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荀令衣香(第2页)

荀彧的脸上有那么一瞬的疑惑,但很快消散,他拱手施了一礼,温和笑道:“女郎安好。”

荀郭两家世居颍川,作为年轻一辈中最出色的两人,荀彧与郭嘉自幼相识,同游同读,关系密切,当然也知道他有郭懿这个妹妹。

不过女子长居闺阁之中,深居简出,轻易不会与父兄之外的男子会面,郭懿又是久病缠身,多年沉疴难起的,更不会为人所见了。

在荀彧印象中,这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只数年前见过一面,那时她才垂髫之年。

简单来说,就是不熟。

“听闻女郎大病新愈,还要多保重身体才是,”荀彧还是有礼有节地问候,言辞从容,足有世家公子的风范,又揖了一礼,“彧有要事与奉孝兄相叙,容先失陪。”

说罢他推门进了屋里,再将门轻关上,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郭懿愣在原地,心道:很好,这个家他比我熟。

不想打扰颍川双花的洽谈,毕竟她想成之事不急在这一时,只能徐徐图之,郭懿转头坐在廊下,日光渐渐暖了,倒也不冷。

和畅轻盈的风里,冷松香的味道还未散去,不同寻常香料的浓重,这股香意轻轻扑入鼻息,恰如其分,沁人心脾之间,让人如触泠泠不化的白雪。

郭懿曾觉得“荀令衣香”之词,应当是因着荀彧的品行才学,为他加的溢美之词,如今才知不是虚言。

她在这坐了半晌,屋里谈话的人才终于被送出门了,从后堂到前厅一路,都还能隐隐听见郭嘉的笑声,可见两人相谈甚欢。

他们幼时一起读书时,应也是这般景象吧,一个洒脱恣意,一个清正守礼,郭嘉总在耳边问荀彧要不要喝酒,荀彧常约束郭嘉好生修身养性,秉性截然不同的两个少年,却也结为知己好友。

将荀彧送出去,转头回来时郭嘉才看见自家妹妹倚坐在拐角栏杆处,眼神张望着,似乎是在等他。

又见郭懿衣裳单薄,不免唠叨,“这样坐在风里,可要受凉了。”

郭懿故意同他玩笑道:“那阿兄还不快请我进屋里坐,让我在这里白白晾着。”

“竟是我的过错,”郭嘉无奈摇头笑,“我在外自认辩才无碍,家中竟拿你无法。”

“我知道是阿兄容让我。”郭懿笑盈盈,跟着郭嘉到了屋里。

郭嘉房屋内,繁杂的帷幔屏风一概没有,宽敞明亮,陈设轻简。临窗而置的一方曲脚几上,摆着烹茶所需的碗盏佐料之类,案脚边放着个陶炉,正升着袅袅的热气。

郭嘉走到案几前,悠然坐下,问郭懿道:“茶尚温,懿儿吃些?”

这时的茶还作“吃”讲,是将茶叶大火炙烤后,根据个人口味,佐以葱姜桔皮,一并研磨成粉,烹煮来喝。

郭懿小鸡啄米般点点头,与郭嘉相对而坐,面前杯盏里有半杯未饮完的茶。郭嘉将残盏撤下,为她重新斟了一杯。

她端起碗盏,抿了一口,没尝到茶的清苦,只有咸涩的味道在舌尖打转,她不由得咧了咧嘴,将茶搁下,这里的一饮一啄,都与一千八百年后大不相同,看来她还得好好适应。

“今日烹的不好吗?”郭嘉也啜了一口,暗自寻味,“文若也说欠缺些。”

“许是茶叶不好吧,”说到荀彧,郭懿才想起来自己不是来闲谈的,还有件正事,她再端起碗盏,细看里面的茶色,装作无意提起:“阿兄要北上,预备何时动身?”

郭懿猜想,荀彧今日来到访,必定是与郭嘉商议同去河内的事宜。

“方才来见我的人,你也应唤一声文若阿兄,他去岁就跟我提起过见袁绍之事,只是那时你病重,我便推拒了,”郭嘉又为自己斟了一盏,面上带着笑意,“如今懿儿病愈,咱们不日就要启程了。”

“咱们?”郭懿眼神一亮,“我也能跟你们去?”

“自然,颍川地处中州,早晚必会有变乱,不宜久留。”郭嘉将接下来的行程一一道来,“文若本想让你与父亲母亲,随荀家人一同去冀州安定。但我想冀州路远,此次你们还是同我去河内先暂避些年月,等战火过去,再回颍川来。”

这样的安排,郭懿是极为满意的,跟着关东军大部队才好搞事情嘛,不对,是干大事!

不过话说回来……

“阿兄觉得袁绍其人如何?”郭懿认真问道。

郭嘉端茶的手,顿在了半空中,倒不是在思考如何评价袁绍,而是心中生出疑惑,年幼体弱的妹妹,怎会关心一方诸侯的事?

昨日她有理有条的分析局势,猜出自己要赴河内,今日又问及袁绍,这与往日的言行,实在大相径庭,竟让他有些琢磨不透。

回过神来,郭嘉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是人心所归,但袁绍其人怎样,还需面见才知。”

郭懿摆弄着茶具,喃喃自语了一句,“那只怕要让阿兄失望了。”

“懿儿说什么?”

郭懿乖巧一笑,将茶饮尽,“没什么,阿兄会遇到明公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