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章 工坊(第1页)

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中午想吃些面食,随便找个面馆一座喊上一声来碗面,或者自己点个外卖送货上门,更甚至花点钱买点面粉自己动手就成了。

搁大唐你想吃碗面条都难。

先唐初百姓都是以小米为主食,豆类小麦为辅食的,这小米就不说,就说道说道小麦。

想吃小麦了,直接水泡着煮熟了,捏吧捏吧搓成团就成了麦饭,来吧!张口吃吧!

味道说不上好,能吃就行,至于拉嗓子不舒服难下咽啥的,喝点水顺下去就成了。

至于为啥不磨成面粉呢?

饭都吃不饱,谁有那力气多此一举呢?

所以说大唐百姓都吃麦饭,很少吃到面粉,也不是没有,大户人家有的是免费劳动力,也能吃得上面粉。

要不然,白野在幽州城怎么来的面粉做成各种面条面饼的,都是从缴获清单里划拉来的。

这时候也有百姓知道用石磨磨出面粉做吃食,可是累啊苦啊!有牲口的还好些,可那也废畜力啊!

所以普通百姓在大唐想吃上一碗面条还真不容易。

所以……

人力不行畜力辅助,然后搞水力拉磨就成了白野面粉工坊的成立法宝。

这几天白野从早到晚忙个连轴转,宴会第二日几个国公、郡公送来了一车车的白酒,等着白野酿出天上的琼浆男人该喝的酒。

同时还有许多退役的士卒老兵,一个个拖家带口的加入白野的雄安县定居,这可把溪流村的百姓给折腾坏了。

在白野的威逼利诱下,能住人的屋舍都被打扫出来安排暂时居住着。

虽然大伙嘴上不敢抱怨,可心底里的怨气还是多多少少有的,白野无奈只好组织大伙开会。

一番天花乱坠的胡扯,村民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屁颠屁颠的赶回家,对着前来暂住的士卒百姓那叫一个热情。

白野可是说了:他们不仅不是村民的负担累赘,而是咱们雄安县的宝贝来招财的。

早在之初,白野特地交代,最先一批的人员最好是身体正常或者不影响做工的,有着一技之长的优先。

所以这一批都是手艺人,什么木匠、铁匠、砖瓦匠、石匠……反正有特长的都要。

这一日。

“小师父,你看这个标准大小的磨盘如何……”

说话的是一个关东汉子,叫李富贵,当年也是随着李二上过战场的老兵,这年纪大了在程咬金封地里讨生活,这不被白野一纸调令给征调而来。

原因就是这家伙是个石匠,一手的雕刻技术也是家传学来的,这不,被白野一顿忽悠接了雕刻大磨盘的任务。

当然不止他一个,还有不少其他的帮工。

“目前雕刻好了几个?上下结合是否贴切运转是否顺畅……”白野问的很详细,李富贵也是一一回答。

白野又让人牵来耕牛,检查了一番,效果还算理想,除了磨合面之间还有瑕疵咯噔咯噔的作响,其他的没什么大的毛病。

“很好,就按照这个尺寸继续雕刻,对了尺寸一定要统一,以后现问题可是调换……”

“好……”

另一边又来到制作水车的木匠处,一个个工人锯木头的锯木头,量尺寸的量尺寸,现场一片咄咄的声音。

“赵四,赵四……”白野一顿招呼。

“啊来了,来了,爵爷俺在这呢。”

一个2o多岁的壮士摆着手打招呼,憨憨的来到白野面前,嘴里嘟囔着:“爵爷,俺叫赵士,不是赵四,你这样喊,俺还以为你要演乡村爱情故事呢!”

“呵呵,知道了,赵四啊!木轴水车都做的怎么样了?”白野嘴上答应的很痛快。

赵四这家伙只能翻翻眼珠子表示一下抗议,一脸嫌弃的嗯道:“俺办事你放心,只要俺看过摸过一遍的家具物什,保准给你造出一模一样的,嘿嘿……”

别看这家伙年纪不大,可是手艺是这帮子木匠公认的第一人,赵四的老爹当年可是朝廷的在职大匠户,一手的木匠手艺精湛无比。

可惜隋唐大战伤了腿脚,只能干起老本行做些木匠活,赵四从小也是耳濡目染的学得七七八八,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好,带上一副跟我走吧!”

“好勒。”

很快,来到一处河水分支处,河面不宽,杂草碎石块早被清理干净,也搭建了简易的房屋。

运输而来的木质水车被平放在水面,选用的都是木质坚硬的木材,中间的连轴被裹上一层铁皮。

在水车的正前方,用石块堆积摆成一个“V”字型的堤坝,这样可以人为的增加水流的冲击力,快带动水车的转动。

很快,另一边的大石磨也在石匠们的“嘿呦嘿呦”声中被运了过来,众人拖拽木撬的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把磨盘放在水边的石槽处。

剩下的只要连上木质连轴承,就可以如白野所说的,用水力代替人力畜力磨面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