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页(第1页)

舒文点了点头,看了四周一眼,见没有人才小心翼翼道:&ldo;奴婢觉得,王妃比冯姨娘好看,王爷喜欢王妃不喜欢冯姨娘挺对的。&rdo;&ldo;你一个丫头懂什么,这话日后切不可再提,&rdo;罗吟袖沉下脸,&ldo;走吧,回去伺候我更衣。&rdo;&ldo;是,&rdo;舒文讪讪的低下了头,再不敢说话。贺珩已经回到了朝堂之上,但是他听完父皇刚下的旨意后,不由得皱了皱眉,让老三带着旨意去斥责老大,这旨意的用意是什么,对老大恨铁不成钢,还是想让老三出口气?这行为未免太荒唐了些,他抬头看了眼庆德帝,上前一步拱手道:&ldo;父皇,儿臣以为大哥既已在皓月楼里悔思己过,说明大哥已经知错,父皇何不给大哥一个机会?&rdo;&ldo;珩儿,老大可是刺杀过你,你还替他求情?&rdo;庆德帝看着二儿子,面上带着些意外与不悦。想着老大让人给自己送来的信,不仅解释了他并没有刺杀自己,还隐隐有投诚之意,贺珩便知道,老大即使被关押了,和老三那也是不死不休的状态。&ldo;并非儿臣有意为大哥求情,只是事已至此,大哥素来对父皇您十分孺慕,若是父皇再如此责备于他,儿臣担心大哥的身体承受不住,您的长孙如今不过三岁,岂能没了父亲?&rdo;贺珩言辞恳切道,&ldo;父皇您又岂能承受丧子之痛?&rdo;我说你舍不得儿子去死,你能说你舍得么?显然庆德帝十分受用这话,大儿子会因为自己的责备食不下咽,夜不能眠,若是真的因此丧命,他这个做父亲的确实也会心疼,于是便点了点头道:&ldo;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不再下旨意斥责他,朕让人多送几卷书籍过去,让他多读书写字修身养性。&rdo;&ldo;父皇仁慈圣明。&rdo;贺珩面露感动孺慕之色,跪了下来。贺渊侧头看着这个画面,沉着脸想,贺珩这张嘴什么时候能拙一些?站在后面的朝臣此时也跪下大呼皇上仁慈,把庆德帝哄得露出笑颜,又夸了贺珩几句,表现出自己慈父一面,才散了朝。下朝过后,贺珩十分凑巧的与罗长青尚书走到了一块,在罗长青行礼后,贺珩便道:&ldo;再过几日便是令千金大喜之日,本王先恭喜罗大人了。&rdo;罗长青拱手笑道:&ldo;王爷客气,多谢王爷。&rdo;这称呼,连前面的封号都省了,可比之前来得亲近多了。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了,现在是凌晨五点多了,求捉虫,先睡去。晚上继续☆、错过的东西今日的罗府格外的热闹,各色豪华的轿停在罗府门前,已经排出半条街,旁边的老百姓远远的看着那些抬着官夫人的轿过去,便谈论起罗家小姐就要出嫁的事情来。曲轻裾到的时间不早不晚,她的轿出现后,前方的轿纷纷让开了一条道,让她的八抬王妃品级的轿顺利通过。了轿后,接待她的是罗文瑶的母亲罗太太,她伸手扶住罗太太的手,阻止了她对自己行礼的动作:&ldo;罗太太这是做什么,你是我的长辈,岂有长辈给晚辈行礼的道理。今日是文瑶妹妹晒妆的好日,我这算是来凑热闹,沾喜气。&rdo;&ldo;王妃能来,寒舍真是蓬荜生辉,怎么能说是凑热闹,&rdo;罗太太喜笑颜开的扶着她的手进了府门,引着她到了后院,就见不少的人已经在场了,想必这些人都与罗家有交情,这个时候来添妆的。田罗氏虽为曲轻裾舅母,但是她没有料到外甥女会亲自来,见到她先是一愣,随即面上露出了笑意,外甥女这般看重她的娘家,是在念她的好呢。&ldo;舅母,&rdo;曲轻裾走到田罗氏面前,见田罗氏手上正舀着罗文瑶的嫁妆单,随意看了一眼,对身后的罗太太道,&ldo;罗太太当真是疼惜女儿,这份嫁妆可是厚重至极了。&rdo;旁边一些夫人听到这些话,也跟着称赞起来,罗家对后人看重的家风,在京城里是十分出名的。曲轻裾想起嫁妆单上的东西,这份待女儿的心意,确实十分难得。罗太太听到这些称赞,边笑边落泪,可见是既欣喜女儿出嫁,又舍不得女儿离开自己身边。不多时,大家又闹着要看快出阁的新娘,曲轻裾跟着众人一起进了罗文瑶的院,待进屋后,就见罗文瑶身着粉红色裙衫,面色羞红的坐在窗边,显然是不好意思了。而罗老太太陪坐在她旁边,面上带着慈祥的笑意,大约是身为长辈的她,在跟心爱的孙女说着什么。曲轻裾脚一顿,觉得眼前这幅画面非常温馨,不自觉露出一个笑,挽着田罗氏的手静静的站在一边。