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节(第1页)

换了新的江山,汉人当了皇帝,康有为,严复,李鸿章,还是可以当大臣,当总督,我们娘儿俩呢?皇帝你呢?是被囚禁在一处小院子里,小楼昨夜又东风,还是此间乐,不思蜀?

依哀家看,只怕这也不可得,多半是被一杯毒酒了。”

光绪扶住桌子,越想越是恐怖至极。

“自汉以后,皇朝更替,多是250年到300年,算算时间,大清的日子也到了。天地感应,妖孽丛生,这是天下大势要推翻满人,推翻大清。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看着是手握兵权,威名赫赫,甚至还联合逼宫,但其实,也不过是这天地大势的马前卒而已。不是李鸿章张之洞要逼宫要自立,不是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心存叵测,是西学要逼宫,是汉人要逼宫,是这华夏大地要逼宫,是这天下要逼宫!

天下大势到了这个地步,学西学,用洋枪,办洋务,是不得不为了,但要怎么为,谁来为,为到什么程度,不得不深思熟虑,不得不谋定而后动。”

光绪茫然的点头,头上的汗水低落地上。

“你一直以为哀家恋权不放,架空了你皇帝的位置,处处提放哀家,处处与哀家作对,可是,你一直没有想清楚,大清真正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哀家又怎么敢把大清交给你?

皇帝啊,你要记得,我是你娘的亲姐姐啊,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鲜血,我们是一家人!”

光绪泪如雨下,原来一直错怪了慈禧了,都是康有为不好,都是那些汉人奴才不好。

“皇帝,你要记住,李鸿章要闹腾,天下汉人要闹腾,由得他们闹,闹得越久越好,大清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他们闹得越久,吸引越多注意,我们满人的时间就越多,就算不能再让大清延续300年,也要让我们满人的血脉,能够有个妥当的地方,永远延续下去。”

光绪用力点头,只觉身上的胆子从未有如此之重。

满清朝廷发了一道圣旨,怒斥李鸿章屠杀大清民众,是造反作乱,是残暴桀纣,是反人类罪行,天下共杀之。赐大清杭州知府胡灵珊“满清第一巴图鲁”名号,以奖其武勇。

在这道被世人鄙视,朝廷又一次滥用赏赐的典型圣旨之下,静悄悄的又有几道鲜为人知的圣旨。

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慢慢的被打发回了苦寒的东北大地;满清数十年延续向西洋诸国派遣的留学生中,多了许多满族子弟的面孔。

……

杭州城虽然被一万淮军围住了,但在有电报的新时代,信息却通畅得很,甚至因此更为广泛的通过电报和外界疯狂的沟通交流着。

各个报纸都在首页刊登了胡灵珊屠杀杭州百姓的消息,甚至连胡灵珊那段激昂有余,论理不足的狗屎中二语言,也被报纸原封不动的刊登了出来。

一时之间有骂的,有反思的,有讨论的,杨朱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学说,又被翻了出来热议。

但有点是公认的,有话好好说,直接*毁灭,太过分了。胡灵珊怎么看也是没有人性的屠夫。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胡灵珊两个都占了,君子自当远离此人。

李鸿章倒是高看了胡灵珊一眼。神经病的女子,永远做出料想不到的举动,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华夏千年大义,还是很有独立见地的。但胡灵珊这一抽搐,给李鸿章造成了大(麻)烦。

到底要不要屠城?

不屠城,李鸿章的话,以后怕是没人信了;屠城,这李鸿章甚至整个李氏一族,声名狼藉遗臭万年,还是小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不定李氏一族也被人屠了。

张之洞秘电李鸿章,天下群雄,都在观望老兄的举动,不怕你残暴,就怕你怂了,屠城吧!

李鸿章很想一巴掌打过去,说得容易!

是为了重振华夏,显示铁血手腕,还是为了自家名声,为了子孙后代,适当的做一次食言而肥,李鸿章辗转反侧,难以决断。

……

胡博超和苏老爷忧愁的看着屋外。

杀了这么多人,倒是没人敢堵在门口吵着要他们自杀了,但是,这平静的空荡荡的街上,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狠狠的盯着。

想要从府衙离开,躲到清波门的苏家院子里,那是不可能了。

只有等淮军破城,杭州陷入火海后,混在人群中,再杀出条血路了。

“看来只有提前杀出去了。”秋瑾笑着说道。

以胡灵珊和一群革(命)党人为诱饵,趁着天黑突围,多半是能吸引住淮军的。

不管成与不成,淮军应该都会关注胡灵珊的下落,而不会屠城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