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3节(第1页)

这个员工顿时精神一震,挺直了胸膛,自我介绍说:“李总监,我叫做陈大发,是公司的中级操盘手。我爸爸是一名警察,这个消息是我回家听他提起的,听他说好像是从英国那边传过来的,他局里的英国警察都这么说。不过我爸爸说,这个消息应该是谣言,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陈大发的话音刚一落下,底下的员工们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李蓁蓁听到有人在说:“是啊,我也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消息,到底是在哪里呢?我想想,我想想……哦,我想起来了!”

这个人一拍脑门,马上说:“昨天中午我去茶餐厅吃饭,好像听到旁边有人说了一嘴。”

他旁边的同事立刻反驳说:“是不是真的?香江是英国的殖民地,已经一百多年了,怎么可能突然还回去?我不相信。”

另一个员工点头说:“我也不相信,不过我也听别人提起过。”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对面的员工神神秘秘地说:“你们估计不知道吧,这个消息是大陆那边故意放出来的,跟前一阵子的那场风波有关,根本就是假消息!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李蓁蓁听到这里,才放下心来,不是大卫说出去的就好,不然她会对大卫失望至极的。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消息绝对不是所谓的“谣言”,而是真正的事实,就在不久后的将来!

杨帆作为最新上任的基金经理,李蓁蓁也提前跟他通过气,因此他也是知道这个消息的。

此时此刻,杨帆和李蓁蓁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赶在这个消息正式公布之前,尽快实现PD基金公司在香江的收购计划。

不然等到这个消息一证实,势必就会刺激香江本土民众的信心,这种信心反应在股市上,恐怕股价就会应声飞涨。

想到这里,李蓁蓁出声说:“你们都安静一下,陈大发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周立刻安静下来,陈大发继续说:“李总监,杨经理,虽然这个消息是假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这样的谣言扩散下去,肯定会有人相信的,到时候我们手头上正在收购的股票,可能价格就会比较贵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专业人士,陈大发的话一说出来,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

李蓁蓁眼神温和地注视着他,鼓励说:“很好,你继续说下去。”

陈大发受到鼓舞,有点兴奋地说:“李总监,我们公司要是想要继续收购股票,就不能再慢吞吞的了,不然市场行情一上来,价格说不定就会翻倍,到时候花的钱又多,买的股票还少,对我们的计划非常不利。”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李蓁蓁面带赞赏地看着陈大发,她没想到陈大发居然能够有这样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眼光,于是,李蓁蓁对他接下来的话更加期待了,说:“那你说一说,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陈大发听到赞扬,激动得脸都红了,提高声音说:“李总监,我们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追加投资,赶在股价上涨之前,先杀一波低价!”

“哦,还有吗?”李蓁蓁觉得,这个建议中规中矩,不算惊艳,任何一个预测到市场趋势的操盘手,都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

没想到,陈大发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李总监,我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些,暂时没有别的了。”

尽管李蓁蓁心里有点失望,但还是用赞赏的眼光看他,说:“你的建议挺不错的,我记住你了,你叫陈大发是吧?”

不等陈大发的回答,李蓁蓁就面向所有人,大声地说:“陈大发提供的情报非常及时,尽管不知道真假,但是在客观上为我们公司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损失。所以我决定,给陈大发记一功,下个月加一笔奖金!大家掌声鼓励!”

在李蓁蓁的带头鼓掌之下,在场的所有人纷纷鼓起掌来,看向陈大发的眼神充满了羡慕。他们知道,公司承诺发的奖金,从来都是大大方方不打折扣的。而陈大发只不过是说了一个小道消息,就有这样的奖励,其他的员工顿时跃跃欲试。

这正是李蓁蓁想要的结果,她笑着说:“希望各位同事能够向陈大发学习,如果我们假设他所说的情况成立,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吗?”

李蓁蓁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员工迫不及待地说:“李总监,我有建议!”

“好,你说说看。”李蓁蓁朝他点头致意。

这个员工大声地说:“我们公司的目标,是要成为汇丰银行和九龙仓这两家公司,在香江最大的股东。现在汇丰银行的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九龙仓的身上。”

李蓁蓁点头说:“你说的没错,还有吗?”

这个员工大受鼓舞,仔细分析说:“各位同事都知道,九龙仓和汇丰银行不一样,它的市值是汇丰银行的两倍有余!而且即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九龙仓依然能够保持盈利,所以它的股票价格,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

“如果这个谣言传开来,到时候香江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九龙仓的股票!因为它是香江最大的港口,拥有最多的船只,在全世界的港口中都能排得上号!我敢肯定,到时候它的股价一定会猛涨的!”

“但是,我们公司现在剩下来的钱,一共也只有3.9亿美元,这些钱即便全部投入到九龙仓,也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员工说到这里,眼神大亮,非常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向银行贷款!就像去年我们狙击英镑那样,利用我们公司的信用额度,10倍20倍地借钱!用别人的钱,来实现我们的计划!等到股价一上涨,这笔钱很快就能回本了!”

这个员工对于自己的建议,显然充满了自信,他说完之后,就看到周围的同事们都两眼放光,显然是回忆起去年在伦敦的战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