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 少年人的榜样(第1页)

羡慕归羡慕,鄢懋卿这种大人物,离考生们还太远。

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府试。

只有一场场考试通过,他们才有跟钦差大人平起平坐的一天……

大丈夫当如是!

学生们打起鸡血在船上看书,好不容易舍船登岸,还在念念有词地背书。

到客舍安顿下来,他们又立刻拿出书来看。

这是一间靠近府试考棚的客舍,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县的考生入住。

先生们遇到旧相识,坐在一起喝茶——

“今科你带了几名学生来?……唉,我比不得你,都是些顽劣学生。”

“李兄,你们高邮的案是哪个?介绍给我的学生认识认识!”

不同县的考生们互相切磋,打探对方的虚实、交流小道消息……

“不知道新府尊喜欢什么样的文章?”

“说来郁闷……上一任扬州知府石大人,跟我伯父有来往,偏偏他去年升迁。”

“兄台慎言!”

这种找关系走后门的话不能乱说,被人揪住做文章,连石茂华的名誉都受影响。

晏珣……我也郁闷啊!

说起来,我爹跟石大人也是旧相识!

唉!

打铁还需自身硬,总想着投机取巧是不行的。

科举考试虽然有种种弊端,但相对来说还是较公平公正,给了普通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

若是堵了这条通道,让寒门士子绝望,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信你问黄巢和洪秀全。

交流寒暄之后,考生们回到房间内休息。

地段好的客舍房间都紧张,许多考生两三人合住,正好分摊住宿费用。

晏珣看着无所事事的汪德渊“别的书童都去烧热水、煮茶、买吃的,你就跟着我进进出出?”

客人多、读书人要求又琐碎,店家忙不过来,书童们都得忙碌地伺候自家哥哥。

汪德渊瞪眼“我又不是真的书童!”

晏珣语重心长“你别小看书童。高俅是苏轼的书童,最后做到太尉。平安都能做好书童这么有前途的工作,难道你不行?”

汪德渊被激励了,昂挺胸出去忙碌。

要他亲自烧水煮茶是不可能的,但汪少爷有钞能力啊!

一把铜钱撒出去,别说要热水喝,就连晏珣想洗澡,他都能伺候得妥妥当当!

平安能做的,他能做得更好!

晏珣洗了热水澡,又吃上热腾腾的长鱼面,心满意足地表扬“表现不错,继续保持!假以时日,你就是太尉了!”

这种自带工资的书童去哪里找?

比吃软饭还香!

汪德渊先是高兴,随即迟疑“大明没有太尉啊!再说,我为什么要以高俅为榜样?”

别欺负他读书少,他看过戏的!

高俅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奸臣,没法洗白的!

“哈哈!打个比方而已,我是让你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软能硬、能上能下!”晏珣继续洗脑。

汪德渊点点头,有些道理……母亲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晏珣就是黄师。

次日一早,先生们约着出门喝茶、吃早点。

学生们也凑在一起分享家的味道。

高邮人出门必备炒米和焦屑,用开水一冲,方便又能裹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