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小麦丰收亩产2000斤(第1页)

不过他并没气馁,真就是仙泉,也不能刚播种完,几分钟时间里就出苗、成长、结穗、成熟,这就太逆了,

真要如此,他还不敢吃呢。

也不等了,先睡一觉再,等明儿再来看看,便出了空间。

第二清晨六点来钟,趁着家里人还再休息,又进了空间,这回地里头有动静了,原本那光秃秃的泥土地上,种子已经出芽,嫩绿嫩绿的,看着讨人欣喜,

李奎勇看着碧绿的嫩芽,心里同样激动无比,正常麦从播种到成熟收割,春麦需要四个月左右,冬麦则更长,需要八个月。

这才一个晚上,种子就出土芽,明仙泉对植物确实有催生的作用,按这趋势,怕是都不用一个月就可以收割了。

这动荡的年代,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钱、票都没他这空间香,食物在手,万事不愁。

生活有了盼头,干活也有劲,接下来一个多礼拜,他带着弟弟蹬三轮去外头接客拉货,期间又去黑市买了些谷子,在空间里种上一亩的麦,

而且麦的生长度,远远过他所预期的,几乎是一一个样,一个礼拜多点,满打满算不过十,

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李奎勇看着面前一垅一垅的麦子,齐得像堵墙,密不透风,麦穗结实饱满,一个挨一个,压得麦秆子都低垂下去,色泽金黄耀眼,

看着喜人!

一亩麦,按后世的种植技术,大肥大料,亩产能有个八九百斤,好的上千斤也有可能,

五六十年代,那就不成了,亩产有个三四百斤顶好了,差的过百斤都达不到,

眼前这一亩麦,亩产能有多少,他不好,但过千斤肯定有的,

也不废话,先前镰刀早就准备好了,袖子一撸就开割,这十多就是稀饭、咸菜、杂粮做的面饼子,没见一点荤腥,闻到咸菜那味都要犯干呕,感觉自个喉咙都被糙的面饼子给撑大一圈,刚开始几是真的不习惯,

要不是有仙泉撑着,身体怕是早就垮了。

得赶紧挣钱改善些伙食,

“咔嚓,咔嚓……”

弯腰给割着麦子,一亩麦田,手脚麻利点的,可能一就给割完了,它这一亩地前后共花了三昼夜,那麦秆粗的,他一把手都抓不过来,他这一米澳大个,手掌可不了,可以想象这一茬麦秆有多粗,

割完麦子,再用石磙脱粒,这玩意他还是跑去永定门外的方庄,郊区农村给淘来的,眼下的京城并不大,按后世法,以二环为界点,

东城出了二环就是田地、乱坟岗子,坐公交得3字开头的,郊区车,南城也一样,过了永定门再往南,就出城了,什么方庄,大红门,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

就这么的,跟农忙一样,在空间里辛苦了一个礼拜,晚上干活,白休息,昼伏夜出,三轮也没去蹬了,实在搞不动,

脱粒装袋,最后一秤,足足两千斤,麦的出粉率也高,2ooo斤麦子,怎么着能出16oo斤精粉,

眼下像他们的城市户口,一般居民25斤,工厂职工27斤,重体力劳动者45斤。

别看着一月也不算少了,但要知道,这里面还包括搭配玉米、高粱、红薯之类的粗粮,并且又没有油晕,缺乏蔬菜,这点粮食还真是不够吃。

像他家一家七口,按理每月的供应粮不算少了,平均每人3o斤算好了,一个月就是21o斤,一年就是25oo斤左右。

但现实却是三两头挨饿,到月底更是断粮了,得问邻里去借,才能熬到下月粮时。

现在他用十时间,就收获了16oo斤细粮,大半年的口粮赚出来了,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也不用吃粗粮糙嗓子了,

这十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