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禾桶和掠子(第1页)

“傻孩子!”淳于氏伸手摇了摇太史慈的脑袋,给他晃精神了点之后才心疼的说道“明天你不要跟我去了,在家你也有事情做,我割麦,你在家脱粒,梿耞就放在房后,你的活也很重,听见了没?”

“哦,听见了。”太史慈迷迷糊糊的答应下来。

吃过饭,太史慈连洗漱都没有就跑到床上昏睡过去,淳于氏一脸心疼,却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没有男人的家庭,作为孩子也要多承担一份责任。

第二天早上醒来,天已经大亮,淳于氏早就进田里干活去了,太史慈把早饭吃了,开始在院子里干活,先把四处乱跑的鸡关起来,免得出来偷吃,随后将麦秆一层层铺在地上,房后那杆梿耞是成年人用的,比太史慈整个身高都高很多,用起来相当不方便。

打了许久才打了一点,而且总有遗漏,太史慈满头大汗的停了下来,凭自己和母亲的力气,就算累死也不一定能干完,而不干完就有饿肚子的风险,这可怎么办?

太史慈突然一拍脑门自语道“我真蠢,我是穿越者啊,怎么才2个月就真把自己当古人了?居然把前世的事情都给忘了!”

太史慈终于运转起自己的大脑,思索用什么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身为历史爱好者,资深宅男,还真就让他给想出来了。

太史慈回到屋内,翻出一个方桶出来,还有一张草席,又折断几根木棒捆成一个小梯子的样式,随后将草席装进木桶遮住三面的开口留出一面,再将梯子斜着伸进去,脚搭在留出的口那面,一个南方脱粒的工具“禾桶”就做好了,方桶用来装打下的麦粒,草席防止麦粒飞溅,而小梯子则是用来增加脱粒的效率。

禾桶是明朝时候南方人的明,由于南方收稻谷时多雨,稻田比较湿,不能将割下来的水稻及时运到晒场,农民就将禾桶拉入水田内,一边收割一边打禾脱谷。

双手拿起一把麦子用力打在梯子上,在力量的互相作用下麦粒被一一震了下来,再不断的旋转麦子方向,一粒粒麦粒就落进了桶中,太史慈打了几把,觉比用梿耞效率更高,而且脱的更干净,不禁喜上眉梢,卖力的工作起来。

就这样,脱粒的麦秆堆在一边,一条条麻袋将麦粒装好,等到天色将晚,一亩地的麦子已经脱了大半,等到淳于氏背着麦子回来的时候惊讶的现,没脱粒的麦子只剩一点点了。

淳于氏放下麦子走到禾桶前问道“我儿,这是什么?”

太史慈说道“阿母,这是我明的脱粒工具,比梿耞好用的多,等明天我们带着它去田里,一边割麦子一边就地脱粒,省的再把麦秆背回来,你说好不好?”

淳于氏试了一下,现果然又快又好,不禁摸了摸太史慈的头笑着说道“好,好,我儿有出息了,这般好用的器物都可以做出来。”

“阿母,还有好东西呢,我还没来得及做出来,一会等我做出来了带到田里割麦更厉害哩!”

淳于氏笑得牙不见眼,宠溺的说道“好好好,我儿是天上的文曲星,不过现在请文曲星跟为娘去田里把麦子背回来好不好?”一句话就把太史慈的心绪从明创造转移回了现实中。

“好吧。”随后两人来来回回数次,在天黑之前终于把今天淳于氏割的将近一亩麦子背了回来。

二人吃过晚饭歇了一会,淳于氏听从太史慈的建议开始磨一把直柄砍柴刀,而太史慈则在一边忙着改造一个大簸箕,在开口处连上一根细长带拐弯的木杆,伸出来的木杆大约2尺,与簸萁口呈大约9o度的夹角,在木杆尖端横着固定一根木棍做为把手,在簸萁口的中间和后沿中间连上一根长绳子,中间还要安装一个木把手,等淳于氏磨好柴刀固定在开口处,如此掠子就做成了。

掠子是宋代明的,使用者不用弯腰,手把带动绳子,以便甩起来后掌握掠子的运动方向和力度大小,效率是镰刀的5-1o倍,在没有机械化农具的时代堪称神器。

“阿母,左手把着木杆把手,刀口在下,右手拽着绳子用力甩过去,然后把手再一转割下的麦子就进了簸箕,再一转就倒出去了,需要一点技巧,多练练就会了。”在篝火的映照下,太史慈拿着掠子,像小大人一样教着淳于氏用法,虽然只是在网上看过资料,但这些农具的原理都很浅显,只要是初高中学明白物理的人都能一眼看出原理,复刻出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作为一位资深宅男,看穿越小说顺便查查资料本就是应有之意。

就着篝火,看着太史慈认真的模样,淳于氏一脸满足,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

“好了,现在已经太晚了,先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看天色已经很晚,淳于氏直接打断了太史慈的讲解,不由分说的开始扑灭火堆。

“好吧。”太史慈无奈,顺从的放下掠子,跟母亲回去里屋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熟睡的太史慈被母亲叫醒,哈气连天的吃完早饭,便合力提着禾桶和掠子,又装了几条麻袋向自家的地赶去。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走出村庄,一副田园牧歌的景象,好似前几天的血腥搏杀早已被人忘记,栅栏下面黑色的点点血迹述说着当日的惨烈,可根本没有观众愿意聆听。

“咦?妹子,你拿的是什么?”走了没多久,就有熟悉的邻居好奇的问了起来,太史慈看了一眼,是一位比淳于氏大几岁的妇人,也往田里走着,太史慈记得是隔壁一户邻居家的媳妇。

“这个呀,是我儿明出来的农具,说是能收粮收的更快更省力。”淳于氏自豪的说着,好像要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个出息儿子。

那妇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哎呦喂!不得了,你家娃不光读书厉害居然还会明东西,太了不起了!不会真是文曲星转世吧?”

“阿姐说笑了,就是聪明点而已。”淳于氏一脸笑容,嘴上却还是要谦虚一番。

喜欢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请大家收藏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