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七章 刺杀(第1页)

习静觉日长,逐忙觉日短。

白野在铁器纺一呆又是连续几日,那名唤董川的大匠,起初还有些懵懂,白野详细说了两遍后,已经可以和白野互相讨论了。

东西做起来并不难,难在无休止的调试,需要极大的耐心。

而白野则开始写上书的折子,建议重启太府寺。

度量衡这种东西,必须由政府出面颁布。

如今,因为战乱,朝中很多机构其实都已经荒废了,或是说未来得及恢复。

太府寺,文思院正是其中之一。

绍兴元年,赵构南难至绍兴府时,曾将当地“省仓”的斗升作为标准量器,颁行于诸州官司。

但是,因为绍兴府的斗升容积过大,引起了各路争讼。

第二年,赵构又命榷货务临时扮演太府寺的角色,制造1oo只标准斗。

可因为数量有限,不能直接满足各地,各部门的需要。

朝廷遂又下令,由各地方自行设立有关机构,再根据样式进行仿造。

由于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因此,各地的的量具都不禁相同。

随后几年,朝廷又6续的令专业部门针对度量衡的制作。

诸如铸币司,运司,盐茶司等等。

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年出一个标准,导致地方上的量具愈加混乱不堪,有些地方上的每斛的容量,甚至都能过朝廷定制的5成。

其后果可想而知,再加上诸路设置量衡制作局务,有心之人便可随意改变规格,克剥百姓。

因此,一个标准的度量衡,不仅在展自然科学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于百姓民生之间,亦是重中之重。

白野详尽的将米,千克,升,秒等单位的制作依据,一一罗列。

又命人打造了一把一米的标准尺。

正当白野审查奏折中有无疏漏之时,董川兴冲冲的来报。

“东家,成了!”

“哦?”白野放下奏折,随董川出了办公室。

因为是第一个座钟,通体由黄铜铸造。

看着摇摆的钟摆,均匀的出“咔哒,咔哒”的声响,白野恍如隔世。

这算是第一件划时代的明,也许,千百年后,自己是不是也能出现在孩子们的教科书里。

即使它并比不上水运仪象台。

白野迫不及待的问道,“董川,重新制作一个需要多久?”

董川也是痴迷的看着那及腰高的座钟,“照东家的叮嘱,尺寸都有记录,同等规格,仅需半日。”

“好,除了内置结构,外面改用木制,一会儿我让白丁给你找几个木匠,用最好的木料,尽量做得精美些,这可是要送给官家的!”

董川闻言,嘴唇哆嗦,“官...官家?”

白野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还会在奏折里加上尔等的名字!”

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抖,其中一人更是直接跪倒,嘴里神神叨叨不知念些什么,也不知是跪先人,还是跪白野,又或是跪官家。

“啪啪...”白野拍拍手,“好了,用心做便是,现在先将这个表搬到外面马车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