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节(第1页)

对于这种来钱快,几乎等同于坐地起价的兼职工作我向来是来者不拒的。

那个同事姐姐给我了一个微信号让我加。

那个微信号就是付金波的。他的微信头像是和一个小女孩儿的自拍,点开头像那一刻我就立刻认出他来了。

下班前看见他发过来的一条信息,问我千字多少价格。第一次合作,我不可能报太高,但也不可能报个白菜价,那等于是自贱。我回千字130RMB。

他说我给你双倍,但是要快,两天。

拿到文件我才暗暗叫苦,他出的这个价格的确不低,但是文件太难了,太多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刚入门的新手一个头两个大,差点半夜猝死在电脑前。

熬了两个夜,我战战兢兢把文件发过去,为了防止龙颜大怒,主动要求把千字译价降低到200RMB。

他没扣我钱,发信息说要请我吃饭谈谈以后合作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等下还有一章啊,今天双更,不过应该在晚上8点左右

☆、重逢

吃饭那晚付金波送了我一本有关建筑术语英汉互译的词典,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后来也经常联系给我一些需要翻译的文件什么的,值得一提的是,开价极其慷慨,一副有钱人你宰不死我的样子。

我们渐渐熟悉起来后有天付金波告诉我:“你知道我为什么记得你吗?我去过你们公司一次。找XXX,她那时候坐你旁边。你对着电脑飞快地打字,敲键盘的声音太大了。”

我想了想:“那天下雪,初雪。”

他似乎很惊讶:“你记得?可是我记得你一直没有抬头。”

我笑:“当时我太忙了,简直晕头转向,有好多事情要忙。本来忘记了,你一说我现在想起来了。”

他意外之余也笑道:“你当时对着电脑一刻不停地打字,我看了你一眼,可是你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边打字一遍对着电脑屏幕微笑,看起来怪吓人的。”

关于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是我的习惯性毛病。陈圭以前跟我说过,说我有时自己坐着就会莫名其妙露出笑容,还有我公司里带的那个小徒弟也跟我提过。

我觉得这种状态真得改一改,瘆人不说,真会让人当成傻叉。

以上,是我在离开陈圭的七年里的种种,不全,我只记得这么多。

然后就回到故事开头,我在世贸广场遇见了陈圭和他女朋友,惊慌之余,我的手机屏幕摔碎了。第二天我妈说他们来看了我爸。

就像我曾说过那样,现在的我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陈圭学成归来,找了一个可以和他比肩的女友,这就是事实。那么我也愿意像之前说的那样,在心底真心祝福他。

在过去七年中,陈圭成就了我某部分的信仰,这很够了。

我们搬迁到A市后的第一个春节,也就是陈圭回来后的头个春节。正月里我妈让我买点儿补品去陈阿姨那里拜年。

看来这么多年,我和陈圭的事儿终于也在她和陈妈妈心底淡去了。

我始终有些犹豫,不管怎么说我是当事人,祝福归祝福,见面难免尴尬。

不去显得有些此地无银,去的话怕遇上陈圭。扭扭捏捏不肯出门,我妈凉凉一句话道破天机,陈圭去他爸家过年了,不在陈阿姨那。

我们小区离陈阿姨那里不远,我懒得开车,坐了一班城市公交到她公寓下,从楼下超市买了几箱补品拎上去。

陈妈妈把我的年货接过去,笑得十分和气让我随便找地方坐。

我一看客厅没人,看来陈圭和陈灏的确都去陈叔叔那过年了。陈阿姨这是19楼,这套小公寓是她离婚前就买好的,属于她名下财产。陈妈妈和陈爸爸离婚后的财产怎么分配的我不知道,但是她显然没有从陈家带走很多东西。

陈妈妈现在不轻请清洁工,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平时就自己打扫。

公寓装修风格十分北欧,电视柜和餐桌的桌旗上各摆着一瓶满天星,厨房的窗台上也有几盆紫丽丸。带着陈灏一个小孩子住这,整个客厅兼卧室里的杂物居然都收纳得井井有条。不像我们家,走到哪都是堆到哪的杂物。

陈妈妈打开电视,给我盛了一碗红枣,我看着电视噗噗地吃起来。吃了一半,有人敲门。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