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页(第1页)

&ldo;师傅和我在蜀州也有朋友,要不要……&rdo;水墨摇摇头:&ldo;听东家说,&lso;天南铁掌&rso;韦莫在逸王府的高手面前都没法暗中递消息,恐怕不是易与之辈。若把江湖上的朋友牵扯进来,可能反而连累了人家。再说……&rdo;西棠点点头:&ldo;没有功夫在身的人反而不容易引起注意。&rdo;这里告一段落,纯尾立刻找到江自修,要求脱籍参加科举。&ldo;你想好了?&rdo;&ldo;嗯。&rdo;&ldo;为什么呢?&rdo;纯尾沉默一会儿,恨恨道:&ldo;不过是个王爷,如此仗势欺人。我若位极人臣,就不必怕他。&rdo;原来是为了丹青。江自修心中雪亮,不再犹豫:&ldo;好。你一向稳重,知道怎么办。&rdo;纯尾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求下来了,湿了眼眶:&ldo;东家和师傅,永远是东家和师傅。&rdo;回到故乡,亲族大多离散,父母早已去世。找到一个远房表叔,略施手段,便让人心甘情愿把自己认作过继的儿子,做保报名参加春试。走出国子监的大门,舒至纯吐出一口气。看不少同堂应试的人苦着脸出来,议论纷纷,心中颇觉诧异。他并不觉得考试有多难。一共三门:艺文、经义、策论。以他在书法上浸淫十余载的功力,艺文科简直易如反掌。各家古籍早已读熟,经义也不费功夫。只有策论比较陌生,临时借了江通大少爷的参考资料看了几个月,发现来来去去就是那一套,上了考场照葫芦画瓢即可‐‐没准我还真是块读书的料,舒至纯想。可是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不等放榜,收拾东西迅速南下入蜀。在路上,舒至纯已经把自己稍加改装。进了益郡城,雇辆车驶到南城枇杷巷里一家朴素的门户前,打发走车夫,上前拍门。一个青衣丫头打开门,愣了愣。&ldo;小红,是我。&rdo;闪身进去,把门合上,&ldo;洪娥姐姐在家么?&rdo;小丫头这才认出他,道:&ldo;这些天一直等你呢。快跟我来。&rdo;偏厅里,洪娥和舒至纯低声交谈。&ldo;听说王爷病了好些时候,八月底终于好了,奉天子敕令去蜀州北边视察秋收,差不多一个月了,还没回来。从下人那里得来的消息,王府的画师还在替王爷画画。&rdo;洪娥早已铅华洗尽,远离风尘,这次为了救丹青却不遗余力。舒至纯深知这些消息来之不易,站起来端端正正鞠一躬:&ldo;大恩不言谢,请姐姐受小弟一拜。&rdo;&ldo;什么谢不谢呢……毕竟是洪家最后一点骨血……&rdo;舒至纯想,这位洪娥姐姐精明至极,当初为了取得她的信任,可是费了不少周折。东家和师傅把有关丹青身世的所有细节都给自己交代了一遍,师傅还亲自动笔画了一幅丹青的肖像‐‐据洪娥后来说,和他死去的美丽的姐姐很有几分神似。&ldo;至纯,你就在这里住下吧,只说是我弟弟。明天就上&lso;华宝斋&rso;当伙计去。&rdo;&ldo;还是不了,姐姐高义,可是总不能连累了夏老板。&rdo;&ldo;华宝斋&rdo;老板夏寒山倾心洪娥多年,肯冒险出力已是十分难得,不必再把人拉进来。&ldo;我们自有办法,姐姐放心。&rdo;洪娥不再说什么,半晌轻轻道:&ldo;还以为能见他一面,谁知……这样也好,免得节外生枝。有一件事,本想当面告诉他,便请你转达罢。好些年前‐‐差不多八九年了,有人曾经找到我打听他们一家的下落,说是他的舅舅。当时我并不知道他还活着,所以……&rdo;承安在广渠边驻足。说是渠,其实规模足比得上一条小河,雨季蓄水,旱季浇灌。蜀州本自富饶,有了这两条水渠,粮食将大大增收。恐怕不出五年,这里就会成为一个新的天下粮仓。刚到的时候,很是为这人力创造的奇迹激动了一阵子。想到眼前锦绣江山终有一日尽在掌握,饶是他历来自持,也不禁热血沸腾。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多月,接见地方官员,慰问修渠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水渠实际使用情况,顺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当日见到九阳先生李旭,又黑又瘦,挽着衣袖裤腿,和修渠的工人没什么两样,不禁失笑。随即一丝歉疚泛上心头。这个工程本是李旭的主意,由于逸王府从不插手地方军政,只好在印宿怀的默许下,让他改头换面参与修渠事务。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