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页(第1页)

他怎么不哄着他那个儿子了?是现在没功夫?想忙过了这一阵再哄?不管怎么看,李显都不大可能把李华再叫回来。李华自己也不可能还想再回到李家,他在乡下已经有了一份自己的家业。江氏见屋里只剩下李单了,立刻告辞说是去帮赵氏收拾去了。李单倒是还算有精神,道:&ldo;中午吃过饭我去补一觉就行了。正好跟大伯母说说话。&rdo;她笑道,&ldo;行,我也想嘱咐你几句。在曹家过得怎么样?&rdo;良缘送上茶,她道:&ldo;不给他茶,一会儿吃完饭让他睡觉去。&rdo;良缘就去换了一碗杏仁茶,道:&ldo;这东西养人。&rdo;这是贞儿和李南平常喝着玩的,李单看到就笑了,郑重的端起碗来一勺勺认真的吃。这种孩子吃的东西自从李芾和薛氏过世后,就没人给他准备了。吃完了,他放下碗说:&ldo;曹家待我很好。曹老爷相当看重我,我回来前他送了我字:连枝。他说我兄弟单薄,上无父母照抚,所以盼后多得善缘。连枝取兄弟连枝之义。&rdo;这么看曹家确实对李单很好。张宪薇不安道:&ldo;下一次下场,你有几分把握?&rdo;曹家看重李单绝不是可怜他,而是存着提拔他的心思,盼着日后李单高中,能够带给曹家一些庇佑。如果李单不能高中,那他能给曹家的好处就没有了。请神容易送神难,她发愁曹家的恩情日后李单还不了。那些权贵可不是好打发的。&ldo;……约有七成的把握。&rdo;李单慎重的说。事实上他的学问已经够了,徐先生一直在教他怎么揣磨考官的心思,怎么做出能够令考官满意的卷子。徐先生的话很直白,有才的未必高中,高中的却绝对不是庸才。有才,要看怎么用?用不好的变成催命符的也不少,毁了自身的前程,甚至毁家灭门的每一科都要有几个。&ldo;你的笔能助你上青天,也能害你下地狱。&rdo;徐先生待他不像待曹子学那么规矩,有些明白话也不忌讳在他面前说。所以对李单来说,重要的不是怎么考中,而是考中后怎么在令曹家满意的同时又不会害了自己。他对当官没兴趣,会考功名只是想给自己和李南找一个靠山。得到曹家的力助让他既喜也忧。喜的是这下一定能考中,忧的是曹家大概不会允许他考到秀才不就考了。可这些心事他不敢告诉张宪薇,只能自己心里琢磨。能够从曹家出来过个年松口气,让他觉得舒服多了。这就够了。他看着眼前为他担忧的大伯母,她一直尽心尽力照顾他们兄弟两个,他不想让她担心。李芾和薛氏已经不在了,他们兄弟俩只有这么一个长辈了。李单一笑,露出一副毫无心事,胸有成竹的样子说:&ldo;所以大伯母不用为我担心了。&rdo;他转头说起了李南的学问。按说是明年出孝,但是李南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学,如今《论语》他也背完了,虽然是囫囵吞枣,但也差不多了,剩下的等他进了学堂再让先生细讲。他的意思是还让李南继续在李家背书、习字,等八月份出了孝再送到张家去跟张家子弟一起正式开蒙。只要不去外面的学堂,规矩可以放宽一点。张宪薇倒是想过了年就让李南去开蒙,仗着去的是张家的子弟学堂,教书的又是她的父亲和三伯父。李单的话是免了她为难,不然让一个还带孝的孩子进学堂,哪怕是族学都有点不太合适。她领他的情,也惊喜的发现李单开始为她着想了!&ldo;好,都听你的。你放心,学问不会让他丢下的。&rdo;张宪薇道,然后试探的说:&ldo;其实你也不用太拼命了,功名什么的挣不挣都不要紧。咱们家还没有当官的。虽然有曹家看重你,但是……我是个妇道人家,不会说大道理,只知道单木不成林,独木不成排,你自己在外面闯荡要比那些世家子弟难得多。&rdo;她记得李单上一次考到秀才就回来了,他应该是不爱功名,只是为了保护家产和李南。毕竟他太年轻了,现在李家剩下的人除了小辈的,可都是他的长辈。有了秀才功名他就不会被这些便宜长辈拿捏了。但现在看他的意思倒像是想继续往上考?难不成得了曹家的青眼后,他想当官了?少年人也有冲动的时候。张宪薇不知道该不该拦着?她原本只想让李单活得轻松点,说不定寿数就能长点。但如果他有了青云之志,她也应该替他高兴才对。所以只能含糊的说了一句这个。李单听了这番话心里很感动。他低头把眼泪憋回去,抬头笑道:&ldo;我都听大伯母的。&rdo;黄昏时,曹家派车来接了。曹子学又来了,他很自然的进来拜见张宪薇,还带来了曹家的礼物,连特地给贞儿准备的小姑娘用的首饰、衣料都有。&ldo;这四匹是等八月后出了孝,可以给姑娘做几身合适的衣服。