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 蹊跷诏令(第1页)

谢孤鸿一听,带着红娥与管家连忙朝正门走去,路上又问:“可知来的是谁?”

管家在谢孤鸿身后小跑着答道:“据说是宫里的周公公下来了。”

谢孤鸿顿了顿,又问:“皇室无人来么?”

管家思索了一会儿,答道:“应该是无人,若皇室的人来了,南威城早该戒备了。可看那传信人的样子,似乎张大人也才知道这事儿。”

谢孤鸿说道:“那便不忙,你且让下人们注意些礼数,再吩咐厨房备些好菜。”

吩咐之后,管家便先行朝着正门跑去。

谢孤鸿又看向红娥,吩咐道:“你回去吧。”红娥应了一声,施了个礼,便朝着秦苕的住处去了。

等到谢孤鸿到正门时,谢府的下人已列队两排,左右站好。

不多时,便见两辆马车过来,其中一辆金顶华盖,上纹黄龙入云图,左右各两骑,撑着天昭皇旗,后随侍卫数十名。

行至谢家门前,数十名侍卫齐整排列,左手横于胸前,右手握着腰间佩剑。

另一马车上的人下来,正是南威城守张大人。其弓着腰小跑到金顶马车前,撩起锦帘,马车里的人缓缓起身,在左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下车之人身着紫色白纹蟒袍,脚上穿着金边勾勒的华履,看起来很是富贵。

其下车之后,轻移几步,来到谢孤鸿身前,左右环顾了一圈谢家宅邸,目光柔和,嘴角微扬,看起来极为和善。

“数年不见,谢家主还是老样子。”

周公公向谢孤鸿拱了拱手,其声音如同妙龄少女,周围谢家的家丁听了,身上均感到寒凉入骨,不禁哆嗦。

“闻讯突然,怠慢了周公公,还请公公见谅。”谢孤鸿亦是拱手行礼。

“能得谢家主出门迎接,咱家已是深感荣幸了,哪里有‘见谅’一说。”

“公公此次前来,想必是有要事,如公公不嫌我谢家寒酸,咱们便到里面说话,公公请。”

“先不忙着进去,咱们先将正事办了,再和谢家主叙旧。”

说罢,周公公左手向外一摊,左右匆匆递来一金黄卷轴,周公公缓缓将卷轴在手上展开,朗声道:“天昭旻文皇帝陛下御诏,谢孤鸿听旨。”

“今西荒贼寇入侵愈繁,幽州百姓苦于战乱,天昭江山苦于难安,朕欲填兵于幽州,毙敌于塞外,护国安邦,以固天下。特诏即日起,天昭率土内凡耕田者,每户每丁岁缴百钱;凡从商者,岁缴其利三成;凡家有壮丁从军者,免当年税赋。钦此。”

谢孤鸿接过诏书,说道:“请公公堂内一叙。”

周公公点了点头,吩咐左右在门前等候,便随谢孤鸿入了正门,朝正堂走去。待进了正堂,下人沏好茶后,谢孤鸿将左右下人撤了出去。

“周公公,幽州战事如何?幽州境内还有多少兵马?”谢孤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不瞒谢家主,前日子里西荒贼人夜袭了望水城,幸好镇西王的兵马及时赶到,望水城才不至于落入西荒贼人之手。可贼人强大,这一战镇西王折了万余兵马,加上这几年来大小战事,如今在幽州的兵马已不足二十万了。”周公公轻叹一声。

“这诏令恐怕不是陛下下的吧!”谢孤鸿轻笑着问道。

闻言,周公公手中一抖,说道:“谢家主何出此言?”

“西荒与我天昭军的区别不在于兵马的多少,而在于政体之异。西荒奉行政武合一,大宗门便可参与国事,是故西荒军士多为各宗门之弟子。

而我天昭则是政武分离,虽说各大门派认同皇权,但朝廷对其却难以号令,是以天昭军士多从百姓中征召。我军战败,实为习武者与平常百姓之间的差距使然。

此诏令竟意图以涨税之法充实边关御敌,实在是文不对题,药不对症,陛下与西荒缠斗多年,不会犯此错误。这便说明,此诏令要么是陛下另有所图,要么是对西荒毫无了解之人代陛下下的诏书。”谢孤鸿说道。

周公公无奈一笑,说道:“原来谢家主心里跟明镜似的。不错,这诏令乃是太子与左相下的。”

谢孤鸿眉头一皱:“太子与左相下得诏书,怎敢用陛下的御诏?”

周公公瞧了瞧四周,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离大去之日不远了。这两年若非有谢家主进贡的灵药吊着,只怕前年便去了。太子殿下有壮志,陛下便让太子临朝,左相辅佐,使用陛下玺印颁布诏令。”

谢孤鸿又问:“即使如此,陛下也该看一下这诏书才是。如此不是让知情者嘲笑皇家久居庙堂,纸上谈兵么?”

周公公笑了笑,说道:“只要百姓信了,那皇家之错,便不再是错。这里还有一封信,是陛下让咱家带来的。”

说罢,周公公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信上写着“谢家主亲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