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 创办工农兵大学(第1页)

赵构在江油军工厂的几个月内,面对毫无科学素养的道士和工匠,所有的一切从无到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自己监督指导,整个人身心俱疲。

他愈感受到了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没有人才,那就自己培养!

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呢?新中国给出了答案。

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才储备的匮乏无法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工农兵大学随之应运而生。

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简化繁琐的教材,根据专业具体情况缩短学制为2~3年让国家短时间内有人才可用,实现人才选拔、培训与满足生产建设的刚需。

以理工科类的学业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一边学一边实际操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能力。

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学生主要从工人、农民和士兵家庭中选取,因而被叫做“工农兵大学”。

该制度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新中国的早期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选拔理工科人才,赵构夜以继日地编写《初等数学》教材,以小初高知识框架为大纲。

数学作为理工科之母,在促进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开新技术方面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好的人,理科也不会差,用数学来选拔技术型人才无疑是明智的。

从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引入开始,加减乘除运算,到几何图形,函数和坐标系,以及数列数系等。

赵构精简凝练了以前学过的教材,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让没有数学基础的人也能看懂。

《初等数学》编写完成后,大量印刷并散布到全国各地的州学和县学,规定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抄阅。同时昭告天下,将会以该书内容举行选拔性考试,成绩优者可免费进入大学成为天子门生。

此书一出,引一众学子议论纷纷。

“学这些有啥用?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做官。”

“不说了不说了,回去背会儿书,过段时间就要参加春闱了。”

“听说进入大学以后是皇帝陛下亲自上课呢,真的吗?”

“天子门生又怎样?不过是一个噱头罢了,学得再好以后也只能当卑微的工匠,狗都不学。”

……

世家大族的子弟对此并不感冒,他们虽然嘴上不敢说,但打心底里认为这些都是奇巧淫技,跟四书五经比起来一文不值。

而出身贫寒的学子则很感兴趣,因为可以免费上学,而且当工匠的俸禄也很高,跟普通官员待遇差不多。能养家糊口就行,管他那么多干嘛。以后出来混,还可以把天子门生的头衔拿出来显摆一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皇帝的。

于是,寒门学子们放下了四书五经,专攻《初等数学》,遇到晦涩难懂之处,三五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不多时便理解了其中奥妙。

兴汉四年,由赵构亲自命题的“初等数学考试”如期举行。满分1oo,9o分以上者可进入大学。

考试结果一出,赵构惊掉下巴!

参加考试的学子共有两万多,9o分以上的竟然有三千人!而且很多人徘徊在7o-9o之间,来年再考时很大概率能上岸。

真没想到,我大宋学子如此聪明,自学成才,真是孺子可教啊,以后的教学工作应该会容易很多。

上岸的学子们也纷纷感叹:数学考试比科举考试有意思多了,四书五经学来学去就那点东西,学的越久人越迂腐。

上岸学子大多出身贫寒,主要是工农兵子弟,因此赵构将大宋的第一所大学命名为“工农兵大学”。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