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 第二十六回(第1页)

每天中午跟下午上两个小时课,上午语文,下午算数,布置的作业没有三四个小时写不完,而且不是背诵就是抄写,都是些没办法抄袭的干货。愁得两娃娃长嘘短叹,小脸皱成个圪出出。逃避是不现实的,无处可逃啊。惩戒的办法也是脑洞大开,花样百出,有只能看不能吃的好吃的,有背对背罚站罚背,有帮扶助推不力打手心,有互打屁股不力亲自打。男人迅瓦解了两人的攻守同盟,两个不听话的皮猴子摇身一变成了勤奋好学的三好学生,乖乖地上课听讲,乖乖地完成作业,乖乖地接受惩罚,渐渐演变成互帮互促二人组,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岔口的生活平淡无奇,婆姨精心打理着两人的小窝,刘义理所当然做起了甩手掌柜,只一门心思干生活挣工分“支书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推托,丈人家有什么难事,也是能帮则帮。”他感兴趣的如今只有两件事情“一是念书,什么书都念,没什么太多讲究,反正如今自个儿就是个本本分分的庄户人。二是去农场找姐夫拉话,姐夫就是本百科全书,什么都会,什么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沐生跟王凌到了农场以后,男人开课了。刘义每天晚上都去听课,晚上几个人关在屋子里,拉上棉窗帘,先听留声机的唱片,主要是英文广播剧,跟老上海歌曲,西洋经典音乐。男人专门录制了一些英文童话故事,做为教材,每天重复播放半小时,一月一录一换。晚上教的主要还是数学,由浅入深,一步步往深了教,一开始教的东西,刘义学起来很轻松,早早就回去了。一年以后,三个人就同步了,刘义开始把作业带回家,第二天白天空闲的时候做出来,晚上带去叫姐夫批改。男人给他列了个阅读清单跟作业,叫他回去慢慢念书,慢慢做题,不着急。休假的时候,两家人回城看老人,娃娃们自由玩耍一天,大人们忙碌一天。男人带着刘义干些担水、劈柴、打炭、买粮的体力活,顺便拉拉念书的心得跟疑惑。女人领着义子婆姨做点儿好吃的,把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这样的日子,虽说没什么动人心弦的事情生,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生活,女人就觉得挺满足的“平安是福,平静是喜。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能有这份难得的平静,没人来惊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人只要没太多指望,少了那些该有的不该有的想法,就少了许多纷争跟烦恼,生活反而变得纯粹起来。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跟兴趣过日子,出门干公家想叫你干的事情,关起门干自个儿想干的事情。只要没人揭,只要没人上纲上线,一切都在沉默中循着既定的轨道前行,互不相干。”

这天晚上男人跟大家伙儿讲的故事是皇帝的新装。刚讲完,两个娃娃就吵成了一团。王凌急不可耐地说“爸,你讲的这个故事是瞎说的吧。皇帝根本没穿衣裳,这不明摆着吗,谁都能看出来。那两个骗子肯定没有好下场,哪能把银子卷包跑路了。”沐生一脸自信地说“姐夫,这个故事讲得是不太真实。皇帝没穿衣裳,他不冷吗,冷飕飕的,能感觉不到吗。再说,他穿没穿衣裳,自个儿感觉不是很明显吗,他干嘛要自己骗自己。”

