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节(第2页)

“英郡王突然把我送出京城的,当时来不及打招呼。”卢八娘关切地问:“怎么不将家人都带过来?我这里还是更安全一些。”

“家里人口太多,事情也杂乱,来了会扰得你不得休息。”孟白推辞了,“我不过是一介散官,皇权的争夺与我不关,只是在京里怕被波及才出来,留在庄子里就好。若是司马十七郎有事,你赶紧去找我。”

原本他们是订下了相互帮助的计划,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容易,比如卢八娘离京时就无法对司马十七郎说她要带孟白一起走,那时节她只能先出来了。而现在虽然孟家看起来安全些,但她也不能去孟府,实在没有那样的道理。

孟白也明白由于立场不同,卢八娘不到最后无路可走时也不可能去找他,但尽他所能地把有用的东西告诉她,“我记得下一任的皇帝是嫡子,可现在皇上并没有嫡子,也不知是我的记忆有误还是历史发生了偏差。又也许是写史的人粉饰?就像朱棣,明史上说他是马皇后所生,其实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卢八娘点头示意她知道了,明白他不能久留,便叮嘱道:“住在庄子里也不是就没事了,巡逻守卫的事你还要亲力亲为,从庄户中挑些青壮编入部曲,加强实力。”

孟白最讨厌的便是这类的事务,但到了此时,心里自然明白必得如此才能保得一家人平安,他已经是五个女人、七个孩子的大家长了,责任重大。所以他特别向派人司马十七郎讨教如何加强庄子的防卫,司马十七郎自然会帮他想办法,又将自己手下的几个部曲送给他,有了这些人,孟白庄子的安全水平提高不少。

第五十四章时局变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二)

老皇帝出殡后,司马十七郎也搬到了山庄里住,他并没有和卢八娘细说这些天京内的情况,卢八娘也不想多问,她只打听了宁贤妃的情况,得知她还是宁太妃后便“噢”了一声谈起了别的。

司马十七郎知道她和宁贤妃曾经走得很近,便自以为理解了她的关心,“皇帝对太妃的供养必不会差,毕竟是伺侯过先帝的人,你不必担心她。就是岳父岳母,如今在坞堡里,倒比京城好得多。”

卢八娘一点也没担心,坞堡确比京城安全多了,想必京中崔家为首的世家都在羡慕卢相死的恰逢其时。甚至司马十七郎也和卢八娘商量,“要么我也把你送到卢氏的坞堡吧,那里不会受京城的波及,又有岳父岳母照应着你。”

卢八娘并没有同意,她靠着司马十七郎温声说:“我要跟你在一起。”其实她不相信卢家的人,他们才不会一心一意地护着自己和孩子呢,而司马十七郎才真心对自己和孩子好,就算他不能天天守在自己身边,但山庄的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

老皇帝选了懦弱善良的安王继位,又为他安排了强势的岳家帮忙,但早已经成年,手中又有一定势力的叔王们哪里能服气?除非老皇帝死前能狠下心来把几个有权势的儿子杀掉,否则就不可能避免这一场乱局。

很多人都看出的乱局终于出现了。

事件的起因很简单,鲁王世子与柴家的一个子弟车马冲撞了,于是在京城繁华的街道上,鲁王世子被柴家家仆打残。鲁王告到了新帝面前,反被骂了一通,而行凶的柴家子弟只罚了几匹锦帛。当然还有几件类似的事情,新皇继位的几个月内,宗室世家已经积累了太多太多的怨恨了。

司马十七郎也是宗室之一,他对于这种渺视宗室的行为同样非常愤慨,宗室的一位老王爷给他送了一封信,他读了后并没有给卢八娘看,只是说:“司马家的事我总要听听长辈们怎么说,明天一早我回京城。”

卢八娘心里大约是有数的,司马十七郎怕自己担心什么也不说,但其实很多事实在是明显了。安王和柴家想用雷霆手段控制住政局,可他们选错了办法,已经失去了人心。但她并不说破,只是温和地说:“你把细铠穿在里面,不管什么时候也不要脱,带在身边的人都要轮流值夜。再有,吃东西一定要小心,外面的东西不要碰,晚上我让厨房给你们多备点面饼,每人身上都带上一些。”

“我知道了。”司马十七郎笑着答应,“你有身子了,别操这么多的心,我会让人安排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