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章 第五回(第1页)

立川经常来找信子跟海子去看电影,香港只要上新片,三个人就会相跟上去看。三个人最喜欢看的是卓别林电影,每次看完都要唠叨个没完没了。今天,三人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三人手拉手走到座位上,并排在电影院里看着片子,手里捧着大桶的爆米花跟大杯的可乐,边吃边看着。故事不复杂,法庭上,对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而最后的审判还需要考虑此次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意见。

这十二个人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建筑师、正义勇敢的上班族、歧视平民的新贵族、追求真相的钟表匠、精明冷静的银行家、紧赶时间的推销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除了一位建筑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o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8号,由于8号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

对男孩是否有罪的表决也开始出现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

最后,通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终于,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

信子正在学习律法,准备考取英美律师资格,这部片子叫他想到了很多。立川正准备去美国,这部片子也叫他重新认识美国。海子准备当医生,没什么感觉。信子感慨地说“独立、自由、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义务跟使命。”立川说“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活着,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眼见的不一定为实,耳听的也不一定为虚,什么事儿都需要好好想一想,不要盲目的人云亦云。”信子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不能轻易地去赞赏或者指责别人。也许你的一个不经意,就会给别人带来灭顶之灾。做人做事确实要谨慎些,不要走极端。凡事都要沉淀一下,遇人都要多处一下,不要着急忙慌的。我们一天天大了,一言一行都会有无数人会受到影响,再不能象小娃娃那会了,做什么都肆无忌惮,任性妄为。想想那会儿,一念之下,十多年就再没见过妈妈了,也不晓得他们过得好不好。”立川搂了搂信子,安慰说“你又来了,妈祖会保佑你爸爸妈妈这些好心人平安的,算了算了,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省得大人们担心。”海子说“走吧,走吧。”

小娃娃的世界单纯而简单,三点一线的生活充实而忙碌,安定而平淡。转眼就是十多年,三个相识相知成天泡在一搭谈天说地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小娃娃都上了大学,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立川去了美国,学了经济,信子跟海子离不开香港,上了港大,信子学了法律,海子学了西医。

坐在开往洛杉矶的飞机上,立川又想起从小到大跟信子的美好时光。突然一个清脆的女声在耳边响起“先生,你要去美国什么地方啊。”立川一激灵,惊诧地说“你会说中文。”女子一脸懵懂地说“会啊,有什么好奇怪的。我妈妈是中国人,她叫张心怡,我中文名叫张静,英文名叫艾伦。你叫啥名字呀。”立川说“你好,我叫王立川,英文名叫莱昂。”张静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你能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吗。”立川很尴尬“这就是个啥都不懂的小丫头,不晓得有句话叫交浅言深,有什么都不能说,说什么都不可信吗。算了,算了,随便聊聊吧。”他边回忆边粗略说了说这些年生的事情。张静惊讶地说“你还会写小说呢,太了不起了。”立川纠正说“是翻译,不是创作,没什么好说的。”张静一脸崇敬地说“那你这次准备去哪儿上学。”立川自豪地说“哈佛,经济专业。”张静激动地说“我爱死你了,太厉害了。我也想上,可惜没考上。不行,有空我一定要去找你玩儿,逛逛那里。”立川尴尬地说“行,行吧。”两人拉了很多,说了很久,可以说无话不谈。小丫头困了才闭嘴睡着了,立川要了两块毯子,给她盖好,自个儿也盖了块。不一会儿,他也沉沉地睡去了“看来这一路上不会寂寞了。”

这段时间,海子为上大学学啥的事情很烦心。他晓得姆妈的心思“姆妈想叫人家学财经,会计、法律也行,可人家不喜欢这些,反而喜欢生物、动物、人体这些东西吗。人类脑子里的东西过于复杂了,想不大清楚,太难琢磨了。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意思,一是一,二是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很实在。”他思来想去,还是报考了港大医学专业“将来当一名好医生,把姆妈的病好好研究研究,好好治一治。姆妈的身子太差了,身上的病痛没有十种,也有八种。她受了多少苦,以为我不知道吗。姆妈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姆妈的陪伴,再大的风雨也不怕,就是信子说的漫天黄沙暴风雪也不怕。”婉儿看着儿子的入学通知书,心里叹了一口气“这孩子,就是一根筋,喜欢较真认死理。只要你过得好,姆妈的心就安稳了。非要学医,一定还是为我的病。算了算了,想学就学吧,不管怎么说,如今有了依靠,也不用再为生活奔波,由他去吧。”

信子这么多年,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六小灵童在圈子里也有了不小的名声,他拜访了不少造诣很深的名家,音乐、绘画、戏曲、文学都有长足的进步。他参与了不少笔会,音乐会,整个人也长得玉树临风,颇受圈子里的大人物欣赏。

他其实志不在此。“兴旺家族,兴盛家业。”他一直没忘记他该干什么。他在港大主修法律,兼修金融,准备把才艺放下,好好学一学现代商业经营方面的知识,打造一个自个儿的商业王国。这是他的梦想,也是刘家无数代人的梦想。他不是一个人活着“一大家子人需要养活,需要活出个人样来。”

