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锦衣卫林家(第2页)

所以必须向上蹦跶一下,但自己是世袭军籍,上面还有嫡长子,家里的一切不仅与自己无关,还是阻力。

亲属回避,是大明朝官场制衡的铁律。

转一圈,还得找大树乘凉。

越接触大明官场,越会知晓国事的复杂,单是一个锦衣卫,这两个月来每天都在刷新林威的历史认知。

骆养性现在是内城千户所本部的坐堂百户,若骆思恭不退,他就算有百户官阶也不能入职,只能领三成俸禄混日子。

电视中那种父子同在锦衣卫出差的桥段是误导人,亲兄弟都不可能。

至于北镇抚司缇骑,官制的制衡方式更加变态。

世袭锦衣军户根本没机会做缇骑,他们只有三五百人,全是流职,且是民籍,是武艺高强的江湖人。

缇骑与军籍的世袭锦衣卫有本质不同,就像大明边镇的营兵,与边军一样叫‘士兵’,人家却是募兵,更准确的名字叫战兵。

史册中记载某个边镇十万边军一触即溃,那是扣屎盆子,边军只负责守土防御,从来不机动作战,遇大战只做民夫,若营兵不够,边军必须重新训练加入营兵体系。

大概是记忆中民兵与正规军区别,哪个人听说过民兵能主导国战?

锦衣卫也是一样的道理,京城有很多江湖人等待北镇抚司召唤。

缇骑都有官身,每个人都是小旗总旗,他们不仅俸禄高,还能办案捞外快。为避免被报复,会随掌印官离开,只要北镇抚司‘换届’,缇骑就会集体被清退,新的掌印官必须自己招募。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保证上官如臂驱使,确保缇骑与京城人脉没有牵连。

君不知,21世纪的国家部门后勤人员,从不招京城本地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吏治的小窍门多得去了,老祖宗又不傻。

锦衣卫集公检法于一身,那锦衣军户做啥呢?

京城老妈子才是合理的注释,高档一点的会去坐探、会去外驻、会去工部督工,总之与诏狱无关的事,才是军户的职位。

对了,南镇抚还有与工部一样规模庞大的军械匠作所,里面五个千户所,上万帮闲。

一句话,锦衣卫不是一个卫,它是皇帝直属的皇权机构,世袭军户就是全系辅助。

蹉跎两个月,不知该从哪里找切入点,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就来了机会。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搞起。

长远目标,还是得有一块地盘,乱世武力为尊,当大官没用,当辅也没用,甚至当皇帝也没用。

林威想着这些事,迷迷糊糊睡着了,再睁眼已天色大亮。

大侄儿林勇十七,只比林威小一岁,老大未致仕前,他只能到其他百户所做个帮闲,老太太舍不得孙子被人吆五喝六,就在家歇着。

林勇独自占着东厢房,看起来还没有起床,老大林耀轮值时很少回家,大嫂也出门去了。

母亲五十六岁,精神头不错,陪嫁丫环五十岁了还是下人,更悲剧的是,她还是两位庶兄的亲生母亲。

哎~

林威先到正堂给父亲灵位上一炷香,才掀开门帘到里屋。

两个老太太,一个在炕上纳鞋底,一个在织布。

“娘,姨娘,孩儿到师父那里看看,中午不回来了。”

姨娘连忙站起来,她不敢对嫡子说话,炕上的母亲叹气一声,“四威,你得找点事做呀,轮休不能像个小孩一样,青天白日睡懒觉。”

“还想和母亲说呢,表舅让我帮他做点事,说到外面租个院子方便,他给租金,孩儿顺带出门找找。”

老太太一愣,“表舅?哪个表舅?赵弘祖?”

林威轻咳一声,“赵家和姥爷家现在也没什么区别。”

老太太转瞬大喜,呲溜从炕上下地,拖着他来到外间,有点激动问道,“你姥爷家里?”

林威附耳在老太太耳边,“骆养性名为百户,本所只有他一人坐堂,实乃千户。内城千户所的千户是奉圣夫人的弟弟,这种皇亲恩官一年都见不到人。表舅自然想进一步,佥事、同知也不远。”

“我儿好福气,算账?”

“是啊,儿子只会这个,现在就给文牍库几百人核算俸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