&rdo;不知道出来前是谁交待他的,要么就是曹夫人给他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结果他指着那四匹颜色鲜艳的纱原样学了出来。&ldo;……呵呵,替我谢谢曹夫人。&rdo;张宪薇含糊的说。贞儿年纪还小,不到七岁,但是曹子学也不该这么说,太暧昧了。这句话算在曹夫人头上正好,就当是她疼爱小辈了。别的不说,曹子学这般落落大方,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样子还是不错的。张宪薇看够了李显虚伪的样子,觉得这么不拘小节的才够坦荡。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店铺大多都开门了。李显天天坐镇在店里,还专门给一些老主顾下贴子。有一些老主顾以前喜欢的货都特地留了下来,再派专人去告诉那些主顾们。慢慢的,李家的生意还是做回来了。李华却急着告辞。本来想住到三月份的,反正家里的地有雇农在,少了他也不至于误了农时。可是他没想到李显居然想让他去管升旺记!张宪薇听说的时候也吃了一惊,细问之后才知道是李显自己一个人看不了两个店,特别是去年年尾时出的那些事,今年一开门生意就有些不好,李显千辛万苦才救回了兴隆记,但田庄那边他就没时间管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李华在乡下也种过地,他就想让李华帮他看着田庄那边,多跑几次盯着那边的人开耕松土,别误了时候。她看到李华已经又急又慌了,安慰他道:&ldo;只是记你暂时帮个忙,不会多长时间的。&rdo;李华只是摇头,再三恳求要回去。&ldo;家里的地都该整了,河开了冻,也要看看有没有被雪压垮的地方。真的该回去了。&rdo;江氏也说,&ldo;太太,家里不能离了人,就我和老二还能顶点用,剩下的都是老的老,小的小。&rdo;这个……张宪薇咬牙跟李显开口了。&ldo;老二他们也来住了有一个月了,如今年也过完了,是不是该让他们回去了?&rdo;李显先是皱眉,然后发愁。她也能理解他。上次这个时候,李克已经顺利接了大半的家产,他只要偶尔看看账就行了。现在却要天天在外奔波劳累,李克的事也是一团乱麻。他就是想教儿子也抽不出空来。几天后,他对她道:&ldo;我想给老二在田庄上盖个房子,让他们一家搬过来住吧。&rdo;嗯?!张宪薇震惊了!他真的想把老二一家再叫回来?他不管李克了?还是想让李克跟李华各占一半?不大可能啊……李显接着说,&ldo;咱们两个都老了,也该让孩子们尽尽孝心了。让老二一家搬回来后,田庄上的事就可以交给他了,我也能抽出时间来管这两个店铺,还有老大的事……&rdo;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声,振作精神继续说:&ldo;老大看起来有点不够成熟,有老二在旁边帮衬着他,我跟你也能放心了。&rdo;所以,他的意思是把李华叫回来替李克干活。如果是以前为了李家着想,她肯定要帮着李显劝服李华夫妻。想到这里,她在心里摇了摇头。怪不得李华不肯把孩子带过来。而且,李显口中的李华一家,大概只有他的姨娘和江氏的几个孩子,不会有江氏的父母一家。这么多年,李华跟江家一家应该都有感情了。就这么硬生生的把他们分开?李显必定会说他姓李,他们才是一家人。以前的她也会赞同的。不过现在她知道感情这东西不是这么简单的。李显待她就没有一点夫妻之义,他又怎么能要求李华对他有父子之情呢?感情是双方不停累积得来的,你给我一点,我再给你一点,这样我们都有了双份的。而不是我占了一个名分,我就理所当然的朝你要。想到这里,张宪薇的心底一动,好像有什么想法让她没有抓住。不过现在李显还等着她说话,于是先放下道:&ldo;这个……还是要看看孩子们的意思。&rdo;她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口答应。所以李显的脸色很奇怪,他看她的样子好像刚刚认识她。&ldo;……好吧,你多劝劝他们。&rdo;他没有管她的话,还是照他的意思说。&ldo;嗯。&rdo;她翻个身躺下睡觉了,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第二天,李显出门又把李华一起叫上了。最近几天他们夫妻两个都不太敢早上过来吃早饭了,有时张宪薇故意不让人叫他们,李显却想着叫他们过来,吃完饭就让李华跟他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