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章 高顺围剿(第2页)

但是曹军甚是英勇,即便对方数倍于己方,依旧使用骑兵的冲锋战术,两边对着冲锋,都是用最激烈的战法奋死搏杀!一瞬间袁尚对以少战多的曹军有些肃然起敬,虽然他们会被注定杀光,但是依旧保持一个军人最后的尊严和勇猛!

一时间,喊杀声,马蹄声,刀剑碰撞声,落马的惨叫声,如同一场交响乐,不绝于耳!

但是这些声响很快便从大减弱到小,因为不断的有人在死!

只见高顺手中一杆大枪,左刺右挑,带领着一股精锐骑兵来回的绞杀曹军!他的铁枪前半截已经变成红色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杀了多少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

反观曹军骑兵,尽管也十分骁勇,但是毕竟没有强悍的武将率领冲杀,加上人数处于绝对劣势,因此不多时就被击杀殆尽,只有几匹马还死死护着依旧被绑着的夏侯霸!

这时张合劝袁尚快点离开,于是袁尚三人快马加鞭的往徐州方向去了!

再说夏侯霸这边,高顺令士兵把其余的曹军士兵尽皆杀死,只留下夏侯霸一个活口,随后他俘虏夏侯霸而回向吕布请功去了。至于夏侯霸刚逃虎穴又入狼口,张合刀架脖子他两天,随后又成了高顺的阶下囚!这吕布性情暴虐,有夏侯霸好受的了。至于生死也只能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夏侯霸心中更加憎恨袁尚了,尽管此时他还以为袁尚是荀氏一族的某位三公子。但他又十分后悔,不该招惹袁尚,去贪图他的宝马!

但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夏侯霸将面临着一场痛苦的旅程。

总算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徐州地界,袁尚因为夏侯霸夺马的事情也暂时和许多的随行士卒失去了联系。不过袁尚的目的地却不是徐州城,更不是刘备大耳贼所在的沛城,而是徐州城西的卧牛山山麓。因为有一位值得袁尚收服的武将在此!

袁尚压根就没有进徐州城,而是在徐州周围的村落补充了一些物资便带着四十几个士卒往卧牛山而去。而且袁尚专门问询了周围村子有关此处盗匪的消息,一位长者告知,卧牛山的确在黄巾之乱被平定后便有一伙盗匪,但这伙盗匪不对老百姓下手,一般是针对过路的富商下手。盗匪据说有几百号人,还曾抢掠过徐州周围的一些大户。原本刘备任徐州牧时,是考虑要剿匪的。但是后来曹操来犯,吕布又来了,战事不断,因此一直没能剿匪。如今吕布占据徐州,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刘备所在的地区是沛城,也照顾不到这边,因此这伙盗匪一直存在。

袁尚闻言十分欣慰,多亏刘备的势力不在此地了,不然自己也没法捡漏了。

话说刘备,此时的他还不是大汉皇叔。刘备被称作大汉皇叔是在曹操白门楼杀死吕布后,带着刘备回许昌见过汉献帝刘协后,刘协称刘备为皇叔,因此刘皇叔的名号才开始传播的。此时的刘备只是自称汉室宗亲罢了,别人对他的称呼也一般是“刘使君”或者直接称他的字,刘玄德。此时的刘备虽然已经有仁德之名,但毕竟没有后来刘皇叔的名号大。因为刘皇叔是给了他一个官宣的汉室宗亲的名号,地位瞬间尊贵了许多。以往刘备自称汉室宗亲,很多人是质疑和诟病的,不能说姓刘就是皇族吧?直到汉献帝称呼他“皇叔”,其实是拉拢他对抗曹操,刘备才算鸟枪换炮,坐实了皇叔之名。

但至于刘备到底是不是皇叔,恐怕汉献帝和刘备心照不宣,汉献帝需要一位能臣干将对抗曹操,自然便要给这个人他想要的名份和阶级地位!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备是反曹的就行。

当下的刘备势力微弱,偌大的徐州被吕布抢走了,只能留在沛城之中,守军不过五千。刘备在陶谦让他徐州后,娶了两房老婆,糜夫人和甘夫人,都是政治联姻,刘备获得糜甘两个世家大族的投资,使他从这以后一直有粮草钱饷去组织军队,成为他屡败屡战的经济基础。

袁尚按照当地人的指导,带领着士卒往卧牛山而去!这一举动让张合和郭图都十分不解!张合从安全角度考虑,劝阻袁尚进入匪寇占据的卧牛山区,一旦生危险,他无法向主公袁绍交代。郭图从此行目的角度,也是劝阻袁尚该早早的去淮南寿春劝袁术称帝才是,在这山区耗费时间干嘛?莫不成冀州军阀要到徐州替吕布剿匪不成?

而袁尚此行目的则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了人才!

这个层面张合与郭图此时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是穿越过来的人,他们断然想不到匪寇之中也有真英雄真豪杰!

袁尚毕竟是这次出使的负责人、指挥官,权力在手,下属可以有异议,但决定权在我手!他自然是坚持带人进入了卧牛山!

话说这卧牛山山麓,风景迤逦,后世皆为徐州周围着名的风景区。袁尚不禁在想,在卧牛山落草还挺诗情画意的。其中有一段山脉的形状特别奇特,从远处看过去好像一头卧在山间的巨牛,就连牛角部分都能看出!这便是卧牛山名字的由来。

袁尚在这山麓找了一天的时间,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袁尚看到如此美景不禁赋诗一,曰:

晚霞映染山色明,古道犹存远行人。

神牛下凡落岭间,青山横练转千年!

张合闻言道:“好诗!三公子的诗颇有古风,有种沧桑感。合不想三公子如此翩翩少年,竟有怀古之情。”

张合是儒将,平素里爱读书,品诗文,因此能说出些门道来。

郭图虽然也是读书人出身,但是这一路上十分的愤懑,先是被袁尚从卧室硬拉出来上路,又故意绕远,还在濮阳遇险,今日又入山跋涉,可谓是身心皆疲。

他听到诗文后,嗤之以鼻,反倒是问袁尚何时下山,何时去寿春,之后又说了一通大道理。

但是这番话更多的是抱怨和无奈。

袁尚暗忖,将死之人还这么多废话,真是扫兴。

就在一行人歇脚看风景时,忽然听到一阵喊杀声!

只见上百号人从周围的树林中冒出来,这伙人衣着并无盔甲,但是手中都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分明是一伙山贼!

为的是两个壮汉,一个黑面虬髯,头戴斗笠帽,手中一杆铁枪;另一个乃是一个光头,手持两把铁锤!

只听山贼们叫嚣让袁尚一行人交出马匹和钱物来,不然便会大开杀戒!

张合脸上一脸的不屑,只是默默的拿起大刀,士卒们也纷纷掏出兵器来,郭图吓得浑身软。

袁尚则十分兴奋,取出鸳鸯双刀来,嘴上自言自语:“总算来了!不枉我找寻了一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