男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他觉得应该把这个话题深入一下“你们俩能提出问题,这是个好事情。我跟你俩好好讲讲这个事情,听不懂不要紧,记下就行,咱明儿个再讨论。往后有甚事弄不明白、搞不清楚就说,咱一搭慢慢拉。人长大了,活得久了,会变得跟油瓮里的西瓜一样,又油又滑。我过去跟你们讲过一个故事,叫孔融让梨,还记得吗。”沐生说“姐夫,我记得,就是说古时候有个大才子,四岁就很乖巧,很懂事,挑梨的时候,挑个小的,把大的留给哥哥。”男人说“你俩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吗。”王凌说“真实啊,我要先挑,也先挑个小的,把大的让给小舅。”男人说“沐生,你说,凌子让梨,你咋办。”沐生说“我不会要,也会挑小的,把大的让给凌子吃。”男人说“你看,你俩兄友弟恭,让来让去,那这梨还咋分。”两娃娃面面相觑,不晓得咋办。男人说“这个故事就是古人瞎编的。先你俩看,古时候家里长幼有序,分东西,一般来说,哥哥先挑,轮不上孔融先挑,更谈不上让梨一说。其次孔融让梨的理由不成立,饭量大多吃,饭量小少吃,这个理儿本身就不对劲。对于稀缺好吃的零食来讲,不存在饭量大小的问题,只要好吃,大人小孩都能把一整个梨一口气吃完。在父慈子孝的年代,如果是普通的穷人家,好吃的往往留给小孩子,因为小孩子活得真实,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想法。小时候父慈,长大后子孝,这才是父慈子孝的本意。若要好,大让小,这是俗语,也是真话。再说孔融是谁,是孔子的后人,连兄友弟恭的本意是什么也不晓得吗。正确的做法是哥哥先挑,他后挑,把选择权交给哥哥。说句诛心不好听的话,孔融让梨,用心险恶,已经置哥哥们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孔融四岁让梨,这充分说明他太早熟了,已经圆滑、世故、油腻了,活得就象个小大人,不象个小孩子了。大人往往活得不真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大人喜欢上一件不可能得不到的东西,一个大人心里认为最好的东西,比如说天上的月亮。现实生活中,这个成人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他往往会刻意淡忘这种喜欢,不会承认自己喜欢这个东西,甚至当这个东西消失时,他还会庆幸自己幸好已经淡忘这个东西,不喜欢这件东西了。如果这件东西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大概率也是无动于衷,心如止水,避之不及。这就是人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一套,说一套,做一套。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言行是逐渐从众的,趋同的,逐渐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失去特立独行的勇气,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失去真实的现象,自有其合理性。本质上来讲,人们认知的世界本来就是一种意识投影,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人的思维中,只愿意相信那些想相信的东西,不符合自我需求的东西,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斥。有句话说,谎言说上一万遍,那就是真理。如果身边的所有人都这么说,你大概率也会相信这件事情的合理性,而不会费脑子去思考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合理。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种心理决定人越活越不真实。皇帝的新装为什么是世界名着,因为这就是世界的真相。在小孩子的眼里,世界是新奇的,也是未受干扰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是自我真实的感受,纯净清澈。成年人的世界就复杂多了,站在大街两旁看热闹的群众,也许有人真的看到了皇帝穿着新装。也许有人没看到,但他告诉自己,既然别人看到了,那我也一定要看到,不能看不到,最后他也真的欣喜若狂地看到了。也许有人没看到,也相信别人也没看到,但既然别人说看到了,那我也跟着说看到了就好。也许有人没看到,也坚信人们都没看到,只是因为议论的对象是皇帝,他不愿意去说有没有看到这件事情,他相信皇帝不喜欢人们说没看到,他相信自己承受不了说真话的后果。

这就是人云亦云,这就是趋利避害,这就是人之常情,这就是人心人性。人们被现实压弯了脊梁,压垮了思考,已经不敢去想,去说,去做。大人物叫我们想什么,我们就想什么,大人物叫我们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大人物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至于谁是大人物,这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大人物,决定个人生死荣辱的大人物。大人物说的对不对,做的对不对,那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大人物,重要的仅仅是趋利避害。

活的不真实,也就活不明白。活不明白,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可言。人们仅仅是活着,为了活着。人活着,要想得到幸福,就需要活得通透,活得明白,活得真实。人可以趋利避害,可以人云亦云,可不能连皇帝有没有穿衣裳这件事情都没弄明白,那就太悲催了。你可以不说,但你得明白。”

两娃娃听得稀里糊涂的,都不晓得男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只有男人自己知道,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说这么多。

两小娃习惯了男人的莫名其妙,习惯了男人的精心管教,许多影响终身的习惯开始养成,无疑为长大之后的不凡成就打下了扎实的根脚。习惯了这种不近人情、近乎严苛的管教,两娃娃其实一天也在家呆不了多长时间,出门放飞自个儿天性跟小娃娃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多。偶尓高兴过头忘掉了时间,没完成作业,男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没现。

男人没事的时候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叫公鸡与母鸡,晚上念给婆姨娃娃听“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花公鸡在院子里踱着六亲不认,不可一世的步子,气宇轩昂,花枝招展。一只灰头土脸的母鸡凑上前来,哥,你是世界上最英武不凡的鸡,我爱死你了。公鸡理都不理灰不溜秋、毫不起眼的母鸡,自顾自在院子里炫耀他的美,找美味的虫子下啄。母鸡跟在公鸡后面,毫不气馁,不急不躁地跟在公鸡的后面。一天天过去,公鸡习惯了母鸡的存在,兴之所致,就跟跟屁虫一样的母鸡欢好一番,舒展舒展自己的翅膀,释放释放自己的欲望,展示展示自己的威风。公鸡一天天在院子里踱步,他奇怪为什么母鸡不再时时刻刻跟在自己的后面了,只是隔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继续跟在公鸡后面唠叨。腊月到了,公鸡被宰杀上了桌子,母鸡还在院子里寻找她心中的英雄,可英雄已经再也回不来了。第二年夏天,又有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公鸡出现在院子里,母鸡照样觍着脸凑上去说,哥,你是世界上最英武不凡的鸡,我爱死你了。”女人说“瞎写什么,烧了烧了。”沐生说“姐夫,你写的是啥,我咋听不懂。”王凌说“爸,这只公鸡是只傻子鸡,这只母鸡是只流氓鸡,我都不喜欢。”男人很无语,第二天一起床,还是听婆姨的话,把稿子扔进灶火烧了。

