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0章 震惊张觉密会王安中宋金关系破裂在即(第1页)

四月二十九,赵朴一行抵达燕京城迎春门下。

《辽史·地理志》载“燕京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共计九百余座......”

与周长四十五里的东京城相比,燕京规模、人口都略逊一筹。

燕京作为辽国南京,城池规模、地址基本沿袭唐五代时期的幽州城。

经过辽穆宗、景宗、圣宗三代励精图治,燕京人口数十万,成为大辽五京里最富庶繁华的都城。

可如今,燕京城中最富裕的三万户百姓,包括工匠、大夫、舞乐伎子、青壮劳力......十数万人口,连同他们的家财奴仆牲畜,一同被金国迁往北安州(河北承德),甚至是更远的大定府(内蒙古宁城)。

剩下的百姓,稍稍富裕些的,都在两次燕京战事间隙逃往各处。

留在城中的,大多贫苦病弱,连逃亡的路费粮食都拿不出。

赵朴站在迎春门下,仰头望着巍巍城池。

历经数百年风雨,燕京城依旧是这般巍峨耸立。

可扑面而来的一股荒凉、冷清气息,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到来之人:

面前这座燕京城,已是空有皮骨,而无血肉。

安尧臣情不自禁地感慨:“燕京百废待兴,想让其重现繁华,任重道远啊~”

邓肃笑道:“处谦兄抛下大名府好日子不过,跑来与我们过苦日子,将来可别后悔才是!”

安尧臣洒然一笑:“所谓‘嫁狗逐狗、嫁鸡逐鸡’,安某处之泰然矣!”

赵朴大赞:“外嫁媳妇有此心态,便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众人哄然大笑,验过官凭文牒后,从迎春门入城,径直往府衙而去。

宣抚副使、同知燕山府事詹度,转运判官李邺等路府主官,得知赵朴到来,相约前来拜见,场面一度很热闹。

众位燕山府路主官的热情,令赵朴有些措手不及。

一番寒暄,赵朴应下詹度、李邺邀约的接风晚宴,歉然告辞。

他还得去找王安中报道。

公事房里,赵朴见到了王安中。

大名城发生的事,经过朝廷邸报的宣扬,早已传到燕京。

王安中询问了几句,赵朴随口敷衍。

这件事显然不能让王安中过多关心,他与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也无交往。

();()  “詹副使、李运判几位倒是对小王十分热情,莫不是王宣抚对他们特地关照了什么?”

赵朴呷口茶,笑道。

王安中有些心不在焉。

从赵朴见到他起,就发现他眉头紧皱,似乎有些忧愁萦绕心头。

听到赵朴的话,王安中愣了愣,勉强挤出一丝笑:

“前些日与诸位同僚饮宴,席间谈及仪王,某便把近来在燕京城中发生的事,讲述给诸位同僚听。

又告诉他们,仪王乃是蔡相忘年小友,与太子殿下也颇为亲密......”

赵朴笑着摇摇头:“王宣抚这是平白为小王披上虎皮,反倒有狐假虎威之嫌!”

王安中捋须反问:“披上虎皮好做事,仪王难道不想要?”

赵朴嘿嘿道:“岂能不要?再来几张更好!”

王安中指着他哈哈笑了笑。

很快,王安中收敛笑容,又是一副愁眉苦脸样。

“王宣抚莫不是遇到难处?”赵朴试探道。

王安中拧紧眉头,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

他这副模样,反倒勾起赵朴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如此为难?

犹豫许久,王安中起身闭拢房门,坐在赵朴身边,压低声道:

“有一事,王某实在不知,该找谁商量。

想听听仪王高见!”

赵朴拱手:“王宣抚请讲!”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