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济阴李氏(第2页)

李乾闻言,当即面朝曹操,伏拜于地,口中呼道。

“拜见奋武将军。”

“足下快快请起。”

曹操亲自上前,把其双臂,将其扶起,上下打量一番后,笑问道。

“足下之名,操早有耳闻。”

“不知足下见操,所为何事?”

李乾心中暗道:“久闻曹奋武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心中欢喜下,李乾又是一拜,言道。

“方伯罹难,吾州士民,无不悲痛,又有青州黄巾肆虐诸郡,以至苍天泣血,民不得生。”

“天幸吾州尚有将军,尽忠王事,解民倒悬。”

“乾不量力,欲率吾族千余健儿效命麾下,以献犬马之力。”

数年之前,李氏族中便以战兵三千,名传一洲,眼下又值兵乱,族中战兵只会更多。

而李乾言愿领千人效命曹操,既是有看好曹操,故而提前投资之意,亦是打着保存族中实力的想法。

他既已效命于曹操麾下,那曹操自不能肆意侵夺其族产,否则岂不人人自危?

历史上直到曹操尽取河北之地后,当时的李氏一族方才在李典的要求下,举族迁徙于邺城,以示彻底服从之意。

其中门道,曹操自是清楚无比,当下笑道。

“李君深明大义,今得李君相助,黄巾贼不足虑也。”

便授李乾司马之任,令其引族兵千人助阵。

而后,曹操又以兖州牧之名,令诸县共民夫五千随军,次日即再次南渡济水,折道向东。

仅用两日时间,大军便抵达昌邑县界。

昌邑城为兖州州治与山阳郡治所在。

山阳太守袁遗,乃袁绍之从兄。

袁遗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时人称其品德冠世,有包容天下之气量。

然而,若论军略,其人却是一窍不通,是故郡权尽为刘岱所掌。

后刘岱身死,青州黄巾入寇,其人帐下属吏劝说袁遗趁机夺回郡权。

袁遗却没有半点兴趣,颇有道家“无为”的风范。

青州黄巾包围昌邑,袁遗不出面,郭嘉说服州府诸吏迎奉曹操为主,袁遗还是不出面。

每日唯手不释卷,乐在其中。

主君无意相争,郡府诸吏再是不甘,亦无办法。

也幸得其人如此性格,郭嘉方才轻易掌握昌邑城内的六千州兵。

昌邑北邻济水,西部多为平地旷野,围困昌邑的青州黄巾,以裴元韶和黄劭二人为。

裴元韶、黄劭得知曹军来援,丝毫不敢大意,不仅收拢了散落在野地间的兵士,还撤下了数县的围兵,又调集了听命于二人的小帅,总共聚得兵马七万。

二人扎营于昌邑城西,意图与曹军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刚抵达昌邑的曹军,知晓黄巾军早有准备,同样没有贸然出击,而是深沟高垒,立寨扎营,以作对峙。

三日之后,黄巾军遣使入曹营送达战书。

曹操阅后,亲笔回书,约定两军于明日会战。

当夜,曹军、黄巾军皆烹羊宰牛,大宴兵士,激励士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