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页(第1页)

  于十八岁考中举人后,便从此不再科考,一门心思研究学问。凤阳府最大的书院,白鹿书院里有很多隐士不出的大才,为了与那些圣贤交流,他便于书院里谋了个教书先生的活计。

  苏家虽然不缺他这点银钱,苏家管家的月钱都比他挣的多,但是苏知府拗不过自己的儿子,在三番五次劝说无果之后只能随他去了。

  索性苏家族里做官的多,少他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事。更何况,进了白鹿书院没多久,苏沉央的才华更广为流传开来。

  学生们很喜欢这个满腹经纶又年轻的夫子,不远千里来求学。

  苏知府也很为儿子骄傲。

  苏沉央除了不喜欢做官之外,更让父母操心的是对于男女之事上似乎也没有多大的热衷,身边用的一律是清一色的小厮。

  在他满了十八岁之后,苏夫人给其安排的两个贴身丫鬟也被他赶到了府里的针线房去了。苏夫人怀疑儿子有某些不可告人的爱好,把他身边的小厮都差点换了一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苏家,一个延绵了上百年的簪缨世家。孟家,怀河镇一个中等商户,两家门庭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苏家同意了这门婚事的原因。

  总不能真让儿子跟孔孟圣贤混一辈子。

  当初苏夫人劝说儿子,孟馨兰小门小户,不如让她做个贵妾,日后允她生个孩子傍身,也不算辱没了她。

  但是苏沉央坚决不同意,用八抬大轿十里红妆将孟馨兰迎娶进了苏家,成为凤阳府流传的一段佳话。

  怀河镇也因此被传为风水宝地,养出的女儿家钟灵毓秀,才能将出身京城的贵公子迷的不要不要的。

  可惜的是这段佳话也就维持了五年的时间。

  那名陌生女子带着孩子上门的时候,苏母本来吩咐管家给几个钱打了。她虽然想孙子想疯了,但是也还没昏了头,不是谁抱个孩子来她就认的。

  可是那名女子扒着门子死活不走,不住的跪在府衙大门前磕头。

  苏母大怒,内心暗怪管家年老昏庸了连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也责怪这女人不知好歹,钱都骗到了,还不快走。

  她都懒得跟她计较了,她还蹬鼻子上脸了。随即命人将其带进来准备好好教训一番。

  母子二人进来后,苏母却愣住了。

  第25章[VIp]

  苏夫人让下人把门外边的母子俩带了进来,看到二人的模样后立马愣住了。

  倒不是眼前的女子有多么美艳,不过一个有几分姿色的女人罢了。苏夫人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像她这样年纪的人,相比于容貌,更看重一个人的品行。

  让她愣住的是眼前这个孩子的模样,整个一妥妥的苏沉央的翻版啊。

  怪不得管家不敢下死力气赶人,这让谁看了不说这就是他们苏府的子嗣.

  可是,她那儿子跟孟馨兰成亲前有让女子近身过?苏母赶快让人去衙门叫苏知府,去书院叫苏沉央,家里出大事了。

  二人回来后,孟馨兰也问讯从后院过来了,苏家人都到了。

  众人都到齐后,府里自是一场纷乱。

  苏沉央坚决不承认自己认识这名女子,更何况跟她有了孩子。可是这名孩子的容貌又实在跟苏沉央生的像。

  非但如此,女子还拿出了一个玉佩,说是当初苏沉央留下的。苏知府认出了玉佩正是儿子当初考秀才的时候他赠予的,玉佩是他找人专门定制的,做不得假。

  据该名女子说,六年前在凤阳府的寻欢楼,苏沉央与友人喝醉后,在她的房间睡了一夜,玉佩是苏沉央起身离开后不小心落下的。

  而苏知府盘问儿子,苏沉央也承认几年之前确实被人拉着去过那里,不过仅此一次,后来他已经与那人断交了。

  但是苏沉央说他是独自在一个房间里醒来,里面并没有什么女子。玉佩丢失后,他也仔细找过。

  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苏沉央的解释显得苍白又无力。

  那女子甚至不介意让苏沉央和孩子滴血认亲。

  当然滴血认亲后的结果更是让证据指向了这名女子,苏沉央和她带来的孩子的血溶在了一起。有苏父和苏母自此认定了这孩子是他们苏家的。

  事情仅仅如此也不是最糟糕的,无论当初的事情如何,苏沉央的品性是有目共睹。他也不是敢做不敢认的人,即便他真的在青楼睡了女人,苏母也会给他纳回来。苏沉央不是风流成性的人,偶尔被人算计去了青楼也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

  所以苏沉央当初应该是真的喝醉了。

  孟馨兰虽然也难过,可是这毕竟是成亲前的事情。两人在这一起五年来苏沉央对她如何她心里有数,她不可能再遇到比苏沉央更好的良人。

  如果孩子真是苏沉央的,把他们母子二人接进府里来就是了,孟馨兰纵然伤心,也知道只能如此。

  都滴血验亲了,还能咋地。

  可是没想到苏母却了牛心左性,非让孟馨兰认下这孩子,当做嫡子来养。为了补偿孩子的生母,更是要娶她进来做贵妾。

  这样的事情孟馨兰怎么可能接受,苏沉央也坚决不同意。

  接下来一段时间,苏府闹的昏天暗地。

  苏母固执己见,甚至苏知府劝说都不管用。孟馨兰伤心欲绝之下,动了和离的心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