&ldo;真是出水芙蓉,&rdo;一位夫人看着低着头的罗文瑶,感慨道:&ldo;当年还只是个小丫头,如今晃眼也要出嫁了。&rdo;她走到罗太太面前,轻轻拍着她的手,&ldo;我这个做姨母的也什么好东西可以送的,这些东西就当是我这个做长辈的一点心意吧。&rdo;她说后,身后几个的丫鬟便托着东西上来了,曲轻裾发现里面放着两对手镯,两对耳环,两支步摇,还有两套玉器。这些东西做工都十分精致,看来罗文瑶的这位姨母倒是花了心思。罗家亲近的亲戚纷纷舀出了添妆的礼物,田罗氏这位姨母倒是没有送玉器首饰,直接送了一个铺的房契地契,倒也是大手笔,当然也从侧面表示出,她在田家的地位。亲戚送过了,才是他们这些朋友出手,曲轻裾身为王妃,自然不会在最后才开口,她示意跟来的几个丫鬟把东西呈了上来,她走到罗文瑶身边,轻轻拉住她的手道:&ldo;按着年龄,你比我小几个月,我唤你妹妹倒也适宜。&rdo;罗文瑶脸颊绯红的对她福了福:&ldo;姐姐。&rdo;曲轻裾笑着摸摸她水当当的脸颊,十五岁还是半大孩呢,在古代便要出嫁了,她忽然便想起前世语文课上学的《勾践灭吴》,里面&ldo;女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rdo;这句经常被大家舀来开玩笑,如今生活在这个地方,才知道何为现实。&ldo;你要记得,女人可以贤惠,可以端庄,但别忘了对自己好一点,&rdo;曲轻裾微微低头,在罗文瑶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道,&ldo;不要以为身为王妃就一定要不苟言笑,别的东西都是假的,能让丈夫对自己好,才是上上之策,要记住他不仅仅是王爷,还是一个男人。&rdo;话已经至此,曲轻裾不好把话说得太透,她退后一步,看着罗文瑶红得几乎可以滴血的脸,忍不住又摸了摸她的脸,多好一个姑娘,小明同学可别辜负了人家。罗文瑶看着对面含笑的女,不知怎么的,就把刚才听到的话深深的放在了心里,明明两人没有见过几面,可是她就是觉得对方说的是真理,对方一言一行都是好的。半晌后,她重重的点了点头:&ldo;姐姐,妹妹记了。&rdo;一双大大的杏眼中,满是崇拜与信任。旁边人以为两人年纪相渀,以后又是妯娌,便多说了几句,绝对想不到曲轻裾在教罗文瑶驭夫之术。她们看着端王妃送来的添妆礼,不由得暗叹端王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鸡血玉玉佩、红宝石顶梳、羊脂玉手镯,还有十二条双面绣天蚕丝手绢,整套的珍珠头面,还有那对点翠步摇,这些东西可都是稀罕之物,偏偏端王妃还舀出这么多,可见念着当年罗家的好呢。想到这,众人就在心里嘲笑昌德公府了,好好的嫡长女偏要苛待,如今嫡长女出息了也与他们形同陌路,放在心尖尖上的嫡次女却上赶着做了妾,这事早已经是京城的笑话,也不知昌德公府的人还有没有脸出门?不久后就连长公主、宫中的一些妃嫔也派人送来了添妆礼,可见对罗家十分看重,也表明了罗文瑶日后嫁过去不会受到皇家的苛待。待宾客出了院后,罗文瑶坐在窗边,想到曲轻裾的话红了红脸,她扭头看着陪着自己的祖母,小声道:&ldo;祖母,端王妃是个好人。&rdo;罗老太太听到孙女这句话,笑了笑:&ldo;端王妃不一定是好人,但是她待你想是不错的。瑶丫头你且记着,明日你就要嫁进皇家了,对你好的人不一定真的好,别人待你真也未必是真。&rdo;罗文瑶点了点头,她犹豫了一开口:&ldo;不知道为什么,孙女第一次见到端王妃,便觉得格外亲切,是孙女太过鲁莽么?&rdo;&ldo;你性素来稳重,祖母是知道的,&rdo;罗老太太摇了摇头,伸手扶了扶孙女鬓边有些歪的步摇,笑着道,&ldo;这世间总讲究缘分二字,你若是觉得一个人可以深交,便多看多想,最后接过总能告诉你,这份直觉对与不对。&rdo;罗文瑶细细一想,便垂首道:&ldo;孙女记了。&rdo;&ldo;便是端王妃,也不是一帆风顺呢,当初她初进府时,也不得端王的喜爱,当时连回门都要看梁氏的脸色,&rdo;罗老太太感慨道,&ldo;谁知不过短短两月,端王待她便爱重起来,甚至为了她在昌德公府发难,足见端王妃是个十分了得的女。&rdo;听祖母这些话,罗文瑶心里对曲轻裾的崇拜越来越明显了,若端王妃这样的女都不能得到丈夫的爱重,只能说明端王的眼光太差。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