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8章 松山市(第2页)

不过一路走来,村庄稀少。

甚至与清风山区相比也差了没有多少,这是因为之前滕国入侵,给当地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

何平经过了好几次破旧废弃的村子,原本都是有人居住的,但等何平抵达的时候,已经空无一人,闲置了有一段时间了。

敌军以及夷人作乱的地方基本上都在清风山以北和东边。

山区本身其实也是东境的天然屏障,山区中土匪如此之多,很难说其中没有敌军入侵的一份功劳。

普通民众正常都活不下去了,也就只能进山从了贼。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老弱妇孺在内,在山区当土匪的人口总数最起码过了一百万。

何平对这么庞大的一笔人口说是没想法肯定不可能,居民多了才能多纳税,人口多了才能有生产力。

在已经维持一个强大军事底盘的前提下,何平决定靠着不断的扩张征讨,来提升实力。

当然,摆在他面前的,是需要重新建立三座城池的秩序。

最初的封地平远城,以及后来一起分封给何平的松山城与东石城。

来到实地考察之后,何平现城市的情况可能要比何平想的好一些,除了平远城之外,依山而建的松山城与平远东南方的东石城并没有遭遇敌军洗劫。

松山城修建于山脊西南角,这座山脉在丘陵地形中算不上高大,但十里青山半入城。

又依水在旁,作为护城河环绕着松山城的主城区,地势易守难攻。

东石城的名字则是由来则是铸就城墙的大青砖。

此城建造都的是石料堆砌而成,其中还采用了糯米法将城池修筑的坚固无比。

在东境,也能算的上是一座雄关。

陶地富裕,每隔二十里左右,就算没有城池,也会有繁华热闹的小镇。

但在东境,这三座城池的距离相隔足有上百里。

在荒野处行走,则是根本看不到人烟。

东部地区的战乱,让这两座未经战火的城市看起来有一种畸形的繁荣。

何平抵达的时候,市政厅的各位负责人郑重其事的接待了这位侯爵。

执政官黄饶年是个年过半百的中年人,从外貌看起来相当精明。

看到何平的一瞬间,就向这位未来城市实际上的太上皇诉苦:“侯爵大人,您总算来了,这些日子我们可是时时刻刻的盼望着您的到来啊!”

何平对这位执政官的态度不可否则。

过了清风山之后,再往东边的数百座城池,政治体系与曹国本土的治理体系有略微的差别。

这边的城池长官并不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而是由当地民众直接推荐投票上位。

税收由每座城池统一缴纳给在东境的曹国驻军。

这个模式倒像是城邦联盟。

中央政府对这块广袤领地的控制能力的展现仅限于龙骧关的驻兵。

这里是与滕国的接壤之处,平常都接近六万士兵驻扎在周围,不过此刻连龙骧关都已经落入了滕国的手中。

在定陶危机的时刻,大部分军队都在收缩防线,中央政府甚至已经做好了暂时放弃这一大片领土的打算。

到不是军队打不过滕国。

而是在曹国所有精力都在西部战场的时候,实在是分身乏术。

在象征性的抵抗了一段时间之后,龙骧关的守军们就主动往后撤退了。

东境的地理大概是这样的。

定陶平远往东是一片丘陵地区,清风山位于东境中南部的庞大山系,清风山麓以北,则又是丘陵与各大城池关卡。这里是在丢失了龙骧关之后的第二道防线。

而在龙骧关失守之后,就相当于整个清风山东部的城市都暴露在敌军的兵峰之中。

虽然滕国人的军队仅仅到达了平远城,松山与东石都没有被攻破,但实际上城里也是人心惶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像定陶城那样宏伟,大部分的城池中,能够居住的居民数量都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其实生命财产安全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平远侯爵的到来实际上并不只是曹国王室对何平的封赏,更是曹国对位于这块地区城市民众的保障。

你看我都派遣一位侯爵过来了,你们要先坚持住,学会有困难自己解决。

曹国对这片领域的控制力真的相当薄弱,领土对曹国来说存在的意义在于战略缓冲。

保证王国东方的绝对安全。

而这些城邦也仅仅缴纳不多的税款,这些税款在大部分时候是不足以抵消在东境筑城以及驻军的消耗的。

何平笑着向这位执政官点头:“我看这松山城相当的繁荣,老黄你作为执政官,功不可没。政务税收方面依然保持原来的模式,暂时不会改变,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好奇城市的财政状况的,你需要交给我一份准确的明细表。”

黄饶年早有准备,拿出来已经准备好的小册子,向何平介绍到:“这里的政务模式可能与您所经历的城市有些不同,嗯,事实上在清风山区的东部,大部分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税收政策。”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