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精度强化(第1页)

黄长胜的厂子规模是最大的。年产值过一亿。

相对于其他的三家来,黄长胜家的机床也是比较新的。有一台是别人才用了五年的。其他人使用的机床,大多数都在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以上了。

放眼西湖省,他们其实都是虾米。

即使是在轴承行业内部,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购买崭新的机床,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比较高赌机床,价格都是极其昂贵的。

看准颜茹姿不在,王步安迅的开溜。

一行人来到黄长胜的厂子。

才下车,王步安的心又凉了半截。

还以为他们几个,怎么也算得上是区队、县大队的水平了。

没想到,完全就是散兵游勇啊!

央企是国家队。

大型民企是正规军。

中型民企是土八路、县大队、区队、游击队、武工队……

其他的,都是散兵游勇。

刚好,他们四个,都属于最后者。

低端轴承几乎没有什么利润。他们努力的想向上延伸,却是受到诸多阻力。

原材料、机床、软件、技术、人才、市场……

每一样都需要艰难开拓。

国产cb736oc轴承沟道精密车床……

国产zxh13oo圆盘铣床……

国产3mk143伺服轴承外圈沟道磨床……

“就这些?”

“就这些。”

比较新型的机床就这么几个。

其他的,几乎都是老掉牙的型号了。加工精度只能精确到o.1毫米。

高精度机床的要求是多少呢?

至少o.oo5毫米。

足足相差了2o倍。

部分老型号机床的精度标准,更是只有1毫米!

而国际上,已经有不少的机床,可以达到o.oo1毫米的标准。也就是1微米左右。更高的,就是纳米级的车床了。

距离很远啊!

几乎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距离。

如何奋起直追?

单纯凭借原材料肯定不校

轴承是配套工程。除了原材料,更需要的是精密机床。

然后是精密的控制软件。

然后是技术熟练的工人。

有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