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章 朕心甚慰(第2页)

至于吴牲,素有军事专家的美誉,不过,他的能力不在于杀敌,而在于处理政务和整顿边务。

四人有领军之才,可惜生不逢时,明末天子昏聩,朝堂党争,没有给他们提供挥其能力的平台。

来斯行四起四落,蹉跎半生,未能施展胸中抱负。

李长庚官居二品,为楚中不可多得的风云人物,因事忤崇祯,被斥为民,居家十年。

陈扬美,为民请命,崇祯朝被排挤出朝廷。

吴牲两起两落,先后相差十余年,崇祯死后,对前途完全无望的吴甡不再出仕。

嗨。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朱由校为他们遭遇惋惜之余,欲与百官商讨军务,询问朱童蒙建议可行性,放眼望去朝堂罕有知兵者。

声名赫赫的袁可立,孙承宗,袁崇焕早让魏忠贤逼出朝堂,朱燮元,傅宗龙尚在西南平叛,而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在地方任职,目前籍籍无名。

不得已,朱由校道出内心担忧“爱卿,叛军战力弱,通常以大吃小,即集中几倍几十倍于我的兵力,攻击我方分散的小部队和县衙,该作何处置?”

“敌军溃败,又因熟悉当地地形,化整为零融入山涧,林间,又作何处置?”

朱童蒙稍稍思索,直言道“禀陛下,前者我军固守待援,精兵奔袭,以集中对集中,后者我军铁壁合围,多设包围圈,逐个击破,同时,以分散对分散,叛军出没之地,管制交通、村村驻兵,各县衙重金悬赏贼酋头颅,联合百姓剿杀叛军。”

好。

很好。

非常好。

不愧是战场杀出来的悍将。

朱由校当机立断,独断纲常,派宦官取来笔墨纸砚,下令道“李阁老,当朝草拟圣旨,依照朱爱卿建议,起复,任命他举荐的官吏,命其早日回朝,走马上任。田尔耕,派锦衣卫八百里快马传旨,将吴牲,李长庚,陈扬美,来斯行召回朝廷。”

“遵命。”

李国普,田尔耕领命,双双移步偏殿去草拟圣旨。

皇极殿,静可罗雀。

百官吃惊。

这阵子,陛下做事也太雷厉风行,驾轻就熟。

问斩内廷王体乾,涂文辅,重罚外廷崔呈秀,冯铨等后,朱童蒙走进陛下视野,当朝把他的建议拟为圣旨,这是对朱童蒙何等信任。

朱由校不知百官心思,也懒得知道百官心思。

一句话,知人善任。

他所作所为,是希望快平息王二起义,把陕西未来轰轰烈烈的起义,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瞥了眼沉默寡言的百官,咚咚咚敲了敲龙案,掷地有声说“平叛有所安排,说说赈灾问题吧。郭尚书,陕西赈灾急需钱粮,户部还有多少存银?”

喜欢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请大家收藏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