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9章 谋杀慕容垂(第1页)

前面有前燕重兵围困,傍侧又有前秦军队虎视眈眈,桓温率领孤军坚守枋头,虽然粮草无忧,但是当前的僵局一时之间也无法打破,而久拖不决显然对东晋最为不利,所以桓温颇为苦恼,只能寄希望于北府军的来到。

在苦等了一个多月之后,桓冲才带着北府军乘船经黄河水道抵达了枋头,一到枋头,北府军便跟以征南将军慕容德为的前燕军队干了一架,而结局也是不出所料的前燕军队大败,保持了自北府军成立以来的不败战绩。

但是虽然前燕军队大败,但是慕容德牢记慕容垂的嘱咐:“敌强时我就退,敌弱时我再进,不要硬拼,以保持实力为主”的策略,所以前燕军队实力尚存。

慕容德知道自己打不过北府军,因此之后便一直躲着北府军,北府军出击时他们就跑的远远的,北府军回城之后他们就又再回来,以此反复,使北府军有劲使不出,十分的憋屈。

同样憋屈的还是桓温,桓温之前的雄心壮志此刻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虽然北府军的到来暂时解除了枋头的危机,使两军形成对峙局面,但是桓温很清楚再这样下去只会空耗自己的军力,所以时间在前燕这边。

时间拖的越久,对自己越不利,因此便萌生了退回荥阳的想法,但是因为之前自己曾经立下过诺言一定要打下邺城,因此一时也拉不下脸来立即撤军,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时机很快就到来,只不过不是让他撤军的时机,而是继续进军邺城的时机。

原来,在枋头之战成功的遏制住东晋的北伐大军之后,为了解除其他几路东晋大军的威胁,慕容垂率领前燕的精锐骑兵先行离开,而只留下慕容德在枋头继续与东晋军队对峙。

而慕容垂不愧为前燕最为优秀的将领,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率领前燕骑兵部队先是在濮阳郡附近击败了豫州刺史桓豁,迫使桓豁率领豫州兵退回到东燕郡。

在稳住了濮阳郡之后,又快马加鞭的赶到了建兴郡南边的鹿邑设伏,成功的伏击了途经此地的东晋兖州刺史朱序的部队,阵斩一万余人之后,朱序只得率领剩余的部队狼狈逃回祝阿郡。

随后慕容垂又率领轻骑北上,会同前燕的地方部队成功阻击了准备攻占渤海郡的青州桓石虔的部队,在渤海郡一带形成对峙局面。

与此同时,前燕摄政慕容评也派出了镇南将军慕容尘进进攻宗族起义的孙元,成功的攻入了孙元占据的武阳郡,在武阳郡大开杀戒,整个武阳血流成河,百姓为之一空,历时两个月的孙元起义被成功镇压。

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吴王慕容垂就先后击败数支东晋北伐部队,使原本岌岌可危的前燕政权彻底的转危为安,这也使得吴王慕容垂名扬天下,名声在前燕国内是空前的高涨,人人都将他视为前燕国的大英雄,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就是上天派下来征求鲜卑族的战神,不管是从贵族还是平民都对他顶礼膜拜,大有取代摄政慕容评和皇帝慕容伟之势。

在慕容垂名扬天下的同时,也引起了朝中别有用心人之的嫉妒。

先嫉妒慕容垂的,就是摄政太宰慕容评。他作为慕容垂的叔叔,家族当中能够出来这么一位战神级人物,本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慕容评心里却是很不舒服,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前摄政太宰慕容恪本来是建议由吴王慕容垂来摄政的,也就是说慕容评的摄政大权本来就是从慕容垂手里抢过来的,本来朝中很多人就对此心怀不满,现如今慕容垂又立下如此大功,慕容评心里自然更加不平衡了。

其次嫉妒慕容垂的,便是皇太后可足浑氏。可足浑氏可以说是与慕容垂有不共戴天之仇,正是可足浑氏杀了慕容垂最爱的妻,而且还是用特别残忍的酷刑虐待至死的,这让慕容垂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只是迫于可足浑氏的权势而隐忍不,但是可足浑氏是清楚慕容垂对她的恨意的,因此一向和慕容垂关系不好,现如今自然更加不愿意慕容垂做大做强了。

最后嫉妒慕容垂的,还有慕容垂千辛万苦要扶持的当朝皇帝,也是他的亲侄子慕容伟。慕容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担心慕容垂的声望太高了之后,会影响到他的皇帝之位。

恰巧慕容垂上书朝廷请求奖励参战的将士,以鼓舞士气继续作战,这本是一件照例行事的好事,行军打仗都讲究个奖罚分明,不然谁还给你卖命。

但是没想到慕容评因为嫉妒慕容垂取得的成就,而估意压住不报,这让慕容垂大为不满,为了不让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寒心,也为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荣誉,一向懒的与朝廷慕容评打交道的慕容垂决定亲自回京与慕容评理论。

在得知慕容垂要回京的消息后,慕容评感觉这是一个除掉慕容垂的大好机会,于是便连夜找到皇太后可足浑氏与皇帝慕容伟商议。

三人一拍即合,但是因为慕容垂确实立下奇功,又深得前燕将士们的爱戴,慕容评也是担心若是此时除掉慕容垂的话会引起军队哗变。

但是皇太空可足浑氏可不那么想,在她的心里那有什么家国,只有个人仇恨,因此便力排众议,拍板决定在慕容垂回京之时就排军队包围吴王府,然后以谋反的罪名将其立即诛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太后可足浑氏与慕容评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禁军护卫除掉慕容垂的时候,禁军当中有欣赏慕容垂的士兵便悄悄的将消息告知了上摄政太宰慕容恪之子慕容楷以及慕容垂的舅舅兰建,二人得知后立即出城找到正准备进京的慕容垂。

由于可足浑氏与慕容评上台后只知贪权揽财,朝廷当中对二人不满的大有人在,现在又不顾家国大义要谋杀对国家立有大功的慕容垂,如此大逆不道昏聩无能之徒,自然是不得人心的。

因此慕容楷与兰建都建议慕容垂可以效仿前秦皇帝苻坚动军事政变,除掉昏君奸臣,自己登基称帝,并建议慕容垂可以先制人,只要除掉摄政慕容评和乐安王慕容臧两个领兵亲王,其他人皆不足为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慕容垂在得知皇太后与慕容评要以谋反的罪名除掉自己以后,内心也是相当的痛苦,自己大半生都在为国征战,心中只有国家,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但是就是有人容不下自己,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叹啊。

慕容垂明白,虽然东晋的进攻态势被遏制住了,但是并没有完全打退,若是这个时候国内再生内讧,那么受益的必然是桓温。

桓温又是一位有极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必然会趁机进军邺城,到时候好不容易扭转的战场形势必然会再次急转直下,前燕政权将再次面临土崩瓦解的书面。

因此,不愿意骨肉相残的慕容垂拒绝了慕容楷与兰建的建议,但是可足浑氏与慕容评杀心已起,必然会再寻找机会除掉慕容垂,因此慕容垂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为了稳住当前大好的局面,避免前燕内讧,避免骨肉相残,在大儿子慕容令的建议下,决定交出兵权,回到慕容部的老家龙城避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