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2章 官办医疗(第1页)

吴主孙权正式任命鲁肃为江东兵马大都督,执掌六郡兵马。消息传到公安,左将军刘备火速召集核心成员开会研判形势。

而幼子刘禅由于此前的亮眼表现,也获得了列席会议的资格。别看只是列席,却已是不得了的待遇。须知能够出席会议的全都是刘备集团各部门及各军的一把手,有诸葛亮、庞统、蒋琬、孙乾、糜竺、简雍、潘濬、伊籍、马良、李譔,以及武将张飞、魏延、黄忠、赵云、廖化、辅匡、糜芳。关羽和霍峻在江夏驻防,故此缺席。而刘禅这个四岁的娃娃就要和他们一起开会聆听政事了,这可是连带兵多年的刘封都没有资格的。

会议还没开始,众文武已经到场。黄忠在人群中瞅见刘禅,急忙上前执部下礼:“末将黄忠,拜见公子。”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给四岁的娃娃行礼,行的还是部下礼,多少有些滑稽。黄忠却格外认真,丝毫不觉得别扭。

刘禅赶忙还礼,说道:“黄将军,刘禅年幼,将军不可行此礼。”

黄忠却一丝不苟地回答:“公子于小儿有活命之恩,又是主公嫡子,末将不敢造次。”

让黄忠这么一说,旁人的脸色就尴尬了。孔明见状,赶忙上前打圆场:“此非堂会,汉升不必拘泥礼数,商议正事要紧。”

孔明几句话令气氛缓和不少,众人闻言一一落座,只等刘备说明会议内容。

“周瑜病逝巴陵,吴侯已命鲁肃接任大都督,总揽江东兵马。此事关系荆州局势,诸位有何看法?”刘备一开口,大家心想果然是为了这事。

“主公,鲁肃为人宽厚、进取不足。又是新任的统帅,一时难以服众。趁此良机向东吴索要江陵,不可迟疑。”

庞统首先表态,这也是他一早向刘备建议的。

“江陵重地,扼守长江通道。吴侯岂肯轻易放手?”孙乾提出了疑问。

“江陵本就不是东吴的,被孙权窃据良久,还不知足?今周瑜已死,江东军心受挫。孙权若不让,出兵夺回便是。”魏延对孙权向来没有好感,言辞上更不留余地。在座的许多都是刘表旧臣,想法也和魏延一样。

“不可。曹操一日不除,孙刘两家,合则共存,斗则两败。江陵之事,还是以和为上,切不可动武。”

孔明主张联孙抗曹,对于武力夺取江陵第一个反对。

刘禅坐在角落,一直眨巴着眼睛看戏。他年纪尚小,又只是列席会议,故而没有发言权。玄德想看看儿子的表现,特意转过头来问他:“禅儿,此事你怎么看?”

刘禅心想让孙权白白把江陵吐出来,那还不如直接要了他的命。可现在就跟东吴翻脸,咱又没那个本钱。还能咋办,谈呗。

于是慢声答道:“吴侯非偏安之主,欲据荆襄以窥天下久矣。江陵乃荆州中心,此等要地岂肯轻弃?东吴绝不会答应让出江陵。”

“那依魏将军之言,出兵夺取呢?”刘备故意拿魏延的话来为难儿子。

“父亲,我军初具规模,实力不济,此其一;周瑜方死,此刻动武,江东军士则成哀兵,必上下一心誓死作战,诚难取胜,此其二;江陵城池坚固,以周瑜之能、挟赤壁之威,尚需围困一年。我若与江东开战必迁延日久,曹操便可趁隙南下以获渔人之利,此其三。有此三不利,不可与江东开战。”

刘禅这一番分析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说的在座众人纷纷点头。诸葛亮和庞统更是对这个弟子大为赞赏,尤其是孔明,看向刘禅的眼神都发亮。

刘备也骄傲了一把,心想都说曹操之子如何优秀,我这儿子不到四岁,看问题便如此老道,曹操哪个儿子比得了?

想着从袖子里拿出早已写好的信,交与诸将传看:“给吴侯的信吾已拟好,以江夏换取江陵,共抗北敌。”

众将轮流着把信看了,再看看刘备。心想主公你既然早都把信写好了,还叫咱们来开会干啥?打卡KPI么?

“主公之意虽好,若吴侯不准,奈何?”

潘濬为人向来仔细,虽是刘备决定的事,他忍不住还是再多问了一句。

“承明多虑。周公瑾病逝,吴侯首要目标是掌控军权。江陵被荆南与江夏隔绝,京口难以控制。若与江夏交换,对吴侯而言亦是一举两得,岂有不准之理。”庞统一番解释,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公佑,便由汝去一趟京口,将此信交与吴侯,等江东回复。”

“诺。”

孙乾领了命令,接过书信,小心封好收起。

“父亲,孩儿有事请奏。”

刘禅又开了口,这回是主动发言,让本已准备散会的文武又提起了兴趣,不知这位常常出人意料的小公子要说些啥。

“哦?但说无妨。”刘备显然也感兴趣。

“荆州疲敝,又连遭瘟疫,人口与曹操南征前相比已不足三分之一。孩儿请设立医掾,以仲景师父为掾主,华佗先生副之,建医学院,官办医疗,以助恢复人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禅有这个想法不是一两天了,也不是第一次对刘备提起,只是从未在正式场合讨论过。在场的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将医掾列为正式的官方机构,这事史无前例,众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