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知青点(第1页)

历时两小时三十七分钟,程旭东带着江年等三人到达双成大队。

从田地到村口这段距离,江年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里的猴子,被两边的人围观,外加指指点点。

有年纪大的人问起程旭东,“东子,这就是分到咱们队上的知青?”

程旭东笑呵呵地回答,“是啊。”

问话的人看见程旭东居然有笑脸,心里奇怪。谁都知道接收知青是个麻烦事,意味着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多了几张嘴来分,更要精打细算。

尤其经过去年知青点闹出的那摊子事,不仅是大队干部们,连队员们都颇有微词。

本来干农活就烦,结果外乡人要来一起分口粮不说,还不安分点,作天作地的,把那点面子情分都作没了。

早晨程旭东出去接知青还垮着一张脸,没想到把人接回来后居然露出一张笑脸,这笑容真诚不掺假,切切实实自心底的。

队员们心里好奇,纷纷仔细打量着新来的三个知青。

这里面可是有两个女娃子啊。

大队长这是咋了?气过头失心疯了?

看上去又不像啊。

程旭东才没时间理会其他人的心思,他领着三个人一边往知青点走去,一边简单介绍着双成大队,“咱们这地方好啊,山清水秀的,土地肥沃,每亩的产量就是要比其他大队高上一截。”

初来乍到,这位大队长目前为止看上去不错,江年适度地捧哏,“也是大队长管理得好,大家精神头都十足。”

如果说刚才的路程上江年展现的实力让程旭东对她颇有好感,那么这会儿江年的会来事更让程旭东觉得这女娃子不错,“都是应该的。”

有了江年打头,冯晚跟着她一唱一和,把程旭东哄得眉开眼笑。

朱小平也不是愣头青,找了个适当的时机加入进来,一行四人说说笑笑到了知青点。

双成大队的知青点是队里一户人家的老房子,那家人的后辈里出了一个有本事的,自己进城后66续续把兄弟姐妹都弄进了城,最后把老爹老娘一起接过去。

于是房子就空置下来,队里一合计,扩建成了知青点。

程旭东说,“现在里面有七个知青,四男三女。最早来的快五年了。你们有啥不清楚的先问知青点的管理人,实在搞不定再来问我。”

言下之意就是尽可能别烦我。

江年三人连连保证,不是特别麻烦的事绝对不会劳烦大队长。

站在院门口,程旭东喊道,“宋长青,杨秀兰,你们出来一下。”

片刻后,院子里出来两个人,看样子就是默认的知青点管理人了。

程旭东指着江年他们三人,“这是新来的知青,你们帮着安置一下。对了,”他对江年说,“你们的口粮在大队那里,收拾好过来拿一下。这是预支给你们的,以后从工分里扣除。”

江年三人忙说,“行,谢谢大队长了。”

时日还短,程旭东不忙着对新来的知青下结论,不过嘛截止到目前,他对这三个新来的知青印象都不错,尤其是江年。

那把子力气,要是肯在农活上下功夫,绝对是个好苗子。

多余的话程旭东懒得提点了,来日方长,总能见人心。

叮嘱了三个人几句话后,程旭东跟两个知青点管理人打了招呼,就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宋长青招呼了朱小平往男知青住的房间里走,杨秀兰则带着江年和冯晚往女知青住的房间走,“虽然就一间房,但是一间堂屋改成的,面对面两张炕。”

“我睡的那张炕刚好有两个位置,你们来了就填满了。”

江年和冯晚跟在杨秀兰后面走进屋子,屋子里的一张短些的炕上坐着两个人,看见江年和冯晚进来也没吭声。

杨秀兰习以为常,她平时跟这两个人就没啥交流,“这是新来的江年和冯晚,以后大家好好相处。”又给江年和冯晚介绍了她们,“我是杨秀兰,这是闻冰,这是陈文静。”

闻冰没反应,陈文静倒是淡淡地笑了笑,没吭声。

江年向来就不是拿热脸贴那啥的个性,大家非亲非故,连熟人都算不上,别人怎么对她,她就怎么对别人。

冯晚更是无所谓,她已经跟着杨秀兰去整理床铺了。

杨秀兰跟过去帮忙,三个人麻利地把行李整理妥当。

江年问,“杨姐,大队在哪呢?我去把粮食拎回来。”

杨秀兰想了想,“我带你们去吧,顺便让你们认认路。”

江年答应了一声,和冯晚一起跟着杨秀兰出门。

至于身后是谁出的冷哼声,江年才懒得搭理。想学猪叫,学去呗。

到了大队,程旭东把两人的口粮拎出来,“今儿休整休整,明早就开始下地了啊。不懂的就张嘴,只要肯干不多事那就行。”

江年和冯晚道了谢,轻轻松松地拎起口袋往背上一放,跟着杨秀兰走回去。

她们露的这一手再一次震撼了队里的干部,“行啊,这力气。”

“老程,咱别是捡到宝了吧?”

“来的是女娃子我还揪心了一会儿,这下子不愁了。”

程旭东心里得意,面上不显,“急啥,是骡子是马还得下地才能见真章。”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