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节(第1页)

跟着一起走的,更有另一封给他手下掌柜的书信。

他在汴京那些铺子,统交给一个叫王伯打理,他此次写信,便是询问王伯认不认识卖鲜花种子的货商。

同样问了香料的事,

这信写的也是半真半假。

原身从昌盛三十二年四月出发,如今已经是昌盛三十四年二月,期间只有过年时通书信。

纪炀不知对方情况,只是模拟原身语气照常询问,所以也不知道这王伯到底如何。

更不知道是个忠心的,还是背主的。

这次做香料买卖,正好试探一番,把这条线给连上。

他既跟庶弟母子一脉早有恩怨,有些事还是早点做准备为好。

等书信全都寄出,还有扬州想买葫芦的书信,更有四周知县询问化肥生产进度的信。

别催了别催了。

今年的葫芦真的供应不上了。

凌家湖的化肥日夜赶工,真的供不应求。

给他写信也没办法啊!

自家东西太受欢迎,也是个错吧!

纪炀干脆把这些信件扒拉到一边,就当没看到,等到东西生产出来之后再说!

去年种出的葫芦,被扬州那边一购而空,想要葫芦器皿只能等到今年六七八月份葫芦收获。

化肥更是没法,鸟粪抬出来也需要时间发酵,否则用到田地里反而会害死庄稼。

凌里长已经紧急找其他村子人过去帮忙,但做太多,也赶不上周边几个县都要购买。

只能说幸好他们村修路了,否则运化肥的牛车都要堵在路上。

不过这样一来,扶江县其他村人,只要是勤快的,都从这上面赚了些银钱,日子宽裕不少。

要说不仅纪炀忙,百姓们更忙,春耕跟赚外快,哪个都不想舍弃!

新搬来的几家非编户,同样跟在后面忙碌,他们本来以为自己是外来人,凌家湖那边可能不要他们。

谁料凌里长只看做事好不好,根本不看外乡人本地人。

能干活!那就是好人!

倒是帮这十几家非编户快速融入扶江县了。

非编户的意思就是,名下没有房产土地,不能入编,也就是流民。

不过按照承平国规定,非编户可以去租种官方田地,或者地主家田地,又或者开耕荒地。

租种别人家的地,没那么辛苦,但要自己攒钱,攒够银钱买田地,成为编户。

开耕荒地的,只要耕种满三年,便能入户籍,自己开耕的田地只要付官府很少量的银钱,便属于他们名下。

这十几户人家,有的是从凉西州跑过来求生,有的是隔壁常华县的佃户。

常华县那边土地基本已经占完了,很少有荒地,他们之前只能租地过活,现在扶江县发展起来,而且还有荒地可用,自然拖家带口而来。

毕竟能自己开耕,好过种别人家的地。

现在春耕还没结束,已经有十几家过来,纪炀听其他知县给的消息,凉西州那边日子贫苦,估计会有不少人户听说扶江县的事,会主动到扶江县过活,让他做好准备。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