几年下来,两个小家伙就开始自自觉地看书思考,男人也就彻底放手了。他只是往回买各式二样适合小娃娃的读物、画册,不辞劳苦,带两人去上海过年“一举两得,既回了老家,让爷爷奶奶见见孙子,也叫两个小娃娃开开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今亦然。”

男人在两娃娃大些后,不再教两人什么书本上的东西,就是在每天晚上,偷偷地给两娃念英文故事。王凌小的时候,临睡前男人也念,那时候他并不刻意解释什么,只是当做自个儿的娱乐活动,如今只不过是加了中文翻译,一个故事讲两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作用是无比强大的,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不是一个养成体系,可无疑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效果是非常显着的。两个小娃娃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为念书犯过愁,什么时候都是游刃有余。也许这可能是无法复制的,两个小娃娃的天赋无疑也是不错的。

两兄弟的故事,男人每月添油加醋讲一遍,轮流叫两娃娃写故事跟心得。一年之内,这篇作文从二百字加到一千二百字。写完这篇作文,男人再不布置作文,而是叫两娃娃坚持每天写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写多少写多少,不强求。

学校恢复上课以后,小两口跟老两口商量,还是把两娃娃放在了农场,白天上子弟学校,晚上男人辅导布置作业,第二天白天在校完成。这段时间,两个娃娃迷上了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古今中外,只要能找到的都看。晚上睡觉前,男人隔三差五也凭记忆讲一些,女人听着也很感动“海的女儿,青蛙王子,都太感人了。”这些故事连大人的情绪也会被调动,她不由自主就流下眼泪来。

农场里有工坊,偶尓男人也会带两个娃娃去工坊做些手工,给他们俩讲轮子如何一步步改变世界。他讲机械的力量跟美妙,化学的神奇与意义,拿着地图讲历史跟地理跟普通人生活的关联。比如丝绸之路,比如大航海,比如镇北。两娃娃好奇心很强,求知欲很浓。在城里头的时候,女人讲诗词歌赋,强子讲战争故事,两娃娃听起来也是津津有味。两人就象两块海绵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着各式二样的水分,品味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体悟各种故事里,聚散离合的人生,爱恨悲欢的情感。两人在城乡之间穿梭,体会着人生百态,世间冷暖。跟同时代的娃娃们相比,他们俩还算幸运,没挨过什么饿,没受过什么罪。两人对人生的理解并不肤浅,这主要得益于那一个个故事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些故事不仅仅会带来欢乐,也带来了思考。两个娃娃不知不觉中,就开始独立思考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思考一切不明白的东西,思考一切不清楚的答案,他们俩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十万个为什么。

喜欢风往北吹请大家收藏风往北吹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西幻:和红龙开始的异世界之旅

西幻:和红龙开始的异世界之旅

简介关于西幻和红龙开始的异世界之旅原滋原味的西方幻想,激情四射的异界探险一次穿越,让屌丝宅男成为了异世界的战力天花板,整座大6都笼罩在了他的阴影下。龙女,人马,女妖,精灵,矮人,魅魔,骷髅兵我韦赛利昂立志要攻略所有魔物娘!男人处死这个禽兽!世界决不能有这样的祸害!女人韦赛利昂大人!我要贴贴!...

重来1976

重来1976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重来1976...

庶妃难求,残疾王爷搞不定

庶妃难求,残疾王爷搞不定

简介关于庶妃难求,残疾王爷搞不定奇闻将门之女因无法容忍自己巨丑无比,随腰带挂脖一命呜呼。众人还没有开始庆祝又活了。诈尸?重生而来的沈流苏可不惯着这群罪魁祸,原地小刀剌眼睛也让他们尝尝生死不能的滋味。欺她辱她的,加倍奉还。害她负她的,虽强但诛。从此以后暴躁上线!盛世风华倾天下,谁要不服打趴下!说我嚣张?说我万恶?还要把我嫁给那个半死不活的病痨子王爷?行。那本小姐直接原地送他上西天。某王爷王妃当真想守寡?...

温水煮相公

温水煮相公

穿越重生温水煮相公作者不爱钱只爱财完结文案胭脂没有穿越前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活下去ampampampampampamp胭脂穿越后的人生目标活下去,做个有钱的小寡妇!贤王爷在没有遇到胭脂之前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活下去ampampampampampamp贤王爷在遇到胭脂后的人生目标活下去,赖着娘子吃一辈子软饭!**═══**═══**这是一个用智...

七零军嫂奋斗生活

七零军嫂奋斗生活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