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82 第 82 章(第1页)

挖角这种事,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不过挖角有一个限度,因为小打小闹没事,一旦挖到根子上,那就是要动地基了,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报业这个行业的人员流动还是挺大的,经常在一家报馆的一份报纸做不出成绩,或者成绩和待遇不成比,转投别家寻找机会。

有的时候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是环境也一样重要。

所以人员走走留留的,只要不是顶梁柱那种类型,报馆是不会管的,或者说根本管不了。这些人都是自由人,又不是家里的奴仆,人家想走还能留最多就是当初招人的时候定个合同期。

但是定合同期是个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况且要是真沦落到只能靠合同留人了,那还有个屁的前途后世的公司企业也是有劳动合同的,可是员工真的铁了心要走,又有谁见到合同能留住人的

但是,对家大规模的挖人就不同了。到时候挖一个核心人物,然后核心人物带着自己的班底全都搬过去啧啧啧,要是把手下一份报纸的人挖完了,自家报纸怎么办

所以这种事一旦出现,报馆的管理层没有不重视的。

不只是连翘明白这个道理,刘盈盈身为报馆的人其实更清楚,最近报馆内已经开始的暗流汹涌就是明证。

不过在这样复杂的环境当中,刘盈盈身边算是比较平静的。无他,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子。

哪怕是在现代,女性就职的稳定性也比男性强很多前提是没有因为结婚、生育这些事的影响。在古代,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

老板用女雇员的原因之一就是女雇员更好管理,对于职场的野心往往不大。这种性格成为顶梁柱很难,但是成为坚实的基础却是再合适不过的。这不是什么性别歧视,而是这个时候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说这个还不足以让刘盈盈身边格外平静,那么另一个理由则是老板不爱用女雇员的原因了。

女雇员往往成亲之后就和工作说再见了,这就意味着之前的培养都白费,得赶紧找一个能顶上的人。考虑到此时的女性都早婚,最迟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也成亲了,职业生涯实在短的可怜。

这么短的职业生涯,或许挖过去做不了多久就要走人了

总之,在这个人心思动的时节里,刘盈盈的身边倒是难得的安静。

张贵子是在下班路上才听到连翘解释这些,惊讶道“转到别的报馆去做这是为什么要知道好不容易做出局面来了,转到一个新的报馆,到时候做出什么样的,那可不好说。”

连翘不了解这个时候跳槽是怎么回事,但是她了解跳槽本身,所以解释道“有的人是为了成就感做事,这些人恐怕很难放弃大好局面。但是呢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要吃饭的。从旧的报馆跳到新的报馆,别的不说,各种酬劳和待遇肯定会上升一大截。再者说了,新报馆若是背景深厚财大气粗,未尝不是大展拳脚的地方,或许正是人家草创,这才有更多的机会呢”

新报馆想要挖角,如果不更加优厚的待遇,人家凭什么跟你走

张贵子似懂非懂,她是个挺聪明的姑娘,人特别爽朗豪气。不过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女孩子一样,于自己关联不大的事情基本都不会太了解。像连翘所说,对后世的人来说不过是常识而已。

不过也不要紧,紧接着生的事情将连翘所说的局面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她眼前。

新报馆确实动手了眼看着报馆就要落成了,再不动手,到时候怎么开报馆

面对新报馆的招兵买马,像嘉定第一报馆等几家报馆都是有自己的防备的。约谈几个顶梁柱,给重要的员工画大饼,集体提一些福利啥的。但是这种事根本防不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的人就是呆不住了,能怎么办

挺短的一段时间内,嘉定第一报馆就走了两个报纸副主编,好几个编辑,至于有经验的办事员,也就是助理那一类更是走了不少。想来副主编升主编,助理升编辑之类的应该有不少

面对各种花式诱惑,张贵子这个吃瓜群众看的是目瞪口呆。

年纪轻的,往往重视梦想这些,于是新报馆就谈情怀。年纪大一些的,往往有家有业,也不如年轻时候容易热血沸腾了,新报馆就会谈实际的。升职加薪,奖金翻倍,逢年过节各种福利,还怕不动心

看到这些她也不由担心道“这才多久,报馆该如何呢”

