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2頁(第1页)

篇也不知道是誰寫的,行文流水氣勢恢宏,再往後翻,後面幾篇各有不同,筆風不一,看著便知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風格太過鮮明了。

每一篇寫的好的段落旁邊另有小字,寫著國子監祭酒批註雲……

批註紮實詳盡。眾人看過之後豁然開朗,若是叫他們寫評語,肯定不能像孫大人一樣句句說在點子上。

不愧是國子監祭酒,誇人都能這般妙筆生花。

可讓他們感興的還是後面,每一篇策論題的後都有註解,包括如何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引經據典,條分縷析,便是對策論一無所知的人看到這些分析也有一兩分瞭然,更惶論本來就準備科舉入仕的學子了。

看到這篇分析,眾人都激動起來,正想再往下翻,忽然發現翻不動了。再一細看,發現後面的內容都被粘了起來。

這……?

掌柜的立馬表示:「後面的內容暫且不做展示,諸位若是想看後面的內容,可以買一本帶回去細看。」

為的學子問道:「後面的文章都是如這般精彩嗎?」

「那是自然!」看過整本書的掌柜的對此格外篤定:「即便你們不信我,也得信國子監、信孫大人。這可是孫大人帶諸學子耗時一年之久才寫成的,為的就是造福廣大學子,興文教之風。孫大人的一片苦心豈可辜負?我也不妨再說得細緻些,這後面還有幾道模擬題,都是孫大人他們精心編制的,諸位若是看完了有所感觸,可以對著模擬題做一做,便當是提前嘗試進士科考試了。」

掌柜的話音才落,便有人急不可耐地抬手:「我要買一本!」

後面的人不甘落後:「我們也要買。」

這樣好的書,若是別人都看過,他們沒看,豈不太虧了?

對於讀書人而言,此書誘惑實在太大。先不說後面究竟有沒有所謂的模擬題,單單就是前面的文章便足夠他們學習數月。

尋常學子想求得一篇好文章簡直比登天還難,而這本書里的文章竟然都有批註,還是國子監孫大人的批註,方才他們僅看過前面四篇便受益良多。

人都有從眾效應,當第一個人出錢買書之後,後頭的人便都被帶動了起來。

這日,幾家大書鋪里的人都沒斷過。實在是那宣傳語寫的過於標立異,簡直賺足了眼球,但凡是從書鋪裡面路過的,都忍不住細瞧一番。

書不算貴,身上有餘錢的便買上一本;沒有餘錢的也能同朋友合力買一本,湊在一起研讀。

不少人當日將這參考書買回去之後,便將自己關在家中閉門苦讀。

那位掌柜的所言不虛,後面的文章依舊精湛,總結歸納的也恰到好處。對於臨門一腳的人而言,這書里的一切都是他們最需要的。

有些人沒有好先生,便是一輩子苦讀也摸不到竅門,可瞧了這本書後,不少人竟有一種頓悟之感。

原來文章還能這樣寫。

原來文章與文章之間風格差異竟如此懸殊。

原來不論哪種風格,只要用心雕琢都能寫得出彩。

可惜書上並沒有寫哪一篇究竟是誰所作,他們也分不清誰是誰。倒是有一些常看《國子監文刊》的,一眼便看出了幾個熟悉之人的文風。

後頭的模擬題,與前面的策論題一脈相承,都是一個路數。

眾人望著有些躍躍欲試,帶他們學完,一定要將這些策論都寫一遍。

翌日,議論這篇書的人越發多了起來。

且有些門路的人甚至已經偷偷打聽過了,那書裡面歷年的科舉題竟然都是真的!

國子監一點兒都沒摻假,他們不僅把這些年的考題給收集了起來,甚至還大方地與眾人分享。

這是何等的胸襟!

就連崔狄都跟著買了一本書,教小皇子的空擋抽空看一看。

他一眼便知道,什麼文章是傅朝瑜寫的。

剛好得了休息的周景淵跑了過來,上回崔狄告訴他,他跟傅朝瑜是朋友,周景淵便不怕他了,有時候還會靠過來。他人安靜,靠在那兒不動便足夠招人喜歡。

崔狄將他直接抱了起來,揚了揚手裡的書:「你舅舅還真是了不得,這麼一會兒功夫,又被他弄出了個鮮玩意兒。」

周景淵睜大眼睛:「舅舅寫的書?」

「差不多吧,反正主意肯定是你舅舅出的。」

話才說完,周景文抬頭看他一眼。

崔狄對這小子也不知怎麼是好,這小子看著笨笨的心思卻敏感。上回去聖上那兒告了狀之後,耍性子不來,結果被貴妃揍了一頓強行送到弘文館。

他大抵是覺得沒面子,這兩日一直蔫噠噠的,不僅不跟周景成說話,對周景淵這個小傢伙也怨念頗深,似乎認定了周圍人的偏心,也認準了是周景淵讓他陷入兩難境地。

崔狄也懶得跟這臭小子唧唧歪歪,只守著師傅的本分照常教就是了。反正在他的課上若是有誰敢仗著出身欺負人,他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遠在鄂州的王知州也收到了父親寄過來的幾本書。他雖然在鄂州,但是京城的動向卻一清二楚。沒法子,他有一位喜好分享的父親,甭管那位小師弟在京城做了什麼父親都得與他分享,王知州不想知道也難。

對於這本書,父親在信上寫得格外逗,王知州看完之後不由得會心一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