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治国之道(第2页)

此番前来的使者一共有二十余人,分别属于七大诸侯以及辖下门阀,每一个都是可以搅动天下的存在。这些诸侯之间常有摩擦和利益纠纷,是以此刻彼此之间都不搭理,人人神色倨傲。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吧。”一个使者不耐烦道。

大师兄赵元余光瞟向鬼谷门人的座位,有一处仍旧空着。

方即墨这小子竟然还没来!

这么关键的场合,居然迟到,他到底在想什么?!

小子,是你自己迟到,那就别怪我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开始吧。”赵元呵呵一笑,“诸位远道而来,是为求贤,我鬼谷弟子苦学多年,是为寻一明主,从而匡扶天下。今日大家有缘聚在一起,可畅所欲言。若是我鬼谷弟子有何失言之处,请诸位莫要见怪。”

“赵先生客气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儒士第一个开口问道,“我乃晋国公使者,陈信,想请教赵先生治国之道。”

那人一说话,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集中在了大师兄赵元的身上。

“在赵某看来,治大国如烹小鲜。”赵元作揖答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此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原文乃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意思是治理国家就像烹饪一样,以道治天下,则鬼神、圣人皆不能乱,于是天下安定。

大意是道家那套无为而治的思想。

但此刻赵元说此话,显然并非无为之意。

“烹饪者,选良才。诸位可听说过,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赵元山解释道。

众人纷纷点头。

“好的食材,是做出一道美味的基本,有杰出的人才,则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赵元山继续解释道,“其二,有了良才,但想做出绝顶美味,却还不够。需知烹饪之法,需依食材的特性而定,有的适合炒,有的适合煮,有的时候煎,有的则适合炖。

人才亦是如此,世人性格千奇百怪,对于不同的人才,要有不同的任用方式,放才能够使其挥能力,承担大任。”

赵元又分别以火候、手法为比喻,将他的治国理念娓娓道来,只听得众人频频点头,不少使者的眼中更是泛起了精芒。

“辰国公使者,文印,想请教韩毅先生治国之道。”

赵元刚刚说罢,另一个使者以同样的问题向赵元身旁的韩毅提问道。

“大师兄方才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韩某深以为然。”韩毅不急不缓道,“但韩某身为一介医者,却又有些许与大师兄不同的看法。”

“师弟但说无妨。”赵元山点头笑道。

“在韩某看来,治国之道如行医道。”韩毅答道,“医者治病救人,望闻问切,随后对症下药。6某曾遇病入膏肓者,虚不受补,只能先施以米粥,青菜等,缓加调养,待到患者身体有所起色,再施猛药大补。国家也是如此。

要谈治国之道,先,要如医者望闻问切般,深入的去了解一个国家的症结所在。若只是些简单的小症,则对症下药即可,若是已然病入膏肓,则以求稳为上,待到国家稳定,再施猛药。”

“敢问先生,何为救国之猛药?”此刻,另一个使者好奇的开口问道。

韩毅微微一笑,口中轻吐二字:“变法。”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