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8章 重组西军(第1页)

以大汉目前的军事实力,足以闪击西夏,三月之内攻破兴庆府,半年后控制河西走廊。

但目前正处于国力上升期,工业革命的关键阶段,采矿、冶金、修路、架桥……各方面的开支都是天文数字,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精力和财政来支持大规模战争。

而且,打西夏的收益太低,治理成本与税收不成正比。打完仗要封许多爵位,赏赐无数田地、金银,能把国库掏空。

现在大汉的武勋爵位已经有好几万人了,其中伯爵就有七八百个,再封下去,估计要赶上太平天国了,洪秀全直呼内行!

等传统汉地经营好了,抽出精力来征服其他的大洲,再把武勋封到当地,更为妥当。

对西夏,只需要控制经济、文化,用怀柔手段,再悄无声息中吞并即可。

李乾顺把女儿都送来了,如果李如霜争气点生个皇子,到时候封个西北郡王,党项人也不敢有啥意见吧?

得了夫人又得地,还不会损兵折将,赢麻了!

目前的大汉还做不到高水准、高效率的内政,需要在外部树立一个敌人,以此来维持汉人的凝聚力、忧患意识和战斗意志,而西夏正好是假想敌。

正所谓:“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失去外部威胁后,汉人就容易陷入莺歌燕舞、歌舞升平的享乐主义陷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欢乐中死去。

久无战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猛男就会变成只会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的暖男,从狮子退化成绵羊。

而且,士大夫阶层会再次崛起,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架空皇权。

届时,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徒汹汹当道,奴颜婢膝之辈纷纷秉政的局面将会再次上演。

同时,西夏攻打吐蕃也是符合大汉利益的。

吐蕃天高路远,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遍地都是雪山和冻土,不利于大规模行军,正好让党项人在前面探探路,为日后收复吐蕃做个铺垫。

吐蕃对中原政权威胁最大的时期,大致在公元62o年前后,当年的吐蕃跟大唐打得有来有回,盛极一时。

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青藏高原正处于近两千年来的最高温期,高温融化冰川雪水,草料、农作物长势旺盛,进而促使牲畜和人口大量繁殖,才有了与大唐掰手腕的本钱。

自那以后,气温急剧下降,粮食减产、战乱不断,人口大量死亡,吐蕃才逐渐衰败,退出了历史舞台。

尽管如此,吐蕃之于汉人仍然十分重要的。长江黄河都源于青藏高原,水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一旦上游破坏水质或是截断水流,对下游地区将是灭顶之灾。

只需要用少量兵力控制吐蕃,扼制主要关隘和城市,居高临下即可保西南、西北无忧,大大减轻边防压力,减少军费支出。

兵不血刃拿下大同,赵耀龙颜大悦,大手一挥,决定给西夏帮帮场子,同时也练练兵。

大汉征兵的方式是募兵制,自从灭金后,许多士兵都被遣散回了家,或是务农、或是从商,或是进厂。

听闻战事将起,各州县往军营报名的男子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是退役士兵。

但是,进去高原作战并不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能承受的。

行军、后勤等外部困难都可以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人体机能的极限。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含氧量越低。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ooo米,低温低氧,年均温度低于5c,含氧量也只有平原地区的4o%一6o%。

这种环境之下,别说去打仗,就是去旅游都受不了。

高原反应会引起头痛、气短、胸闷、呕吐、乏力等症状,甚至会让器官生肺水肿、脑水肿病变而死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