连翘本来正忙着手头上的,等到写完一回文字,吹干了墨放到一边,这才道“其实这件事并不难,走了的编辑可以就地提拔他们原来的助理,只要赶紧挽留这些编辑手下的作者就好了。不过这些作者很多本身都有正在登载的在报馆,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至于走了的办事员,这就更容易,做这个的要求可不高,凭嘉定第一报馆的牌子,不怕没人来。”

好的企业、公司、团队等等都是有自我供血机制的,有人走了之后一般都会有能顶上的。未必一开始就能有原来的做得好,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就像是成熟的团队,绝对不会因为一小撮人的去留而陷入动荡。

“更重要的是,到此为止了,新的那家报馆肯定和报馆达成了默契。”

一般来说挖角除了能强大自身之外,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削弱敌人。所以挖角这种事情,很多人都是做的乐此不疲的。

不过又仔细一想,一个比较好的行业环境里,会有那种随随便便就将人家整个挖空的事情存在吗或许有,但绝对是少数。

这是因为一时将对手整个挖空,一口气打倒对手固然省心省力又爽快。但是这往往是难以做到的,对手又不是死的,会随便敌人动刀子。若是一次没有弄死,等到真到了行业内竞争的时候,那时候的关系就是不死不休了

有些行业确实会存在残酷的行业竞争,第一没有占领市场份额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以上,他们都会饿着肚子亏钱继续挤压第二第三的生存空间。这么做当然是为了见到独占市场之后可以放肆赚钱的曙光。

但是这种经商理念的出现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报业,大家信奉的都是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当然,如果非常确定自家能将对手一棍子打死,那又不用说了,这个时候谁都不会手软。

譬如此时,已经有一些小报馆,只有一两份报纸的那种,整个都被挖走了。实际上不用这种方法的话,新报馆也很难在初建之时就建立起完整的报馆体系。有些报纸整个制作小组全部挖去了,就可以换汤不换药直接继续做呀

“相比起来,更困难的应该是找到足够多的、优秀的作者。”连翘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各种各样的供稿者,其中以作者为主,这些人并不少。可是他们大都是有主的,有合约在身,还得替某某报馆写多少字多少本书才能脱身。等到他们自由身了,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当然,换个马甲匿名写似乎也可以,反正古代又不是现代的那种实名制。但是这种事情除非不被现,一旦被现,这个作者就不要混了,这在行业里是大忌中的大忌

那么挖掘新人这当然可以,甚至说新人一抓一大把无论是纯粹的小白萌新。还是类似钱宝儿这种已经入行,有表短篇作品的。甚至有一些有过连载,只是连载成绩不太如意的。这些其实都是广义上的新人。

因为他们并没有和报馆签订契书,是完全的自由人之前的报馆在看到他们的能力之前是不会和他们签订契书的。因为契书不只是规定了这些作者要在报馆写多少字,也规定了报馆方面要给出的最低待遇等等。

但是这样的新人是有缺点的,要么就是空有天赋,却还没有打磨出来。要么就是经过打磨,有一点样子了。可是经过打磨之后还是没有获得先前报馆的认可,可想而知水平也就是那样。填补一些版面或许可以,但是难堪大用啊

新报馆想要撑起自家一片天,确实是难难难

张贵子被连翘的分析绕的都快糊涂了,但是中心思想还是提取到了。想了一会忽然笑了起来“这样啊,那最近有没有人找上门来,想要把你挖过去”

连翘奇怪的看了张贵子一眼“这怎么可能呢,对外谁知道我就是乔琏恐怕这些人就是想要找我,都没处下手。再者说了,宦海完了之后我就要去苏州,这恐怕是大家公认的事情”

而宦海的书约已经签在嘉定第一报馆了,报馆契约就是这样。有的时候签人,有的时候签书,后者是有一些名气的作者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以宦海的连载负担,恐怕很少有人会觉得作者乔琏还有时间写另外的东西,所以连翘料定对方连尝试都不会有。

不过世事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捉摸不透,第二日刘盈盈就特地叫住了她。

“你如今有没有时候写个短故事什么的,文字少一些也没关系。”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