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节(第1页)

回了宣徽殿,宫人正在将直棂窗上的轻纱换成高丽纸,这种纸既透光又可挡风,公主畏寒些,于是趁着秋早,提前准备出来。

漱鸢坐在案几前饮茶,风吹过袖笼,丝丝微凉,可指尖触击的茶杯却是烫的,暖到心里。

她抬眉,朝那头选纸的冬鹃问了一句,“听说翰林院今日审查科举的名次了?”

冬鹃正拿起纸迎着阳光照,一听公主问话,回过头答,“正是。听说进士科及第者才三十日,这甲第者,是四十多岁的孟郎君呢!听说,他都考了好几次了!一朝进第,可把他高兴坏了,听说前些日子,在清风楼宴请了好大一帮人。”

“哦?这甲第者,可是全通,怎么,不是一个叫宁九龄的人吗?”漱鸢放下茶杯,倒很是意外。论才学,这宁九龄可不输给别人,她忽然想起上次房相如撂下的狠话,该不会他真的把宁九龄的卷子给废了吧?

正诧异着,只听冬鹃道,“宁郎君差了一点,得的是乙第。不过,宁郎君还年轻,若是不满意,来年还可以再考。”

漱鸢笑了笑,“名次只是名次,吏部那头的关试还未出正式结果呢。过了关试,才会分配官职,到时候,比拚的便是家世背景了。”

冬鹃说是,手里这头忙着,嘴上也话多起来,“大家都在可惜,房相的义子宋公子居然没有参加这次的进士科。”

“我倒是听说,他考的是简单些的明书科呀。”

冬鹃道,“公主说的是。宋公子倒是过了明书科,可旁人也猜测着,大概房相因为自己是这次进士科的副考官,为了避嫌,所以故意不叫宋公子参加今年的进士科的。”

公主听后嗤笑一声,却摇头不语。什么避嫌,分明是宋洵自己不考。想来这房相如也是尝了一次流言的滋味,叫人误会他太过严苛无情了。

说起来,还不曾对他亲口说一句“恭喜”,虽然这明书科的喜,并不算什么大喜吧。

漱鸢抿唇一笑,抬笔在纸上写下几行字,又轻轻吹了吹,小心翼翼地摺叠进信封中,随后扬声道,“去尚食局要一份箸头春,给房相送过去,便说……是本宫恭贺他家的宋公子登科之喜。”

冬鹃一歪头,“恭贺宋公子,但是,给房相送箸头春?”

漱鸢弯唇,“正是。”

————————

南山秋景潋滟,漱鸢从前不怎么来这里走动,这辈子得了机会,重新游览于宫外别苑,也才算明白什么叫“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前些日子在宫里呆着无聊,于是择了这样一个好天气,叫车夫驱车出宫。她下车走到南山下,掀开帷帽上的面纱抬头瞧,见漫山遍野都是朱橙金赤,映着澄澈的碧空,显得高远而豁然。

她嘱咐了车夫几句,叫她去附近的摊子等候,哑巴车夫只是点点头,依旧拉着牛车到大柳树下那头坐着等,只不过那柳树如今已经只剩下枯条,在风中挂起一道道浅淡的线条,更增添了几分野趣。

漱鸢提衫一路上山,见风景与夏天时候已经大有不同。自从上次和房相如来过一次,她也没有再来了,今日索性无事,皇兄又不似父亲,基本上从来不找她,所以就算溜出宫,旁人也不会察觉什么。

冬鹃劝了又劝,终归是没将公主留下来,只好提她打点好一切,守在宫门口巴望着她又跑出去了。

漱鸢想,下次倒是可以带冬鹃一起来,那个丫头或许比她还要贪玩些。

她抿唇一笑,绣鞋迈过小洼坑,绕过溪流,顺着石阶到了紫竹别苑。

谁想,苑门却是半掩着,显然有人来过了?

漱鸢心里顿了顿,蹑手蹑脚地靠近过去,听不见里头半点声音。她等了片刻,干脆推门而入,刚一进去,只见一个萧然的背影坐在案几前,旁边还摞着好几卷奏牍。

原来是故人。

公主莲步轻迈,不声不响地停在他身后片刻,然后低笑道,“想不到,你还真的来了。”

那人手中的笔一停,愣了愣,随后又继续从容写着,答,“公主邀请,臣敢不来吗?”

声音沉沉落下去,他回头,竟然是宰相。

公主垂眸一笑,并未坐下来,只是绕到案几的前头,在他的眼前来回踱步,漫不经心地用手指触过竹屏风,道,“你就不怕,我写的纸条是玩笑话,叫你白来一趟?”

房相如没有看她,只是继续处理着手下的事务,一面写,一面淡淡道,“字条,臣留下了;那箸头春,臣送人了。”

漱鸢哦了一声,“那可是我特意叫尚食局做的。你也忍心?”

宰相不紧不慢地写完最后一字,终于抬起头,盯着她道,“那烤鹌鹑的味道太大,才送到中书省,下头的人闻着味就凑了过来。臣拦不住他们,只好拿下去叫他们分食了。”

漱鸢忍俊不禁,摇头,“可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