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6章 教育大业(第1页)

其实就拿何平在平远城的生活来说,不能说完全没有什么事情,但也基本上不用负责什么具体的任务,从政务到军事方面,都有专人负责,何平只需要定期查看一下报告书,偶尔抽空检察一下基层是否如报告上所说的一样。

那就完全没什么问题了,现在还算是创业之始,到是没有太多腐败或者以权谋私的事情。

原本东石城周家的旁系弟子周峰,因为办事能力出色,一直被何平带在身边,充当传话筒或者是布置任务的关键人物,虽然职级并不高,但是地位上却有所提升。

毕竟他也只能算是后来居上的人物,并没有能直接与定陶系出身的混为一谈,不过他也算是后来加入到何平麾下很快出头的人物了。

无论是招降东石城西北世家还是潜入古台城完成何平布置的私人任务,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目前平远也不会有什么战事,军队中的派系已经稳固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然而周峰的个人能力摆在这里,要是浪费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军事政务方面何平都没有太过于关心,反正他们总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做起来得心应手,效果也并不差,何平不需要给他们提提意见,只要告诉他们要达成怎样的结果。

手下的人自然会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递交上来给何平过目。

唯一值得何平操心的,那就是城市的教育行业。

纵观平远三城,平远城才刚刚建立起来,连这一代的生活都没有完全的解决,下一代自然是还没有影子。

但无论是奴隶世家制度的东石城,还是公民制度的松山城,学院这种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与世界上。

问过水仙之后,何平才后知后觉的现,就算是在定陶,也只有王室一家有顶尖学府,从经书到武学等都有教授,每个人受到的教育都不一样,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这让何平动了办一家学院的心思。

一来可以培养大规模的技术人才,增加国民普遍素质的动摇性,何平可是非常清楚地,这有关于一个势力对民众的基本动员能力与生产力的提升。

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或许这些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就不愿意从事原来的工作了,懂得多了,眼界开阔了,所思考的自然也就更多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至少在何平看起来就很好解决。

因为许多重复性强的工作,都可以由奴隶来代替。

只要把接受教育的人群划分在公民阶级之中,就完全不会出现以上的麻烦。

而公民阶级会成为未来平远城的中坚力量。

教育工作是大事,除了要定好教授的科目内容之外,还要为此事选择一个靠谱的主事人。

不过何平身边有能力的都走不开,没什么事情的又大多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何平一连谈了四五个人,在听到何平想兴办学院之后,都摇头说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

自己都没有信心,何平自然不会放心将教育工作交给他们。

在没有人选择的情况下,何平一咬牙,自己操刀亲自上阵了。

先是编写选择教材,这个好办,学院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只分为武道科目与技工科目。

武道科目针对天才学员与家境比较好的公民开放,而技工科目存在的意义就是教授给学员们谋生的技能。

从木工到铁匠,从农夫到渔夫,都不相同。

可别小看了种田打渔,特别是耕种方面,有专人研究土地如何增长,如何育苗,这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块土地,在没有完全开的情况下,亩产也就三四百斤顶了天,然而要是经过专门的科学种植,从种子到施肥,收获即便达到一千斤,也是有可能的。

这里面直接翻了一倍,可是巨大的差别。

以后的日子里,很可能没文化连种田都要不上。

平远三城面积很大,虽然是丘陵地形比不上平原,但是仔细耕种一下,能够使用的土地还是不少的,否则完全养不活东石城几十万的人口。

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是保证势力长久存在的基础。

何平可不想以后境内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目前周边城市粮食还算富足,加上何平不断的采购补给,这才没有出现粮食问题,但这块地域平白对了几十万人,要是哪年出现了灾荒,粮食减产,那岂不是完了。

何平可不想遇到这种事情。

所以兴农事解决公民的粮食保证,是绝对的大事。

屯粮也不用多,足够他治下的所有民众吃个五年,就够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后续有关于这项政策,还是要兴建大量的粮仓以配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