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页(第1页)

  等转完后倒回去把视频看完,不少人由衷地再一次转并配上两个字:卧槽!!!

  明明服化道一点都不还原,明明没特意营造出什么氛围,他们却感觉眼前这个束着长的人就是那位洒脱不羁的东坡先生。

  画面里,他们先是笑谈完北宋时期的芍药闻,接着就转到了苏轼执作画的场景。

  随着那株“玉盘盂”在苏轼下成型,当初那立在南禅寺前看花的东坡居士仿佛也来到所有人眼前。

  在那个时期他写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写出了“老夫聊少年狂”,也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妻早逝、兄弟分离、仕途不顺,让他胸腔中满溢着痛苦与挣扎,于是在那成千上万朵争奇斗艳的芍药花间,他一眼就看见了那株洁白如雪的白芍药。

  它长于故丞相荒败的别业周围,用着低贱如泥的俚俗之名,无人欣赏它的皎洁美好,无人理解到它的清高孤傲。

  所以他决定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玉盘盂。

  据传过去的人会将名臣大将的功绩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刻于盘盂,以此传于后世子孙。

  盘盂乃是纪功之器。

  这时候的苏轼,仍然是会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苏轼。

  他仍然有着满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

  苏轼放下了。

  画纸上的花活了。

  镜头里的东坡先生也活了。

  没过多久,这个视频的转评论马上就奔着破万去了——

  “啊啊啊啊啊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有点想哭!!”

  “以前说什么国画追求神韵,我根本听不明白,现在突然就懂了,东坡先生画的不止是花吧!!”

  “来的,没赶上早上的直播,有没有录播可以看?”

  “关注了关注了,这个直播间一般什么时候开播?”

  相比网友们单纯的惊叹和震撼,内行人看到这个视频的反应更加激动。

  要知道平台一哥在学校也是小有名气的人,好友圈子涵盖本校同届师生往届师生以及后来的师弟师妹。

  他本身就是学美术的,视频一布出去就引来不少圈内人关注。

  有些相熟的就直接来找他要录播看原版了,他们想仔细观摩完整的作画过程。

  现代社会不管是工具还是技巧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展,想要仿制古画并不困难,难的是真正抓住画里那种独特的感觉、独有的韵味。

  更难的是把它融入到自己的创作里去,让它焕出全的生命力,进而将它一代接一代地传延下去!

  在身形非常瘦(坐牢吃不好)、黑眼圈还很重(昨晚没睡好)的落魄中年男人(苏轼)身上,他们看到了那种感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