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 广积粮(第1页)

“庄稼要好,犁深肥饱,老李,接下来我们得想法搞点肥料才行。”任重笑着说道。

“这咱老李知道,猪粪牛粪马粪咱们可劲儿搜集起来,这不就有肥料了?”李云龙道,这些他还真有经验。

“不,这样你放到哪里哪里就是臭不可闻,别庄稼没催肥,人倒熏死了。”任重摇头道,这是农村传统的法子,但是不但劳动条件恶劣,还极大浪费肥力。

“那任老弟你有什么好办法你说,我们照着做吧。”李云龙苦笑道,他的脑袋瓜子打仗那是一等一的好使,好多黄埔毕业生都赶不上他,但是这种讲科学的时候老李就傻了。

任重也不欺负老李没文化了,直接拿出来自己的方案。

一个是干粪便酵制造有机肥,另外一个是湿粪便的沼气化处理。

利用搜集到的干燥马粪牛粪鸡粪猪粪等普通畜禽粪便,加上各种秸秆、杂草、落叶等下脚料和生活垃圾废弃物,经过肥料酵剂催化的生物酵后,就能得到优良的有机肥,1公斤这种肥料酵助剂可以催化生产一吨的有机肥,种植追肥效果可以说是任重当前能得到的最好肥料。

其他的化肥类现在任重还没法搞出来成套设备生产。

另外一个渠道就是建设沼气池,利用沼气化原理把人粪便等湿垃圾进行处理后,不但生产出沼气可以燃烧做饭烧水,还可以把沼渣沼液当成肥料浇灌庄稼。

这是任重解决当前根据地自己种植粮食肥料最重要的两个来源。

李云龙没有二话,按照任重的要求,带人直接就开干建设酵池和沼气池,任重掏出来完整的建设图纸,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土木作业,对于工程肝帝李云龙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儿!

在杨村,现在独立团常驻有一百多匹马和七八百号人驻扎,光是这些人产生的屎尿数量就相当可观了。

对于这些不处理就是严重环境污染的东西,任重早就在筹划,从主位面找来了一种最常用的沼气池处理人的粪便,修建起真正水厕。

用竹筒引来山泉水进行冲洗,建立起来沼气池后,主要管道也采用竹筒管道,连接杨村的沼气池到厨房。

现在杨村可以自己制造生铁,根据现在煤气灶的样子直接做出模型铸造一批煤气灶出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稍微有些技术难度的旋转阀门,徐久成和高开明两人联手搞了几天,用铸造加上手工加工,成功做出来气密性够好的旋转阀门,省得还需要占用任重宝贵的带货重量,从主位面进口了。

人多力量大,这点小工程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很快就搞定,按照任重估算的情况,现在杨村这些粪便处理产生的沼气在独立团利用起来后,全团烧水做饭都用不完,这就节省了独立团的柴火和煤炭消耗。

多余的沼气,还有余量送到烘焙仓库,用于一些炸药生产制造原料处理的长期加热烘烤工艺上。

看着村里人畜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肥力和卫生条件都较差,任重有意推广沼气化这项实用的技术改变一下附近几个山村的生活环境,在完成了杨村独立团粪便沼气工程后,继续让李云龙带着独立团的人附近这几个山村人群往来最集中的地方,分别盖了一座简易的公共茅房,并因地制宜引来山泉或者搞起小水车从山溪引来了水,使得大家能冲洗方便后的秽物。

而在公共茅房后面,一样配套挖了一个标准化的沼气池,使得这些搜集起来的粪便完成沼气化处理。

而产生的沼气就引入到附近人家,供大家日常烧火使用。

当然,刚开始建设的时候,谁都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使用,任重也不解释,反正这一带老百姓都觉悟高,李云龙他们说啥就是啥,大家都非常好奇新建的这些公共茅房。

由于有水缸囤水冲洗掉,在公共茅房上比在家还要清洁干净,任重修建的这些公共茅房使用率相当高,为沼气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不过这种沼气池也就这样了,这个时代养殖业规模很小,很多人家自己都吃不饱,养猪的都是少数,就算养牛羊,也是散养,比起任重的主位面养猪动辄上百头比比皆是来说,这个世界养殖业几乎忽略不计,所以哪怕是李云龙这样的人,几年吃不上一顿猪肉那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是这也是生产能力的局限,任重根本没想着现阶段开展养猪事业来改善李云龙他们的生活,现在还不是搞大生产的时候。

一方面大环境相当险恶,鬼子的实力占据绝对上风,鬼子随时都可能扫荡,哪怕是养殖成功也可能成为鬼子扫荡的战利品,打起战来不可能还要赶着几百条猪漫山遍野躲避。

另外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搞那么多猪饲料牛饲料。

沼气池在根据地这块,也就是起来几个示范而已,离家家户户都用起来那是太遥远的事情。

沼气这个小范围应用,对于任重来说只是解决现在乡村环境卫生的一个小配套,在这个时代也并没有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事实上即便在主位面,沼气在农村家家户户推广也不现实,一般人家也没有那么多有机废弃物可以产生足以维持一家人燃料的沼气池。

沼气酵起码要2o多天才能见效果,建成后任重也不急。

经过筛选,任重给杨村这一带选择的种植方案就是精细耕种高产的杂交玉米,种子自然是从主位面获取的优良杂交玉米良种,按照主位面的同地段成熟耕种方法,亩产量起码达到7oo公斤以上,少数精耕细作的肥沃土地,亩产一吨的也有。

产量高,工作量相对来说少,对土地适应性也很强,当成主粮磨成玉米面吃也能接受,自然就选它了。

所以回到主位面,任重直接去批了几吨优良的玉米种子,让送到郊外的小院,包装上任重订购的时候,指明让人包装成为3o公斤一袋标准品。

这样一次穿越,任重可以带俩麻袋回到亮剑世界。

在亮剑世界赵家村附近找了一个新山洞作为种子接收仓库,现在杨村有马,任重策马奔腾一个小时能来回。

按照任重的计划,每5天积累十袋子后就找带人去取回来。

一方面这个时间段正好掩人耳目,另外这个数量足够播种75亩地,李云龙他们现在开垦的度也快不了多少。

不过任重已经让深入河源那边展的张大彪各部,也开始大规模开荒工作,以及按照杨村模式在各个堡垒村庄开展有机酵和沼气化酵积累有机肥工作,等着种子到位后,他们才是大生产的主力。

按照任重查到的资料,即将在今年打响的一次大反击,将是8月底进行,现在耕种正好能赶在这之前完成一茬玉米的收割。

对于独立团来说,那就有了充足的余粮同小鬼子在接下来一年进行艰苦的战斗。

这些,到了那个时候,是用大洋都买不到的战略物资。

如果不是任重能力有限,从主位面无法搞来更多的种子满足更大规模种植需要,任重都会忍不住去找旅长,至少在泰岳军区大规模开展。

可惜杂交玉米也没法留种子,下一年以任重的带货能力,所能支持的种植面积也有限,除非找到一批育种专家,任重可以将主位面杂交玉米、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等现成的知识抄过来让他们大面积育种。

可是这也不是短时间能建功的,起码要三年以上经过多季迭代后才能得到优良品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