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3章 侍疾(第1页)

太上皇这次的病来势汹汹,明华裳连续侍疾好几天,实在熬不动了,被李华章强行送回去休息。她这一觉从晚上睡到第二天中午,醒来时现宫殿里静悄悄的,她一问才知,皇帝带着皇子皇女及宗室来了,上阳宫的宫女太监都去主殿侍奉了。

帝后?大?驾,明华裳理应迎接,但皇帝来时明华裳正睡得沉,李华章不让人吵醒她。

反正已?经迟了,明华裳死猪不怕开水烫,索性沐了浴、更了衣后?才赶去见驾。太上皇寝殿此刻已满是人,明华裳进?入,里面的人纷纷回头看。

明华常十分坦然,从容自若地穿过人群,给上位行礼:“圣人万岁,皇后?万福。见过相王、太平长公主。”

韦皇后?正在听?御医禀报太?上皇的身体?状况,见明华裳才来,瞥了她一眼,微微皱眉:“雍王妃怎么这么晚才来?”

李华章已?不动声色走到明华裳身边,闻言淡淡道:“这几日太?上皇病情反复,二娘在太?上皇榻前守了一天一夜,丑时才回去休息。是我不让人吵醒她,皇后?若有什么疑问,责问我就是。”

韦皇后?这段时间大?权独揽,已?许久没感受过被人顶撞的滋味了。她脸色有些不悦,但念及李华章的身份,到底没有当?众作,笑道:“雍王妃替我和陛下来尽孝,我心?疼雍王妃还来不及,岂会对雍王妃不满?可怜见的,成婚时鲜花一样的姑娘,才几天不见就瘦了这么多。安乐,快过来,你可真该向你雍王嫂好好学?学?。”

安乐公主不情不愿走上前,哪怕前来探病,她身上依然穿着精致的百鸟裙,这次裙摆换成了白?色鸟雀的羽毛,颜色素净了很多,但奢华程度丝毫不减。

安乐公主轻飘飘欠了个身,说:“二兄、二嫂辛苦了。你们的苦劳,我和母亲会记得?的。”

安乐公主的声音不以为意又理所应当?,仿佛别人能替她做事,是无上荣幸。李华章静静看了一眼安乐公主,说道:“我来上阳宫侍疾,一是想替父亲尽孝心?,二是敬重太?上皇的功业,略尽绵薄之力?罢了。我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不为任何人,自然也不敢当?论功行赏。”

安乐公主一噎,不知该如何回复。太?平长公主看向那个美丽但实在轻浮愚蠢的花瓶,说道:“母亲病重,我等身为儿女,本该衣不解带,昼夜在侧,如今竟然需要二郎一个晚辈替我们尽孝,实该惭愧。”

太?平长公主的话音中夹枪带棒,看得?出来对韦后?母女有不少意见。相王像一个没脾气的和事佬,见状圆场道:“母亲还在里面养病,不要吵了,有话去外面说吧。”

众人没有异议,次第朝外走去。太?子李重俊出门时,主动让安乐公主先走,安乐公主不屑地嗤了一声,昂起头颅,远远绕开李重俊,从另外一扇门出去了,仿佛李重俊身上有什么脏东西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李重俊主动示好却被这样下脸,尤其?还当?着宗室和宫人的面,十分难堪。宫女们默默垂下头,几个郡王面色如常出门,仿佛没看到刚才那一幕,皇帝和韦皇后?在前方和安乐公主说笑,皇帝一口一个宝贝女儿,丝毫没意识到他还有另一个儿子。

人群6续从李重俊身边走过,大?家不约而?同保持了沉默,体?面地揭过李重俊的难堪。然而?这种沉默却让李重俊更耻辱了,他维持着太?子的矜贵,在无人看到的地方,却狠狠攥紧了手指。

明华裳默不作声走到人群边缘,她趁人不注意,悄悄问李华章:“长辈来了,你怎么不叫醒我?”

