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章 秋收(第1页)

“老叔——”秋月看着呆的老叔,她连忙着急大喊起来,“你咋地了?”

“啊……”秋月老叔从回忆里缓了过来,“俺没事儿,你别担心!”

“老叔,你打算咋办啊?”秋月此刻愁眉不展,一脸的无奈,她也痛恨李小红,可是为了她老妹儿还有奶奶,必须得让李小红迷途知返,心思回到这个家里来。

“俺也不知道该咋办了?”李宝库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一时间,他也没了主意,虽然他这口气实在是难咽,可是冷静过后,他还是想要这个家,秋月说的没错,这个家不能散!

“老叔……”秋月为难的开口,“要不你看着点我老婶,让他们没有见面的机会,时间长了兴许他们就会散了。”

“现在也没别的招儿啊,你说的对,我们这个家不能散!不行俺就按着你说法子!”李宝库咽了一口唾沫,“这事儿,你……你替老叔保守秘密行吗?”

“啊,老叔你放心,我不会和任何人说的!”秋月连忙拍着胸口保证。

……

秋天终于来了,风里都沁着秋的味道,各种瓜果成熟的香甜味儿,也在空中弥漫着。

天空已经是湛蓝色的天空,阳光也是秋天明媚的阳光。

秋收如期进行着,今年的水稻和苞米成熟的格外早,还没有到八月节,庄稼就变得金灿灿的,水稻金黄色的颗粒压弯了稻杆,苞米金灿灿的棒子挂在苞米秆子上,

月牙镇四处,都洋溢着一片丰收的景象。

王红结婚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就等着秋收结束,便准备举办婚礼。前些日子她和梁小国抽时间,开始置办结婚所需要的东西。

梁小国父母也待王红不薄,按照当地彩礼的价钱给的王红,并没有因为她怀孕了,从而为难她!

王红对此十分满意,王婶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李宝库自从现李小红的丑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手段,他无论去哪里,都会拉着李小红一起去,李小红若是想自己出去,他也会要求一起跟着,李宝库这样的做法,让李小红很是窝火,却又没办法!

李小红每日都沉浸在,想念二赖子中度过,可李宝库却不给她任何想念的机会,不是让她做家里的事儿,便是让她上地干活,她回来后,还得搭把手哄着女儿,偶尔还得帮助母亲做饭。

李宝库坚信,只要李小红忙了起来,就没那个心思想一些没用的,她目前又和二赖子见不到面,时间久了,心也自然就回来了。

秋月今天和母亲去稻地里割水稻,

她们用镰刀先把水稻割下来,再捆成均匀的小捆,堆在稻田地里,等割完所有的水稻后,再由父亲赶着牛车,拉到村里临时搭建的场院里,场院就是每家每户堆水稻的地方,有的七八家,有的十几家围成一个场院。

每家按照自己家地盘堆水稻,由村里集中找脱粒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晾干的水稻脱了杆,只留下金灿灿的稻粒装进麻袋里,然后每家拉回自己的家里,便于保存。

每家每户留下一年的口粮后,其余的就会送到粮库变卖,这便是秋收后,农民剩下的全部收入。

由于当时粮食还不是很充裕,所以每家的水稻基本全买了,只留下苞米作为口粮。

农民一定赶在下霜前,把水稻收割完成,否则水稻的稻粒被霜打了,稻粒会很潮湿,从而不利于保存,整不好都捂了,这一年不仅白干了,还得搭钱!

这一年一度的秋收,简直让农民扒了一层皮,虽然现在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家却累的汗水,滴答滴答的往下流,浑身的骨头都会累脱节,直不起来腰。

农民是看天老爷吃饭,天老爷的心情,决定了一年的收成!春天怕旱了,就盼望着雨水充沛,所以便会有春雨贵如油一说,秋天又怕涝了,所以在东北,最怕的便是水稻扬花的时候涨水,而且秋季雨水过多,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秋月一家人忙乎了一个星期,总算收割完了水稻,这期间,妹妹秋玲都带上白色的线手套,跟着家里收割水稻。

由此可见,春耕和秋种是多么的忙碌!

秋月家的水稻堆在了场院,等着水稻完全干透后,就可以打稻子,今年的水稻就算是完事了。

他们一家人收完水稻,就得去苞米地里面,开始掰苞米,要把金灿灿的苞米棒子全部掰下来,然后运回家堆在院子里,由人工把所有苞米棒子上的叶子扒下来,最后,再由人工把苞米粒搓下来,装进麻袋里。

这几年,有了人工苞米脱粒的机器,但是这个机器度太慢了。

所以秋月父母,一个往机器里续苞米棒子,一个人手动摇着机器,秋月和妹妹、弟弟还是手工搓着苞米粒,搓苞米会有个苞米起子,把硬邦邦的苞米棒子抠出第一排,这样能苞米就能好搓一些。

搓好的苞米,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晾上几天,等苞米完全干透后,便装进麻袋里。

还有最后一项工作,就是要把苞米地里的苞米秆子割折,然后捆成一捆一捆的,晾干了,拿回家当柴和烧火。

水稻脱了粒的稻草,也要把稻草带回家留着烧炕,这些苞米秆子和稻草,便是每家每户,近一年取暖、做饭的柴和。

每家秋收完成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有些人家手脚麻利,便会完成的快一些,有些人家干活磨蹭一点,便会慢一些!具体完成的时间,都不会相差太多。

如果哪家完成的快,便会帮助那些完成慢的人家,这便是农村的乡里乡亲,互相帮衬着,虽然平时大家会有一些矛盾,会有很多摩擦,但是到了春耕秋收的日子,大家都是互相帮衬着,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个月后——

到了白露时节。

大家地里的活都干完了,家家户户又开始忙乎着,收菜地里的菜,白菜留下一部分放在菜窖里,留着这个冬天吃,还有一部分进入大缸里,腌成美味儿的酸菜!像黄瓜、芥菜缨子、大萝卜这些菜,早就已经放在坛子里腌好,这便是东北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咸菜,也是这个冬天的家常菜。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东北人最盼望的“猫冬”时候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没什么活了,每天都是走东家串西家,然后回家研究吃喝的日子。

吃饭的次数,也由过去的每天三顿饭,变成了每天两顿饭。

富裕的人家,还会趁着下雪前,把家里不下蛋的鸡鸭鹅宰上几只,冻在大缸里。留着今后家里来个且,或者过年时候吃。

秋月家,今年秋收又是全村第一,之后便是秋月老叔家,最后全村每家每户,都慢慢都完成了秋收。

从水稻粒装进麻袋,放在仓房里,苞米进了苞米楼子,从这天起——

农村猫冬日子,正式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