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章 葬礼与病草(第1页)

杨家大战后的第三天。

在祖宅的废墟上,众人为死去的兄弟姐妹们举行了出殡仪式。

经过统计,在这一场大战中,杨家人共计损失了一百二十四名骨干成员。

这其中还包括了执行任务时被屠子龙杀害的余可可,周博耘将她的遗体送回了杨家。

正如他猜测的那样,余可可果然是杨桃身边最亲密的丫鬟,也是奉了命令才在馄饨店打工的。

一百二十四具重棺整饬地码放在院中,棺椁是金丝楠木的,所有人都一样。

另外按照杨放生前偶然和杨庆提起过的,肖静白和几位老先生的棺椁摆在第一排,其次是家主杨放。

其他人的棺椁不分先后,他们都是杨家引以为傲的英雄!

白色的灵棚搭在大院的正中位置,因为并没有叫来亲友,坐的都是本家人。

院墙上竖起花圈,一个花圈一副挽联。

其中有一副写着:

身似芳兰从此逝,心如皓月几时回。

字写得笔法稳健,棱角圆润;

只是如果细看的话,就会现“几时回”这几个字墨用得格外重。

这是席风写给杨桃的挽联。

写最后三个字时,杨庆亲眼看到他情难自已地几乎不知道如何下笔。

在另一副挽联上写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笔锋遒劲,如同猛虎扑羊、罡风吹断了青竹。

这是二叔穆宏万写给五弟千亦的。

那个读书人生前常说,君子,应学儒门子路,结缨整冠而死。

经此一役,二叔彻底看不见东西了。

写这副挽联的时候,他特意将席风叫到了自己的身边。

二叔用几乎无法弯曲的手指将纸张碾平。

席风拿起方形镇纸压在纸的一边,以保证二叔写字时纸张不会抖。

然而二叔却一皱眉,他摸索着抓起桌上的镇纸一把丢掉,又捉住席风的手摁在那里。

“你写字不行,帮我压住,好好感受。”

他的每个字都说得斩钉截铁。

看着二叔研墨、运笔,席风紧紧盯住笔端的行走。

二叔的架势实在太稳,反而让他有些战栗不安。

他将手压得很重,是因为担心二叔写字猛,纸会抖动。

而他又害怕自己的掌心会渗出汗水,毁了这副对联。

他明白——这副对联对二叔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几十年的手足之情。

当二叔写下第一个“埋”字,席风就认了出来。

这笔迹,这横竖撇点的走势,与那日在杨家祠堂里见到的一模一样。

祠堂里的两座雕像旁边各自书写了一副对联,还有正厅门额上“仰不愧天”的题字。

当时席风以为这是某位杨家先祖留下的墨宝。

没想到,却是二叔的手笔。

席风在大学四年,一直有暗中练习毛笔字的习惯,在一众同窗中也算小有成绩。

然而在二叔面前,他却惶然地不敢动弹。

那种感觉,就好像无知的愈民,看着神在造物。

他的手指究竟是如何构造的,竟然能将一支普普通通的比用得如此神奇?

他究竟经历过什么,笔下才能养就出这样奇妙的意境?

落笔,如同暗中潜入,不声不响。

荡漾,笔锋像一团灼灼的黑火在纸面燎过。

提笔,他不用眼,却知道佳作已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