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节(第1页)

易长安从沐氏院子里出来,就看到了正在扫雪的唐一念;拿着比自己还高的大扫帚,认真地在道路两边仔细清扫着。

易长安停下脚步,唤了一声:“唐一念。”

唐一念抬眼见是他,高高兴兴地跑过来行了礼:“少爷有什么吩咐?”

“这些天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还住得惯吗?”想到唐一念还俗后就一直在家里做着杂事,跟个童工似的,易长安心里就有些惭愧。

唐一念却是很满足;他这段时间能吃荤了,不仅脸上红润多了,个子也长了不少,见易长安问他,忙挺了挺小胸脯:

“住得惯,我一想到这是在少爷家里,就再也没有发恶梦了;而且扫地、打水、劈柴、烧火什么的我都能做,赵婶还让我给她写桃符呢。”

唐一念在庙里就学会了写字,让他小小年纪一直做这些杂事,倒是可惜了。易长安蹲下身子认真地平视唐一念:“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我是说,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营生?”

唐一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想像少爷这样,什么案子都能破!”

他这一段在易家,听了不少关于易长安破案的事情,早已对她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自然想自己长大以后像易长安一样厉害。

“我也不是什么案子都能破。”易长安笑了起来,“不过你以后想当推官,现在就得多读书才行啊。”

唐一念撇了撇嘴:“可是那么多读书人考出来当了官老爷,但是只有你才能破案呀!”

“因为我比他们读了更多的书,懂得更多。”易长安摸了摸唐一念的脑袋,觉得这种刺刺的、又有些毛茸茸的手感还真不错,“你要是真的想好了,到时候我就把我懂的那些都教给你;只一点,不许嫌读书辛苦,不许半途而废!不然这辈子你就老老实实当个小厮得了。”

第54章胡二杏鸣冤

唐一念忙不迭的点头:“少爷放心,我不怕辛苦的!”反正当小沙弥的时候也不是没苦过,读书苦,是为了自己今后能像少爷一样厉害,那算什么苦呢?

易长安笑了笑,让人给沐氏那里禀了一声,说把唐一念调到他院子里伺候笔墨,扔给唐一念一本千字文让他先背着,自己转身上衙去了,打算明年春天等官塾开学了,再把唐一念送进去先读着。

她不喜欢沐氏想对她的掌控,以后……总得要有自己的人,如果唐一念是可造之才,易长安不介意花钱把他养出来,抛开对这孩子的好,或许今后也能让自己的路更宽更好走。

今天是这一年开衙的最后一天了,明天县衙里就可以封印,各回各家过大年了。

易长安还是按时去的,其他的几位同僚却是足足晚了一个多时辰,才懒懒散散地过来当值。

大家本以为嘻嘻哈哈地混一天,这一年也就忙到头了,没想到衙门外的大鼓却突然被“咚咚”敲响起来。

站班的衙役们手忙脚乱地跑了出来,有人又积极跑到后院去请县令李泰。

李泰大概是还在温柔乡里跟哪个小妾温存,出来时官服穿的并不平整,脸上还有一抹艳色的口脂,皮师爷连忙做了个动作暗示。

掏出帕子将那痕迹抹干净,被扰了好事的李泰也没个好声气,将惊堂木重重一拍:“何人击鼓,带上堂来!”

两班衙役有些参差不齐地杵着水火棍敲击地面,嘴里低低齐喝:“威武”

这是易长安第一次看到古代衙门升堂,觉得还颇有些架势;不过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向了被带到公堂上的那个人。

那人竟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虽然被这阵仗骇得的双腿直发抖,却是倔强地坚持走到公堂中跪了下来,深深磕了三个头:“求青天大老爷给民女伸冤!”

小姑娘容貌普通,身形瘦弱,身上穿着件老棉袄子,罩着青蓝碎花的棉布罩衣,下面穿着一条青色的老棉裤,并没有穿裙子,一看就知道是庄户人家的女孩儿。

这年代庄户人家的女孩儿不说大多有些村气,就是胆子也是小的,这小姑娘年岁不大,竟然敢过来击鼓鸣冤,确实是个胆气壮的。

李泰不耐烦地看了皮师爷一眼,皮师爷会意,开口问道:“下跪何人,何事喊冤,把状纸递上来!”

女孩儿愣了愣,抬起头来:“民女不会写字,没有状纸……”

“没有状纸你来告什么!”皮师爷立即就喝斥了一声,“看你是不知规矩的,太爷也不追究你的罪了,赶紧出去找人写了状纸再来!”

写讼状不比其他,有规定的格式要求,要的银钱可不少。皮师爷瞧着这女孩儿身上应该是个没什么钱的,但是哪家庄户也不会让个小女孩儿身上带着银钱乱跑啊,所以等这小姑娘凑够了银钱找到了人写讼状,衙门早散衙封印了。

要告状啊,成,等过完了年,明年正月初八再来吧!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