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皇家银行的意义(第2页)

朱元璋、朱标此刻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纷纷脸色大变。

“所以6某说陛下每凭空多印一张宝钞,都是在从百姓头上抢钱,有错吗?”

“除非您行宝钞的时候,强制规定天下所有的银子作废,或者让持有银子的人来及时兑换成等值的宝钞。”

“那也只能是到天下银子兑完为止,届时再多,又等于是抢钱。”

“若是如此,您行的意义又是什么?”

“所以,您此举一方面是在用您皇家的声名与信誉换钱,一方面在用武力手段逼迫百姓们接受您的宝钞。”

“到了明朝中后期,宝钞已如厕纸,换言之朝廷的信用百姓已经不信任了。”

“到了那时,宝钞反而成了一些权贵仗势欺人的手段,拿无人问津的宝钞强制买卖,商贾百姓们又能如何?”

“失去信用的朝廷,百姓还会拥护吗?”

“这也是为何当造反的火星一起时,四方涌动。”

“要知道贼入京城时远远没有陛下开国那样艰难。”

“若是将那些大小流民领及其麾下战力全部折算起来,也远不如陛下开国前的某个诸侯战力强,否则也不会轻易败给女真。”

“所以朝廷的信用极其重要,尤其是当教化大行其道,百姓不再愚昧无知时,贪官污吏,跋扈的藩王,枉法的权贵,这样类似的事会一点点消耗民众对国家的拥护之心。”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皇权明知士大夫不是好东西,却依然执行他们提出的愚民政策。”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哪怕对于陛下这样爱民如子的皇帝,皇权仍然是第一位,其次才是百姓。”

朱元璋默然。

朱标陷入两难境地,百家争鸣大兴教化就必须完善各项政策,否则百姓开了智,而朝廷做不好,那就意味着江山不保。

6长生吃下一片瓜,笑道,

“陛下,您有信心吗?”

朱元璋有吗?自然是有的。

可他在考虑后世继承人,一旦民间制造业兴起,百姓开化了民智生活逐步变好,追求也会越来越高,对朝廷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若那时出现了诸如6长生预言里那些混账后世孙,百姓们掀桌子绝对又快又狠。

朱元璋深深呼出一口浊气,

“这个问题咱还需多思量一番。”

“不过皇家银行的事,还需你接着说。”

6长生明白老朱这是在看自己能帮到他多少,届时再来衡量有了这些剽窃来的点子,配合那份新皇位继承制度,他朱家王朝能否过3oo年,若能,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他老朱与一众继承人也不是吃干饭的,只要为百姓着想,依葫芦画瓢总能额外制定出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政策来。

说白了对于坐在老朱这个位置上的人来说,权利是第一,然后才是民生。

“适才说的只是凭空纸币,可造假问题呢?”

“陛下可能确保这泱泱大国,找不出人模仿您的宝钞?”

“即便模仿个9成,百姓又有多少能识别真伪?”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除了对父皇的深深担忧外,他已经彻底放弃继承皇位的念头,如他父皇这般英明神武都错漏百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有丝毫信心治理好这个国家!

反而是朱棣一直在汲取6长生每一句话的营养,甚至打定了主意日后要多与其走动,倒不是他此时膨胀到认定他老爹会让他继承皇位,仅仅是出于求知欲罢了。

眼见老朱这般的人物都露出了绝望的表情,6长生赶紧上药,

“皇家银行,顾名思义代表了皇家信誉。”

“先它接受一切社会储蓄,并按照存储的年限给予利息。”

朱棡哑然,

“存钱还要给利钱?”

6长生点点头,

“具体可以划分为3个月,6个月,一年等等,以一年为例,可以存款额的3%-5%作为年利,另外就是活存,也就是随时会支取,那自然是没有利息的。”

“如此逐步会养成全天下百姓存钱在银行的习惯。”

“此有几个好处,先,不至于连民间到底有多少钱财都不清楚,一如那可笑的黄金白银兑换币,若是国内、外有居心叵测之人将大量白银源源不断将黄金贱价弄空,届时再物以稀为贵,高价倒卖。”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