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7頁(第1页)

6沉之轉身大步走去,頭頂的烏雲不知何時聚攏,黑壓壓一片。

李長安抬頭望了一眼,再看去時,女子窈窕的身影已埋沒在一群精甲洪流中,愈行愈遠。她勾了勾嘴角,傻丫頭也不傻,臨了了還從她這討要了一條命去。她低頭看了看雙手,轉身朝山陽城而去。

第42章

雨幕如連成串的珠子,潑灑而下。

暴雨突如其來,所幸臨邊境的城門出城的人少,李長安躲在城洞下有些惆悵。旁的人不知曉,她可是心知肚明。若不是方才天師府的小道士,那一手劍龍捲將周邊的雨雲都拉了過來,怎會促成這場驟雨。

街頭上,白頭老儒生壓著傘沿緩緩朝城門口走來,腳下布鞋打濕了大半,但他嘴角仍噙著笑意。

另一頭街角,有個扎馬尾辮的小姑娘撐著傘,朝屋檐下躲雨的白衣女子走去。小姑娘樣貌靈秀,眸子裡卻黯淡無光,她走到白衣女子跟前,看清了女子的容貌,面上閃過一絲驚艷,隨即又變得古井不波。

白衣女子從始至終神情淡然。

小姑娘開口道:「姐姐可是來尋人的?」

白衣女子嗓音清麗,如這雨落屋檐般輕柔悅耳,「正是。」

小姑娘朝她身前舉高了傘,「姐姐隨我來。」

白衣女子遲疑了片刻,走入傘下,從小姑娘手中接過傘,柔聲道:「我來罷。」

小姑娘微微垂頭,沒有推辭。

與此相較,城門口便是另一番風景。

李長安幾步衝出城洞一把拽住老儒生的衣襟,生生將老儒生拎了起來,老儒生腳尖點地,笑意不減道:「足下何故如此發怒?」

李長安咬牙切齒,「老臭蟲,那小道士可是受了你的指點?」

昔年四處奔波攪動天下風雲的「棋謀雙甲」,如今窩居一隅的范西平,稀奇道:「是你技不如人,怎還怪到老夫頭上來?再者說,卜天壽去洗劍池求劍,又不是來尋老夫的。」

李長安鬆了手,冷哼一聲,「你若無半點干係,又怎知他來求劍?」

范西平呵呵一笑,「他早你一步進城,已向東去。」

雨水凝在李長安的睫毛上,她眨了眨眼睛,老儒生遞過傘,「上我那喝杯酒,暖暖身子?」

李長安沉吟半晌,一把奪過傘,走到老儒生身側,二人並肩而行。李長安尚比背脊挺直的老儒生高出了半個頭,一老一少朝前走去,拐過兩條街後,老儒生指了指前方一扇門面的小茶館,「到了。」

李長安收了傘,剛進門,便僵在了原地。

且不說茶館為何有酒香,那個煮著酒吃著醬牛肉的魁梧老者,不是半日前攆著她滿山跑的老魔頭余祭谷,又是誰?

余祭谷朝她看了過來,髮絲里淌出的雨水沿著李長安的臉頰滑落。

一滴。

兩滴。

李長安收回目光,將油傘輕放在門邊,走到桌邊,一撩下擺坐在了范西平對面,余祭谷的身側。

急驟的雨聲與四溢的酒香夾雜在只有三人的小茶館中,寧靜又詭譎。

老人瞥了一眼面色如紙的李長安,斟了杯酒推到她面前,緩聲道:「入了城即是客,上好的花雕,暖暖身子。」

李長安也不客氣,飲盡一杯又接連要了兩杯,第三杯下肚後,面色才緩和了些許。

余祭谷從她衣料包裹的雙手上收回目光,自斟自飲了一杯,道:「那小道士一隻腳已入了長生,你又何苦硬接他一劍,真以為你還是6地神仙?」

李長安斜了他一眼,冷冷道:「我若不殺殺他的氣焰,他怎肯輕易罷休?別以為我不知道,當時你就在城頭上。」

余祭谷笑著指向老儒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這老頭兒當時也在城頭上看著呢

,若不是他說正值兩國非常時期莫要出手,興許老夫尚可幫襯一二。」

老儒生風輕雲淡的飲了口酒,反問道:「我說的可有錯?即便沒有今日的卜天壽,來日也總會有張天壽,王天壽,難不成各個你都要幫襯一二?」

李長安眉頭一挑,「話雖在理,可從你這臭蟲嘴裡說出來,聽了就令人不舒坦。」

老儒生哈哈大笑,不以為意道:「那老夫說些你想聽的。」

雨落急,酒正濃,李長安默然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余祭谷給老儒生斟滿了杯酒,老儒生淺嘗了一口,慢條斯理道:「春秋八國儒釋道三者可謂平分秋色,五陀山的老和尚自打西域歸來也有十幾年不曾下山,如今趁武當掌門呂玄囂出關,佛道爭鋒不可避免。一月前武當山已放出話來,要在玉珠峰瑤台坪擺一場論辯,屆時將會是一場百年曠世之爭,其盛況想必不下當年你在巨靈江力挑群雄。」

李長安勾了勾嘴角,沒有言語。

那年二十出頭便縱橫中原大江南北的李長安,最是意氣風發。那一日,一人一劍立在江頭,揚言要將江湖豪雄都踩在腳下,誰不服便打服為止。也是那一日,李長安這個名字,從長安城傳遍了神州八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老儒生垂眸淺笑,接著道:「只是今非昔比,商歌這座江湖已然安穩了多年,北契仍在風雨飄搖,南下之勢只會與日俱增。不久前,燕赦大將軍已動身前往雍州,此生怕是再難回長安了。若此事經由聞道溪之手,恐怕要不了多久,駐守在沸水城外的八萬東定軍便要撤回大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