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页(第1页)

淑惠长公主府,琼华院。

沈皎在担忧完三哥的情商和婚事,然后思考了一下自己的爱情观,觉得一见钟情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后,便在淑惠长公主一副要和三哥深谈,自己不宜在场的目光中,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不过,依照她的猜测,她阿娘很可能是发现三哥情商太低后,开始临时加课辅导,希望其在闵王府不拖后腿啊,也许还要教下三哥怎么追媳妇,不然她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三嫂了。

这样的话,也却实不适合当着她的面讲。

不过,她心里真的是很同情阿娘,这一晚上将一个低情商的速成为一个高情商,不,是一个正常人,真的能实现吗,她阿娘得劳心成什么样啊。

但回到院子的书房后,她看到站在自己书房中的暗彦,便先将这件事放在一旁,专心应对起面前的情况。

“郡主。”暗彦拱手行礼。

沈皎对其点了点头,轻声叫道:“彦先生。”

对于暗彦出现在自己书房,却从不被人发现禀报,这对她来说真的很是一件常事,这些年来,她不只一次的见识过这些暗卫的隐匿的功夫和本事,如今已经习以为常。

她学习朝政的事情,一直是瞒着家中的,一来是天和帝的意思,二来,她自己也不愿告诉家人。她曾经试探过自己的父母,他们是真心疼爱自己,但却也和这个时代的人想法相同,都希望女儿能够在自己的庇护下,嫁的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幸福快乐的过一辈子,不希望自己掺和进这些朝堂是非中。

她知道这是父母对自己爱护和担忧。所以,她觉得最好是在自己有了能力和权利后,也许父母的担忧会减少,会同意自己接触朝局中。她决定在自己做出一些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再接手一部分权利后,便会对父母摊牌。

所以,她现在对朝局的认知都是眼前的暗彦和天和帝教授的,她对于暗彦是尊敬的,一直称呼其为先生。

“彦先生请坐。”沈皎邀请道。

“谢郡主。”暗彦微笑着坐了下来,对于教了这么多年的女孩,他还是了解其性子的,所以客气了一声便坐了下来。

虽然女孩称他一声先生,这是对他的尊敬,他很感激,但他却也要谨记身份之别,他们暗卫虽然权利不小,也深得陛下信任,可却没有官职在身,严格意义上的白身。

再加上在天和帝将他调拨给元嘉郡主讲解朝局时,就意味着他已经是元嘉郡主半个下属了,而且这些年,陛下在这方面的意思也更加明显,他有预感,他迟早会完全成为元嘉郡主的下属。

所以,这主次关系,还是一开始就谨记在心比较好。

“今日陛下派属下来,是为了告诉郡主,春闱的主考官已经定下。”暗彦说出今日前来的目的。

“彦先生请讲。”沈皎极力压下心中的对自己猜测的担忧,面上维持着镇定。

“是礼部尚书苏大人和御史中丞许大人。”

听到这两个人,沈皎觉得自己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也不觉得意外。苏弘和许济,这两人在一起,一来性情脾气能够互补,二来他们两人的出身,一个出身官宦,门第复杂,一个出身寒门,这样能够兼并天下大部分的学子,所以,选取这二人真的在她的预料范围之内。

“另外,陛下宣郡主明日在散学后前往紫宸宫。”

静心

暗彦走后,沈皎觉得自己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她知道,这次天和帝对她进入朝局的考验,她通过了,而且通过的很完美,这证明着已经完全有能力进入朝局之中。

若一切如她预想的一般,她离自己的目标将会近一大步。

从下定决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多的时间,她从没有一刻懈怠,她拼命地学习着,汲取着所有需要的知识,完成着老师和天和帝对她的要求,特别是天和帝,她竭尽所有的努力,让他不要对自己失望,让他对她的重视一步步加深,这一切她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顶着巨大的压力,还不敢告诉家人,没有倾诉的对象,默默地承受着。

她知道,这一切是自己的选择,理所应当由她自己承担责任。而且,她选的这条路,本来就应当承受这些,若是连这些都承受不住,又如何进入朝堂,那些远比现在更为复杂可怖。

不过所幸,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正因为意识到这些,她的心情才复杂而无法平静,有着对自己付出努力得到结果的欣喜和肯定,有着对这些付出的心酸和背后的孤独和压力,更有着对未来的担忧和憧憬。她真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多了几年的阅历而已,她知道若不是为了保全性命,她真的不见得会走上这条路。

果然,人对生命的渴求真的是世上最大的动力。

她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想要平复一下心情,准备一下最近几日的功课,再分析一下近日的朝局,以便应对明日天和帝的考问。但却发现她的心根本无法静下来,无数的思绪和情感充斥在她的脑中,这让她根本无法思考。

无奈,她只能起身走到身旁琴桌,将竖放在上面的琴摆好,调好琴音,开始弹奏。

前世的她对古琴并没有太多的感觉,从没学过,也没有大多的了解,古琴对于她来讲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它高冷而神秘,连古筝都比它平易近人很多。

而今生,它之于她,却是一个可以倾诉心事,平复心情的朋友。连她手中的这把琴,都是她亲手制作出来的。

她的老师张博钧,不只是一位名冠天下的大儒,也是一位爱琴之人,更是一位制琴的高手。琴,和其它的乐器不同,《礼记》有载“士无故不撤琴瑟。”,琴是众乐之首,更能修养自身的品性,所以在她的老师看来,她作为他的弟子,是绝对不可以不同晓琴艺的。

在她拜师之后不久,老师在她面前弹奏了一曲,那种声音松旷沉远,飘渺入无,那次才是她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太古之音”。

后来,每次她弹奏琴曲时,都能明确的感受到来自心灵的安静和悠远,无论当时的心情多么复杂,在那低沉旷远的琴声响起后,心中便会宁静很多。

所以,每次当她静不下心时,都会弹奏一会儿,这是她现在倾诉和解压的唯一选择。

随着琴声响起,她很自然的就将自己的思绪全部放空,专心投入进去,一曲过后,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境平稳许多,

平复好心境后,她的理智又重新回归,她觉得自己需要反思一下,随着她慢慢地接触朝政,像今天这样搅乱她心境地事情将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更加震动她的心神,所以她需要变得镇定起来,让自己变得处变不惊。

而这一切,需要历练。而她,却明显缺少这方面的经历。她想,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她真的要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