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2章 乐极生悲(第1页)

冯弘垂头丧气,三万大军损失近一半多,这次他才知道,魏军野外战斗力这么强,尤其魏军重骑兵,根本不是他们能够阻挡的。

燕军撤回肥如,冯弘将守城事宜全部交给冯翼,他亲自返回龙城向冯跋请罪。

这一次魏国攻打燕国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也让燕国感受到和魏军的差距。

本来打算趁机攻打魏郡的刘义隆也没有动手,因为根据影子的消息,拓跋焘并没有用出全力,否则燕国必破。

也是,有宋国牵制,魏国不可能全力攻打燕国。

此时的刘义隆在洛阳大力推行改革,洛阳已经焕然一新,虽然不如东汉时那么繁华,但是也差不太多。

由于洛阳成为都城以来商人越来越多,各地的货物也大量涌入洛阳,这也让洛阳更加繁荣起来。

但是长安也不遑多让,除了人口暂时无法和洛阳比拟,但是长安更接近西域,西域商人更愿意去长安进行交易。

但是依旧是洛阳更加繁华,等到长安人口恢复,长安会慢慢过洛阳。

繁华的洛阳也吸引着很多文人墨客。

谢灵运,名公义,字灵运,祖籍陈郡阳夏,晋宋间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佛学家,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

他是谢晦的堂兄,这次谢晦回京述职,他特意向刘义隆举荐堂兄谢灵运。

谢灵运天性偏激,常常有触犯礼法律令的行为,朝廷只把他当做有些才华的文人,而不是有学识才干的政治家,而他自己却认为有水平参与国家大政,却不被赏识得到重用,经常愤愤不平。

本来谢灵运早就应该进入朝廷任职,但是由于刘义隆迁都,谢灵运喜好游山玩水,所以没有跟随迁到洛阳,就在了江南。

还有就是因为刘义隆对于谢晦有些防备,所以谢灵运如今才进入刘义隆的视线。

刘义隆通过影子的调查,得知谢晦并没有什么问题,刘义隆也放心了,这次召回谢晦一是正常调职,二是要提升他的职位。

谢晦也适时的将谢灵运推荐给刘义隆。

由于谢灵运早就参加过科举,已经有功名在身,所以符合条件,刘义隆也是对谢晦有些愧疚,所以就答应将谢灵运调到洛阳。

谢灵运来到洛阳就震惊了,在他的认知中,北方早就衰败,当初对于刘义隆迁都,他就十分不满,可是如今洛阳让他开了眼界。

这次他心中有了希望,他自认为自己有王佐之才,所以他才会答应堂弟的邀请。

其实他不是第一次做官,义熙元年,谢灵运出任琅邪王、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

义熙三年,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谢灵运担任刘毅的记室参军。刘毅镇守江陵,又让他当卫军从事中郎。

义熙八年,刘毅起兵反刘裕,兵败自杀,刘裕任命谢灵运为太尉参军,返京后,又转任秘书丞,后因事而被罢免。

义熙十一年,谢灵运转任中书侍郎。

义熙十二年,刘裕征讨后秦姚氏,骠骑将军刘道怜留守都城。谢灵运被任命为谘议参军,再转任为中书侍郎,接着又被任命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

元熙元年,刘裕建宋国,奉命出使归来的谢灵运仍然被任命为宋国黄门侍郎,再升任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擅自处死门生,被免除官职,而且爵位也从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

自此远离官场,但是历史上他还做过其他官,但是刘义隆的出现,他也改变了命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