伍规制,朱兄你既然这么说,想必是有主意了?”

朱载垕闻言便笑道:“我自然是有腹案才说的,在我看来啊,选锋一司的行伍规制就效仿北京这边京营规制即可。”

张恒听了朱载垕所言后眼睛一亮便说道:“有道理,北京的京营行伍规制我也知道些,现在想来,北京的京营行伍规制确实也合用,既然这样,咱们就召集兄弟们把这事一并说了吧!”

兵贵神,汤辅德和罗明以及王胜三人吃完饭后就去自己的百户所那边了,张恒直接让刘江信把众将都喊了过来。

张鸿见大家都来了,就问张恒道:“我听说咱们的职衔要改,真假的啊?”见兄弟们都来了,张恒就说道:“我确有此意,刚才朱载垕提醒了我,兄弟们现在的卫所职衔都是百户,若是以后剿倭建功继续提升卫所职衔,那咱们再以百户相称不合适了,所以我认为朱兄提得好,咱们的行伍规制就改为北京这边京营的司局模式便可,以后一个小旗改为一队,改小旗官为队总,一个总旗改为一旗,改总旗官为旗总,一个百户为一局,改百户官为百总,到我这里的选锋一司,便与北京的京营一样还是把总,怎么样,大家觉得朱兄弟的这个提议如何?”

张恒讲完,众人觉得张恒所言甚是,所以大伙全都点头同意,不过这时何肃又想起一事并问张恒道:“京营的行伍规制我也看过,若是按照京营行伍规制来,那咱们这些百总手下好像就不止原先的两个总旗官了,那就得有三个旗总了吧?”

见何肃提出此问,张恒当即拍手说道:“正是如此,以后一个百总便统领三个旗总,每个旗总手下也统领三个队,每个队总手下有十名兵卒外加一名精锐火头军,最后一个百总正好统领一局,合计一局一百零八名官兵。”

随后张恒又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你们手下原先的两个总旗官就变成了两个旗总,还差一个旗总,正好方便你们提拔手下得力干将,等我们决定照此更改行伍规制后,你们便可提交自己属意的旗总人选,我照旧上报咱南京神机营的坐营中军官即可。”

听张恒说到这里,封奇便说道:“这京营行伍规制的法子确实不错,咱们就这么办吧,正好明日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位兄弟也要招募新卒,今日决定改了,新招募的兵卒也方便按照新的行伍规制来编练。”

封奇说到这里后,众人纷纷同意,于是当日下午,汤辅德他们七人便集合手下兵将,当先将原先的百户规制更改为北京的京营规制,张元德和徐文璧以及朱载垕三人全程兴致勃勃地围观了选锋一司七百兵卒重整规制的场面。

在更改为新的局,旗,队三层规制时,选锋一司的兵将们并没有如张元德以前见过的其他官军那样一有变动就乱糟糟的,当下选锋一司的七百兵卒就在将台下整齐列阵,汤辅德他们七个百总挨个点明自己属意的统领第三旗的旗总人选,坐镇将台上的张恒听了汤辅德七人所提的旗总人选后便当场同意并写就了任命公文。

经过这通迅规整,汤辅德他们七人便成为了选锋一司下辖第一到第七局的百总,当选锋一司全部的七个局规整结束重新列阵后,张恒还好,他觉得行伍规制的重整乃是按部就班之事并无异常之处,但全程在一旁围观的朱载垕以及张元德和徐文璧三人却显得很振奋,因为他们三人很清楚当下北京的京营中已经有不少拉胯松散的官军兵将了,平日里他们并无魄力去深究北京的京营之事,可当他们今日看到选锋一司的这七百精兵后,朱载垕和张元德以及徐文璧他们三人就对以后操练新卒之事极为憧憬。

待到夕阳西下,张恒也指派了汤辅德和张鸿二人明日带领麾下兵将前去锦衣卫前千户所军寨前帮忙维持现场募兵秩序,随后朱载垕就和张元德以及徐文璧三人出营回府。

当晚一夜无事,到了次日辰时,张元德和徐文璧就带着家丁来到了位于大时雍坊东门处的北京锦衣卫前千户所军寨门前,此刻张恒与汤辅德和张鸿二人也领兵准时赶到了此地与他们汇合,随后众人就在锦衣卫前千户所的军寨辕门左侧摆开桌椅,竖起了南京神机营选锋一司的募兵大旗。

当北京锦衣卫军寨门口出现招募官军兵卒的大旗后,居住在北京锦衣卫前千户所周围的锦衣卫军户子弟们立马就被吸引过来,此前招募过不少次兵卒的汤辅德和张鸿二人这时便挥作用了,他俩当场手把手地教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考校应募的卫所年轻后生以及编组新募兵卒之事,张恒则与朱载垕二人在亲兵簇拥下观看着前来应募的锦衣卫前千户所的年轻后生们。

由于有英国公和定国公这两块金字招牌在,张元德和徐文璧这两位国公之子募兵十分顺利,只用大半日功夫,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就招揽到了两百名北京锦衣卫前千户所的军户余丁,在将这两百名新慕兵卒分好行伍规制后,张恒就与汤辅德和张元德等人统领新募兵卒顺利回营,当晚,朱载垕照旧出营回府歇息,但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却一反常态地留宿在了营中,并且还亲自坐镇在了新募兵卒的营房内。

张恒见状就带着汤辅德众将来到新募兵卒的营房中,在见到张元德和徐文璧后,张恒便笑道:“你俩看样子今晚要留宿于此了吧?不错,有名将之风。”

听到张恒所言,张元德就说道:“我们既然决心为将,自然要与士卒同甘共苦,若是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我们就做不成事喽。”

