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章 清官(第2页)

在她看来,一个人,要想装富很难,但扮穷却很简单。

杨阔的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刻意在李治面前卖惨。

卖惨当然有好处,可以迅博得李治的宽容和谅解。

要知道,这些年关中平原虫患不断,就算认定为天灾,可杨御史作为关内道的一把手,怎么说,都负有‘治理不善’的责任。

退一万步说,即便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可为官者,除了清廉外,更重要的是有治理地方的能力,没有施政才能,光有一身清廉又有什么用。

眼下的局面,急需一些真正有才能,肯干实事的好官,而不是那种品德高尚,平庸无能的‘好官’。

李令月先入为主地将杨御史归纳到第二种,她总觉得这个李治口中的‘爱卿’,极有可能也一个逢场作戏的演员罢了。

然而很快,她就被打脸了。

回城的一路上,杨御史一直跟在李治身边,不断地汇报当下灾区情况。

多少良田被毁,多少人口和牲畜饿死,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每项数据都精确到个位。

这期间,李令月插话问了对方好几个问题,比如赈灾物质放情况,流民安置问题,州府各县治理的具体措施。

令她惊讶的是,这个御史中丞,对所有问题都能清晰地给出答案,如果不是深入到灾情的第一线,是断然回答不了这么详细。

而且他不光只是通报情况,趁着跟李治说话的功夫,一连提出了好几个当下需要棘手解决的问题,那焦虑的神色,根本看不出是在作假。

尤其行到鄜州城下,沿途的百姓纷纷跪地,除了高呼李治“万岁”外,还夹杂着呼唤“杨大人”的声音。

杨御史的名声能让百姓自肺腑的爱戴,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演出来的。

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鄜州城,按照既定的安排,李治父女俩要住在临时搭建的行营里。

唐朝的皇帝不同于清朝那样,在全国各地建有行宫,李治出行,光是禁军护卫,就队伍庞大,这么多人的住宿问题,不是一户一家所能解决的。

李令月担下了治理虫患的重任,哪还有心思住在行营里,当下就对李治说道:

“阿耶,女儿今晚要去杨御史府上留宿,以便多向他了解一些灾情!”

“不可!”李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你一个姑娘家,跑去别人家成何体统!”

“阿耶,我只是告知您一声,不是在征求您的同意!您忘了之前咱俩约好的“三不原则”?不管、不问、不阻拦!”

“那也不行!万一有个好歹,朕如何跟你阿娘交代。”

“好吧!”李令月一摊手,坏笑地看向李治:“那今晚,女儿只能找阿耶秉烛夜谈咯!”

李治后背一凉,看李令月的眼神又变成了像看苍蝇一般,额头微微冒出冷汗。

“准了,准了,不过必须带上百十个护卫,否则阿耶不放心!”

“请好了您嘞!”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