他打定主意弃笔从商,慢慢开始接手家族产业,接触商业活动。榆生很欣慰“小少爷总算长大成人了,往后再也不用一个人伤脑筋了。”他给信子一点一滴灌输知晓的商业门道,教他如何看人、用人,看事、处事,看市场风向,看货物清点,如何看账目,如何看报表,如何与公家打交道,如何对付商业竞争对手,这些都一一进行实例教导、指点、操作。事无巨细,他都帮扶着信子去熟悉、去理解、去操作“什么事儿看似简单,实际干起来就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没那么容易。眼眼巧,手手拙,绣花枕头空谈误事的草包少爷这么多年下来见得多了去了。”

信子上手很快,勤学好问,为人精细,一点就透,很快就融会贯通,几番筹划也很得人心。这种半工半读的情况持续了十年,榆生已经彻底放手,把生意买卖上的事儿交给了下一代,隐居幕后,悠闲了起来,一般见面拉话只过问生活上的事儿,不再过问公司的事儿。他见人就说“有信子、港生这些长大成人的好娃娃在,出不了个甚事”。

毕业前,学校组织演讲比赛,信子写了一篇稿子,名字叫国家信用“一个人要讲信用,一个家要讲信用,一个国更要讲信用。信用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本。为什么要讲信用,本质上在于成本,讲信用能够有效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举个例子,你在大街上碰到一个陌生人,抱着一只鸡,说这是只会下蛋的母鸡,买回去准没错。虽然你很想要买这只鸡,可你很难相信他说的话,这只鸡就很难卖出去。同样的交易,换一个地方,放在百年老店,有了信用做背书,卖鸡的把鸡安心地交给店铺,店铺养个三五天,自然知晓鸡的实际情况,买鸡的也顺顺当当把鸡买回家。再换个地方,双方进入市场,定个契约,约定童叟无欺,依法履约,官方盖个章、划个押,双方按约定完成交易,出了纠纷,找官方评理、调解、打官司。

有了信用,有了中间商,有了官方认证,这笔交易顺利在短时间内达成。从这个角度讲,信用就是长时间养成的信任,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这就是商品市场,商业社会。百货公司也好,贸易市场也罢,都是交易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信用。

国家信用只所以重要,本质上在于它是商业社会存在的基石。不讲信用,一群人一拥而上,不是去抢,就是去骗,尔虞我诈,巧取豪夺,那商业社会就不会形成,形成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就会崩塌。

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每个文明都离不开信任,离不开信用。农耕文明,信任更多依赖于血缘,以及血缘衍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血缘有一种基于基因记忆的天然信任,无可质疑,也无需质疑。人情社会,血脉传承,就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形成一种以血缘为基石的信用体系,大到皇帝上位,小到鸡毛蒜皮。商业社会,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并不在意血缘关系,谁也不认识谁,同样可以达成交易。他们在意的是契约,是契约背后的国家信用。人人在意交易信用,重视契约精神,有国家信用做背书,法典为依据,大家伙儿就可以愉快地玩耍了。有了交易纠纷怎么办,找官方评理、调解、打官司啊。国家信用就是商业社会存在的基石,没有国家信用,商业文明根本无从谈起。工业文明,进一步依赖信用,从挖矿开始,到组织生产,达成无数错综复杂的交易,最后实现消费,一买一卖之间,全流程的运转高度依赖国家信用做背书的全社会信用体系,一旦国家失去信用,工商业体系就会迅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一夜之间,回到自给自足、自产自用的农耕文明。

近现代,文明已经跨入工业时代,所有人,所有国家都回不去了。不讲信用,那就等着挨打受气,挨饿受冻,处处受欺凌。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根源不是别的,无疑就是囯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存在形式就是律法,当今世界,最不可容忍的黑暗就是司法黑暗。维护立法,就是维护正义,维护司法,就是维护公平,维护律法,就是维护国家、民族、家庭、个人,维护工业文明。如果不想挨打受气,挨饿受冻,就做一个守法护法的公民,树立律法至高无上的尊严。律法神圣不可侵犯。”

写成之后,他专程去拜访赵先生,请赵先生看看咋样,能不能行。赵先生看过之后,修改了一下词句,提了几条建议“充实几个实例,写得生动有趣一些。干巴巴的说教,没有趣味。说几段王朝兴衰的故事,比如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痛失天下,商鞅变法立木建信秦国一统天下,英女皇砸锅卖铁咬牙还债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王室屡次破产失信痛失航线彻底衰落,汉密尔顿维护美国国债信用美国称霸世界,晋文公退避三舍终成霸业。开头来点儿疑问悬念,结尾有点儿警句,就更好了。”他听了先生的话,回去认认真真充实了一下,把逻辑重新细致梳理了一遍,感觉好多了。演讲很成功,妥妥的,第一名,冠军。演讲赛后,他扩展一下,写成了他的毕业论文,顺顺当当走完了他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今后干点儿什么呢,这是个大问题,得好好想一想。”

喜欢风往北吹请大家收藏风往北吹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