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页(第1页)

潘九戏领着两个小徒弟来到城门口,只见城下重兵把守,业已封城。三人在城下犹豫徘徊良久,潘九戏走近一个兵长打扮的人,赔着笑还未开口,已被那兵长冷着脸斥道:&ldo;回去!封城了!&rdo;潘九戏惊得退了数步,稳了稳心神,心念无论如何不能再拖累两个年幼的徒弟在城中担惊受怕,复又赔笑上前:&ldo;兵爷,求您让我这两位侄儿出城吧。他们是临安人,不过来我这暂住几日,玩够了便要回去,谁知碰上了这样的事……&rdo;守备兵长的目光在季乐和虞小鼓身上来回打量了一番,皱着眉问道:&ldo;临安人?&rdo;潘九戏偷偷搡了虞小鼓一把,虞小鼓知趣地立刻说了几句临安方言。守备兵长若有所思地打量了他们三人一会儿,却又皱着眉轰道:&ldo;去去去,封城了,任何人都不准出入!回去!&rdo;他故意去推搡潘九戏,在他耳边小声道:&ldo;子时再来。&rdo;潘九戏一怔,被他推倒在地。季乐见状愤怒地冲上去要与他拼架,被虞小鼓死命拉了回来。潘九戏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低着头拉着两个徒儿快步走了。等到了子时,正是夜最凉的时刻。潘九戏三人再次来到城下,果见守备兵长支开了其他人,正在城门下等着。见一老二少走近,守备兵长忙迎上去,催促道:&ldo;快!从这里出去以后去华阴坐船南下,不要走陆路!&rdo;潘九戏顺着他手指望去,果见城门开了道小口。潘九戏二话不说,携着两名徒儿跪下给那兵长磕了三个响头,急匆匆跑到了城门口,潘九戏将包裹塞进季乐怀里,把两名少年往城门外推:&ldo;听到兵爷说的没,快走!&rdo;季乐和虞小鼓齐齐一愣,俱是一步也不肯走。季乐道:&ldo;师父,你跟我们一块走!&rdo;潘九戏暗暗给两人使眼色,道:&ldo;侄儿,走罢!回临安去吧!&rdo;守备兵长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ldo;你也走罢,两个娃年纪这么小,路上总要有个人照顾。&rdo;不等潘九戏回话,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塞进虞小鼓手里,用临安方言道:&ldo;我也是临安人。皇帝调了我们来这里守城,你看他们这些本地人都要跑了,我却要留在这里和这座城池共存亡。&rdo;虞小鼓还愣着回不过神来,守备兵长却已挥着手赶他们走了:&ldo;快走吧,一会儿人回来了,你们就走不了了。我姓张,我叫张峰,我家住在梧桐街。你回了临安,向我父母问个平安。多谢你了,小兄弟。&rdo;虞小鼓哑然须臾,用家乡话回道:&ldo;我会的。&rdo;师徒三人出了城,城门旋即在他们身后被关上了。三人一路披星戴月地急赶,在天亮之前赶到了华阴。坐上华阴的,不要嫌短小,粗大的在后面……接下来就开始各种患难与共鸟……1111、等师徒三人到了华阴,才发现逃亡绝非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潘九戏几乎从未离开过华州,季乐幼时曾随母亲流亡,但那时的事他大抵都不记得了。唯有虞小鼓前些年才从临安一路流亡到华州,对这样的生活略多些体会和经验。华阴地处黄河、渭河和洛河的交汇处,是全国的漕运的中点,唐时所有运往都城长安的粮食都从此地上岸。然而此时码头却被各地涌来的难民挤满‐‐从陆路南下远远比水陆慢得多。师徒三人带了不少家当,但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两个徒弟一个扛了一箱皮影,一个扛了一箱其他杂物,潘九戏自己则背了几件乐器。来到码头口,他们几乎被人群冲散,于是季乐和虞小鼓一人一边挽住潘九戏,为他阻隔开拥挤的人群。又是一波人群的涌动,虞小鼓被人撞的险些摔倒,怀里的箱子落地,皮影撒了一地。他惊慌地想要去捡,季乐却急忙拉住他:&ldo;别管了,那些东西不要了!当心被人踩着!&rdo;潘九戏看着一地被人践踏的影人,心疼的直皱眉。然他一咬牙,也不顾那些皮影了,拉着两个徒弟用力往船上挤。但一个老人加上两个少年,着实占不了什么优势。一个掌舵的船工突然拨开人群,生生将他们拉上了船:&ldo;潘老?您怎么还在这里?&rdo;潘九戏定睛一看,亦是一惊:&ldo;商尼?&rdo;商尼是华阴的船工,亦是演皮影戏的。因他们在华阴的生活过得苦,故白天兼职船工,晚上出台唱戏,也仅是勉强挣个糊口罢了。商尼与白七关系颇佳,从前也常来华州向潘九戏偷师,故他认得潘九戏与他的两个徒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