李华章握住她的手,淡淡道:“没必要。”

什么没必要呢?没必要见这些和他同族同姓的亲人,还是说,他们不算亲人。

明华裳没有再问,李华章显然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曾经李华章看不惯女皇任人唯亲,武家人横行霸道、霍乱朝纲,他心?心?念念想着匡扶正义,恢复大?唐,为此不惜付出一切。如今当?政者变成李唐皇室,他才现,他自己?的亲族并没有比武家人强在哪里。

甚至更恶毒,更愚蠢,更鱼肉百姓。

皇帝、韦皇后?带领众宗室走到侧殿,问了些太?上皇的病情,说了些无关痛痒的漂亮话,然后?就摆驾回宫了。

他们甚至都没有等到太?上皇醒来。明华裳简直怀疑他们是故意的,故意挑太?上皇昏迷的时候来,这样既演示了孝行,又不必真的照顾病人。

上阳宫很快恢复如常,照顾病人的日子枯燥又辛苦,明华裳渐渐找到了平衡,不会再把自己?累到头昏眼花。但她承担的依然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都是李华章守在病榻前。

这样过了不知多久,一日黄昏,太?上皇从睡梦中醒来,不期然嗅到一缕清香。她费力?地掀起眼皮,看到床前插着一枝桂花。屏风后?,一道轮廓模糊但不掩挺拔的侧影正在算什么,听?到声响,他轻轻放下笔,起身朝内殿走来:“太?上皇,您醒了。您身上有哪里不舒服吗?”

太?上皇看着屏风后?那道影子,他很自觉,知道她不想看到他们,所以从不会主动出现。但每次她从病痛中醒来,都能看到他,或者那个女子,守在不远处。

这种感觉很微妙,太?上皇无疑是憎恶这两个叛徒的,但这么长的时间,连太?上皇自己?都厌恶这副散着异味的腐朽身躯,这两个人却始终安静耐心?为她喂药、守夜、处理秽物?,神情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若是做戏,那他们的耐心?未免太?好了。

太?上皇叹了一声,破天荒问道:“你在看什么?”

李华章眼眸动了下,显然很意外。但这阵情绪波动很快就平息了,他半垂着眼眸,不疾不徐地叉手回道:“回禀太?上皇,是光禄寺上一季的账册,臣正在核算粮价和肉价。”

“光禄寺。”太?上皇喃喃,语气不置可否,“原来你从京兆府,被调到了光禄寺。”

李华章沉默,太?上皇把持朝政那么多年?,是玩弄人心?的行家,当?然明白?这个调动背后?的含义,他无论抗辩什么都没有意义。果然,太?上皇轻轻笑了声,问道:“那你算出来什么了?”

“武德年?间,大?唐初立,废隋铢,立通宝,广赦天下,但因战事不休,突厥侵扰,百姓生计维艰,饿死者十二三。及至太?宗继位,米谷之价一直居高不下,一匹绢才得?一斗米。太?宗崇尚节俭,大?布恩德,百姓虽东西逐食,但依然十分拥护太?宗,并未对朝廷不满。贞观三年?,关中谷熟,米价才逐渐回落,至高宗麟德三年?,长安米价一直维持在斗三四钱。但高宗朝后?半期,关中连续多年?欠收,永淳元年?四月,关中米斗四百,加之疾疫,死者甚众。高宗因关中饥馑,幸东都,此后?便常住东都,甚少回长安。如今,您可知民间米价多少?”

太?上皇没有回答,李华章主动说出了答案:“长安米斗百钱,盗窃甚众,宿卫兵至有三日不食者。”

太?上皇不动声色听?着,淡淡道:“麟德元年?之前,都是高宗执政,麟德年?后?,我垂帘听?政,二圣临朝,果然麟德三年?便爆大?旱,米价涨至四百钱一斗。你是想说,因为女人执政,才能不足治国,德行不合礼法?,故上天降下示警,米价连年?腾踊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