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页(第1页)

  晏桑枝停下手里的东西去看他,他低头拨弄着茶盏,话语悠悠,&1dquo;我看到他们,就想起以前来。”

  谢行安抬头,他那对长眉下的眼自然而然望向她,音色夹杂一点淡淡的悲伤,&1dquo;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曾吊唁过二老。这些年过去,我有些忘了,刚踏进院子又想起来。”

  他的行事风格一贯是细腻谨慎中又带了点大开大合,叫人摸不着头脑。

  明明心底已经确认了,偏要寻摸个清楚。

  其实对于晏桑枝来说,十四岁以前的事情已经模糊了,可从爹娘去世的那年起,苦难增多,她反倒没法忘记。

  &1dquo;没想到郎君你还记得,”晏桑枝已经不会再为此事难过,便直接承认下来。

  她是试探过的,现很多事都跟前世一样,便无需再遮掩。

  听闻此话,谢行安手指底下茶盏里的茶水晃出涟漪,他掩下自己的神色,又道:&1dquo;我其实也有些忘了,只知道那时宽慰了你几句。”

  &1dquo;我记得,你说若相信人死如灯灭的话,便把蜡烛点起来。人死后是会归家的,我所见到的星辰、雨露都可能是他们回家了。”

  晏桑枝记了很多年,第一年忌日的时候,她在爹娘坟前点了很多根蜡烛,大风都没吹灭它们。

  后来麦冬麦芽和师傅也去了后,那时蜡烛已经不常有了,她就枯坐着,见到飞来几只蝶,幻想是他们回来见她,心里也有点高兴。

  谢行安沉默,他已经完全知道,是一只前朝的燕飞到了今朝。

  明明应当对此事惊奇的,可他却觉得平静,甚至平静过了头,像还没沸起的水就叫人当头浇上冷水。

  他想起史书上记载的景平国,想起他曾梦见她以前的时光,不愿再试探下去。

  &1dquo;我那时不大会宽慰人,说出来也是徒叫人见笑罢了。”

  谢行安喝了一口茶,散茶是苦的。

  他没了交谈的心思,甚至还生出点古怪的感觉。

  直到告辞后,他彻底沉默下来。

  车马一路向前,从东城巷出去后,外头变得嘈杂起来,今日驾车的是谢七,他贴着车壁问道:&1dquo;郎君,还去找宋天师吗?”

  里头沉吟了许久,才传来他惫懒的声音,&1dquo;去。”

  青阳观坐落于霞山,上去得走百格台阶,一路树影阴阴,越往里树木越繁密。

  观里跟寺庙不相同,他们不收香火钱,所以黑漆大门都是半合着,只留几个打扫的小道士留着侯门。

  谢七上前敲了几声门,没过几步路,大门就从里打开,探出个小道士,给他们引路。

  宋天师是观主,无人知晓他年岁多少,虽说一副头眉毛甚至胡子全是雪白的,却没有老相。

  他有个很古怪的脾气,观室内只入访者,其余人禁入,所以谢七在门口止步。

  谢行安从雕花小门进去,屋里开了一排的大窗,透亮,中间却只摆了一张乌木长桌,中间有香炉,插着三支香,宋天师抚着胡子端坐在那。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