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节(第1页)

他们所思所想,以稳妥为上。

稳一点没有坏事,沈玉耀赞同这种想法。

若是国家步子走得太大,很容易就会出大事,朝廷任何一件错误决定带来的代价,都不是他们任何一个人能负担得起的。

皇帝也负担不起,沈玉耀明显能看到皇帝被人这么一劝,迟疑了。

看来海运的事情,皇帝没有跟任何一个高官私下讨论过,还是已经说过了,就是谁也没同意?

沈玉耀猜不出真相,不过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皇帝一迟疑了,蔡有志就急了。

户部好不容易要看见钱了,此刻后退,那造船的事被压下去,海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被提到明面上了!

他知道自己不是混官场的料,在坐上尚书之位后,他就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被拉下来,蔡有志不怕丢位子,甚至不怕丢脑袋,他只想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成全他心中的为官之道。

因此他突然站出来,同皇帝说:“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蔡尚书,百官此刻正在讨论西北互市之事,若是你所奏之事与此无关,可再等等。”

秦国相开口制止蔡有志,在他口中,海运几乎完全消失了,只剩下西北互市了。

沈玉耀为这波秦国相与兵部吏部尚书打的配合惊叹,这就是官场老狐狸,不动声色就将话题完全给带歪了。

直接控制了皇帝的想法。

蔡有志心知,此刻他退下,那造船一事就会彻底被搁置,他看了眼工部尚书,那小老头精神抖擞的站在一旁,眼睛锃亮,但就是不站出来说话。

好像造船和工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沈玉耀正好看见蔡有志瞟向工部尚书的眼神,明白蔡有志想拉盟友。

朝廷六部,吏、礼、兵、刑、户、工,其中就属工部离权力中心最远,但是又最富,因为各地都有建筑工程,水利事关民生根本,户部敢卡兵部吏部的钱,也不敢卡工部的钱,到时候哪个工程出了差错,就是无数人命。

所以工部尚书完全不急,他不想掺和此事,因为造船与否,对他影响不大。

再加上左州大水,冲垮了左州不少堤坝,之前的工部尚书被问责,跟着杜高俊一块到地底下当难兄难弟了,新上来的尚书,不敢主动揽事。

这位工部尚书比于数那个吏部尚书还懂什么叫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呢。

所以沈玉耀认为,蔡有志这个盟友没选好,对方并不想跟他一起出头。

蔡有志为人耿直,但能走到今天,并不是全靠他的耿直,他不是什么都看不出来,只是有时候不愿意遵守规则。

一看工部尚书那一言不发的模样,蔡有志就知道,他不会出头。

但若只有他开口,未免太过形单影只,一人对上吏兵两部,还有个对他不满的秦国相,皇帝的态度又模棱两可,想要成事太难了。

那他还能拉上谁呢?

沈玉耀也在思考,蔡有志能拉谁下水,她正冥思苦想呢,就对上了蔡有志炯炯有神的目光。

惊!不是吧!

沈玉耀瞪大眼睛,一口凉气还没倒吸,就听到蔡有志铿锵有力的喊道:“陛下!臣要说的便是西北互市!玉阳公主进献琉璃配方,可将琉璃造价降低许多,技艺娴熟的匠人,一人一天可出两件精美的琉璃器物。琉璃价贵,兼之还有颇受西北小国贵族追捧的瓷器与茶叶,此三物,必定能为我大庄充盈国库,只要此事成了,那别说一艘大船,便是十艘百艘又有何难?公主曾于游记上看到,海外有数不尽的金山银山,若我大庄有船,尽可去拉,一艘船,就能拉回价值百艘船的宝物,就算如前朝一般,出海两艘船均了无音讯,那也可大赚!”

数不尽的金山银山,一艘船拉回来价值百艘船的宝物!

脑海中这些话全都脑补成画面,群臣不禁都激动了。

蔡有志为人实诚,就算是他的政敌,也必须承认此事,所以他说的话必定不假!

“公主,此事当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