张元德此言刚落,一旁的罗明也赞同道:“确实如此,若是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那便无法上下同心,士气也不会高,那样的话,一遇强敌便只有死路一条,江南那边的官军基本上都是吃了这个亏,并且到现在都很难根除官军士气低迷问题。”

此刻刚入驻选锋一司军寨内的两百新募兵卒虽然心中有些畏缩,但这些年轻的新募兵卒在看到招募自己来的五位将爷都在营房内坐镇,众人也就渐渐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紧张了。

当晚,张恒也没回中军帐,他就陪着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在这新募兵卒的营房内住了一宿,直到次日清早。

这天早晨朱载垕来得极早,他甚至赶上并品尝了一番精锐火头军们做的早饭,并且朱载垕还吃得颇为香甜,而在吃完早饭后,张恒便带着众将与朱载垕他们三人一起用心操练起了新募的两百兵卒。

英国公张溶的办事效率极快,三日后,经张溶疏通,南京守备厅那边已经来了任命公文,正式将北京锦衣卫百户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委任为南京神机营选锋一司第八和第九局的百总,同时,南京守备厅的公文也来了,上面明令张恒要于腊月二十五前领兵抵达南京。

在张恒与众将的潜心操练中,半个月功夫很快过去,张恒准备就在腊月二十那天领兵回南京,而在腊月十九的中午,朱载垕就突然来中军帐中对张恒说道:“明日你们便要领兵回南京了,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我现你们几人都是爽快侠义的性子,既然如此,有些事我得告诉你们。”

张恒见朱载垕突然神色郑重地说要跟兄弟们宣布事情,张恒自然也不会耽误事,他立马就把汤辅德他们以及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都叫到了中军大帐内。

这些天有汤辅德张鸿他们的全力辅助,张元德和徐文璧在领军操练士卒方面可谓是一日千里进步神,他俩感觉每天干劲都是足足的,当下张元德和徐文璧刚被召进中军大帐,朱载垕便对众人说道:“我确实是宗室子弟,但我还有一层身份,虽然张元德和徐文璧知道,但他俩不能轻易透露,如今你们明日就要领兵回南京,我觉得我与诸位兄弟之间都是肝胆相照的,所以我得跟你们公开我的身份,其实我便是当今皇上的第三子朱载坖。”

朱载坖此言一出,中军大帐内除了早已知道朱载坖真实身份的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张恒和汤辅德张鸿他们全都大吃一惊,在镇定了两个呼吸的功夫后,张恒才对朱载坖说道:“你是裕王殿下朱载坖?”见张恒想要确认此事,朱载坖便无可置疑地点了点头,随后张恒和汤辅德他们又看到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点头确认此事,张恒这才确定,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当今嘉靖皇帝的第三子,裕王朱载坖。

见张恒要带着汤辅德他们七人给自己行礼,朱载坖急忙对张恒说道:“我并不在乎这些虚礼,我是真把诸位当做可以与我一起共事的弟兄,以后诸位在人前还是称呼我为朱载垕即可,切不能张扬。”

即便如此,张恒还是带着汤辅德他们向朱载坖拱手行礼后,才对朱载坖说道:“朱兄你身居裕王高位竟肯与我们一起吃苦操练兵卒,朱兄你以后定能成大事!”

当日下午,朱载垕便派人送了牛羊到军寨内,于是到了晚饭时分,选锋一司的兵将们就吃到了一顿丰盛的饯行宴。

次日正是腊月二十,一大早,张恒便带领选锋一司第一到第七局的兵将列阵护着鞠荷与姜莉二人的马车行出选锋一司的军寨辕门,在与张元德和徐文璧二人约定年后正月初十率部来南京汇合后,张恒他们又与朱载垕挥手道别,并直奔通州的运河码头。

在抵达通州运河码头后,选锋一司的兵将们就纷纷登上沙船,张恒也带着鞠荷与姜莉在亲兵们的护卫下来到了汤辅德所在的那艘沙船上,待到选锋一司的兵将们尽数登船,整个选锋一司的船队就一齐扬帆,沿着大运河一路向南而去。

俗话说归心似箭,回程的度总会快一些,在南下运河的第四日清晨,选锋一司的船队就已来到了扬州的运河码头处。

选锋一司船队刚一靠泊,张恒就带着汤辅德和王胜二人下了船,直接来到了鼎海商行的铺子前,这时掌柜张琏正在柜台后算账,见到张恒后,张琏当即迎了出来并十分欣喜地对张恒说道:“张把总怎么有时间专程来我们这个小店啊,你说一声我去南京找你就行了。”

张恒闻言也笑道:“我公事办完回南京,正巧路过此地便过来看看,另外我还有件事要与张掌柜你商量一番。”

听张恒说他此行来是专门找自己谈事,张琏立刻面色肃然并郑重说道:“张把总有事尽管吩咐,我张琏定会全力帮张把总把事办了。”

见张琏如此郑重,张恒便笑着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我听说杭州那边有商行办了个名叫民信局的所在,正好我手下的弟兄们有往北京传信之需,若是把信交给普通信局传递我又不放心,所以我仔细思量后便想成立个信局,但其他商行我又信不过,所以就来找你了,我此次的来意很简单,就是想办个信局负责南京到北京的信件递送,我和另外七个兄弟一起出八百银子来办这个信局,张掌柜需要做的就是负责找些可靠人手将这个信局开起来,平常我会从信局红利中分五成利给鼎海商行,张掌柜觉得我的这番提议如何?”

正是:同路兄弟义气投就此共济风雨舟纵横捭阖积顺势紫气东来千古流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